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05 08:49黄平康
师道·教研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文明育人

黄平康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做了较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序列化

1. 文明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是小学生言行的标准。要落实到位,不可一蹴而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由低到高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进行反复强化训练,逐步养成文明的言行习惯。我校把开展“在班、校内争做文明标兵”主题活动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长期坚持,效果显著。该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学习巩固阶段:学期开始一周时间学习《守则》《规范》《礼仪规范》知识,达到熟练记忆的目的。(2)自查陋习阶段:对照不同的要求,个人先自查,小组帮查,班主任审查,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良行为。(3)改正落实阶段:针对自己的问题,制定改正措施,在班会上宣布,全体同学互相督促,共同改正提高。(4)总结深入阶段:各班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先进,全校评出积极分子50名。同时,学校还采取了广播宣传,树立起学习的典型,形成良好的氛围。每学期这一活动的开展,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相应得到了提高,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 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意识,规范学生在校、在社会、在家的行为。学校每学期都请司法部门来校做法制报告,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团委还举行法律知识竞赛,严肃了校规校纪,杜绝了违法犯罪。

3. 结合重大历史节日、纪念日,开展序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开拓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忱,形成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4. 把学校德育工作与学雷锋、学英模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特征,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赋予了新的内容。我校把学雷锋、学英模活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中,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倡导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的高尚品质,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构造学校德育建设的良好环境,发挥全面育人的有效載体

1. 环境育人。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环境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娱乐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因此,学校在注重整体布局协调的基础上,提高了绿化、美化、净化的标准。

2. 阵地育人。学校广播、黑板报、橱窗、团队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窗口,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并建立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播音员、通讯员、板报员队伍,增强宣传的力度,形成正确舆论,倡导文明新风。严格升降国旗制度,发挥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3. 教学育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德育建设的主渠道。我校在注重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加强理想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把德育建设落实到每堂课,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1.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文明辐射机制。严格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组建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把家长请到学校,举办德育讲座,提高家长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初步掌握一点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向家长报告德育工作目标、活动计划,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完成德育任务。教师走出校门进家门,通过家访,把学生在校表现及时通知家长,一改过去“告状”方式,而是坚持正面为主,把学生在校好的表现行为及时报告家长,也让家长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紧密配合,互通信息,及时把握学生脉搏,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教育。

2. 建立对家庭、社会传播文明的制度。一方面,学校在加强自身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肩负着对社会传播精神文明的职责。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去基地参观劳动,定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乡情,接受劳动锻炼,培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科学素质和创造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文明育人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