张家港市建市后产业偏离度演进历史

2017-04-05 00:58黄鹏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0期
关键词:张家港市

黄鹏

摘要: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江苏省的整体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张家港市作为苏南具有代表性的民营经济发展县级市,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与需求,但不论怎样的产业升级与转型都不能脱离当地的地方特点和发展历史,因此在探讨张家港市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融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道路之前,需要先对张家港市的产业结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作为张家港市重点软科学项目的组成部分,重点以产业偏离度为切入点,回顾与分析了张家港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在过程中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张家港市;产业偏离度;演进历史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09

張家港建市三十年来,是张家港产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年,期间张家港市从以农业为主,小手工业为辅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到现在以重工业、电子研发与制造业、服装纺织等各型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产业结构,张家港市不论在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之上,多维度的评价张家港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客观的分析现有产业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1张家港撤县建市以来产业结构演进历史

1986年张家港撤县建市是张家港产业结构发展继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又一个关键历史节点,在张家港市撤县建市之前,碍于行政级别的限制,张家港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较周边县市明显落后,也制约了张家港的产业发展,尤其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相较1978年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依然在20%左右徘徊,整体产业结构处于较低水平。

撤县建市之后,随着财政和政策情况的改善,在经过了4年的重新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张家港市的产业结构开始出现爆发性转变,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明显,在撤县建市的第一个十年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从1986年的14.5%上升到1996年的34.99%,截止2014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44.3%,第一产业比重则下降至13%,在工业宏观不景气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张家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在建市三十年来一直在60%左右波动,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依旧是张家港经济的主要支柱。同时,随着大量产学研机构在张家港的落户,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截止2015年底,张家港第二产业共建有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14个苏州市级特色产业基地,涵盖了装备制造、冶金、纺织、新能源等产业类别。

张家港建市以来,第一产业就开始朝着一条不同于传统的道路发展,从传统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目前以农产品初、深加工为主,种植、养殖为辅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以东海粮油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已经跻身为全球最大的综合粮油加工基地之一。

2张家港市撤县建市以来产业结构偏离度演进过程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沙洲县所获得的宝贵发展经验,结合张家港本地的具体情况,张家港市政府明确了以工业与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工业及服务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4年的工业总产值为1986年的141.65倍,服务业产值则为1986年的463倍。随着整体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张家港的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产业偏离度逐渐降低。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张家港的产业偏离度在1980年最大,为59.1,之后开始逐渐降低,到2014年已经降低到16.5,产业偏离度的下降说明张家港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比例与产值结构比例逐渐由失衡与初级发展阶段向协调与高级阶段发展转变。

在改革开放初期及建市初期,张家港的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比例变化严重落后于产值结构比例的变化,农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效率低下,价值农业资源禀赋的限制,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区域发展差别,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张家港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和参加乡镇企业劳作的方式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加之90年代中期之后快速的城市化,也加速了农业劳动力的外移,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劳动力的充实是的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比例与劳动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整体产业效益也得以提高。

图3是张家港主要年份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值,当此值为负时表示此产业的劳动力处于富裕状态,会呈现劳动力外流的现象,而当此值为正时,表示此产业处于劳动力稀缺状态,劳动力会向此产业流动,从数据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资本不断投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第一产业不断产生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的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第一产业,使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出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达到峰值,而这十年恰好是张家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为迅速的十年。

此外,第二产业在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劳动力净流入过程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张家港第二产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开始走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迁出张家港,同时一些工业企业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升级改造也降低了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在2010年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转负,标志劳动力开始从第二产业流出。

与此相对于的是张家港第三产业劳动力净流入的快速抬头,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10年的11.3提高到2014年的23.6,表明从2010年开始,张家港的经济结构开始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为同时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支柱的新结构,保税港物流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研发型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开始进驻张家港,产生了大量的服务业劳动力需求。

虽然劳动力已经开始呈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的态势,但第二产业依旧是张家港经济增长和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支柱,从数据来看,2014年末第二产业的总产值占比为54.42%,劳动力占比为61.11%,不过这一趋势表明张家港的整体产业转型已经开始启动,服务业所占比重正在不断上升之中。

3结论

从张家港市建市以来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历史演进分析可以看出,张家港市与其他苏南地区县域经济体一样,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在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指引下,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升,劳动力也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可以说张家港的整体产业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第二产业比重依旧较大,因此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县市以及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合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吉利斯,罗默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郭克莎,王研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EB].国家统计局.

[4]鲜祖德.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张家港市
张家港市凤凰镇“授渔”计划强效赋能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张家港市“三个关键”筑牢安全发展之基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张家港市 念好“三字经” 用好“123工作法”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4B)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3A)
张家港市德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