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7-04-06 23:31曾芷莹朱明徐建华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初中生物

曾芷莹+朱明++徐建华

摘 要 在教学中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制定活动计划、实施计划、不断修订完善评价标准、分析成功实例以及“培养——评价——反馈——调整”的机制,初步研究出适合初中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反馈机制。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践活动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问题的提出

课外实践活动念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的一种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它由学生亲自管理、亲自动手、亲自观察和亲自记录等,学生会对实践活动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实践活动,旨在探索改变学习方式的途径,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中学生物教学评价中把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初中生应具备沟通交流、自主学习、语言表达、生活自理、动手操作、独立思维、自我约束和团队合作等8个方面的能力。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是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而现行实践能力培养活动中,教师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组织安排实践活动,忽视学生实际需求,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校实践活动不能很好开展,我国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有待建立。教师可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反馈机制,即“培养——评价——反馈——调整”循环机制。另外,由于学生学习怠慢、教师的积极性不足以及校园资源和场所限制,因此制定初中生物实践能力发展性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2 課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首先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主张,他主张应该让儿童从生活中、活动中直接体验而获得知识,反对让儿童被动地从书本上接受成人的说教。卢梭强调“要注重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通过自然来进行教育,要关注儿童的自然体验和生命体验。也就是说,卢梭主张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将生活与获得知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

2.2 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构建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4个部分。在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作指示,搜集和分辨信息,为建构自己的认知添砖加瓦。课外实践活动提倡合作关系开放,合作学习,这提示了教师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以便使他们对某一个问题认知的建构更加接近客观事实。

2.3 现代课程理论

现代课程论认为,现代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内容,而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态场。现代课程提倡的是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在活动中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更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 研究过程

3.1 评价标准

3.2 实践过程

在初一第一学期,制定两年的课外实践课程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探究活动可分为观察记录类、探究实验、生物作品制作等。

3.2.1 观察记录

观察是通过各种感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科学信息的感知过程,观察时不仅要用眼、鼻、手等去感受,而且要对物体的变化有一个连续观察和体验,并且将信息进行记录、分析、处理。如观察校园内绿化植物的分布和开花季节,观察蚯蚓、鼠妇的生活习性、蚕的发育过程,最终形成观察报告书或者观察日记。

3.2.2 探究实验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然后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通过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生活问题。实验本身是一项严格的科学过程,教师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思想,规范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素质和实验能力。通过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规律、踏实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2.3 生物作品小制作

生物学课外实践活动包括一些科学小制作,如制作生态瓶、动植物细胞模型、动植物标本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指导学生去粗求精,力求提升每一个作品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2.4 调查访问

作为课外实践活动的常用手段,常常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查找资料、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调查了解校园的植物分布、调查校外垃圾分类方式等。

3.2.5 栽培或饲养

学生通过亲自栽培植物或饲养小动物,从而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获得最直接具体的体验。同时,这种栽培或饲养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性。学生也可以在栽培或饲养活动中感受到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的爱心。

3.2.6 学生部分成果列表

4 学生课外对发酵产品的研究分析

2014年12月,学校组织初一级五名学生参加了广州市中学生生物发酵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交流评比,获得二等奖,参赛课题“比较市面上不同发酵粉对馒头风味的影响”。

4.1 活动背景

此课题为探究类实验,参加活动中不乏有家乡为北方地区的学生,家里常做馒头,有一定制作馒头的经验。虽然关于发酵原理知识在课堂上仍未涉及到,但学生对设置探究活动:科学开展探究实验具有一定的基础。

4.2 前期准备

组织动员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此课题活动。学生成立活动小组,讨论课题并分配任务,如搜集网络资料、市场实地考察以及课题初稿的撰写等。

4.3 活动过程

(1) 学习馒头制作的原理;(2) 市场调研和购买不同种发酵粉,如酵母食料、化学膨松剂、活性干酵母、复合膨松剂等;(3) 制定馒头风味评价标准;(4) 确定最终实验内容和流程并购买材料。

4.4 处理2 h后的效果

5 活动评价和后记

该课外探究活动获得广州市越秀区初中生物开发性考察二等奖。整个活动由教师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由于学生本身掌握制作馒头的技术,所以操作起来比较顺利,但是对于探究实验的科学开展和实验流程中必须的实验原则,如重复多次原则、空白对照原则等,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和修正。

在实践活动操作过程中,从购买实验材料到成果展示,都充分发挥了学生分工合作和主动性。活动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查找资料、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后期,进行了小组组员活动分享会,教师对每个队员的表现进行了评比,最后教师总结。整个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实践。活动报告书或者表格可作为学生本次活动的评分依据。

6 应用与展望

本评价的应用为通过生物课外实践活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心,不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并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生物学意识和生物学行为。教师可每学年安排课外实验活动并进行评价,把该评价变为学生最终生物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一环,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广大生物教学的一线教师借鉴。

参考文献:

[1] 程峰.农村初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孔德星.高中生物课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 全丽荣.包头市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5] 陆新华.生态道德教育的生物课外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初中生物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