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实施策略

2017-04-06 15:54朱德全侯宪春赵晨晨
经济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朱德全+侯宪春+赵晨晨

摘 要:重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创业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以缓解环境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环境科学专业的整体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环保产业 环境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09-02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问题。我国政府对此极为重视,针对环境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环境保护产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已发展为门类基本齐全,且具备一定经济规模的产业体系。与之相适应,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环境专业肩负起了培养符合环境产业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

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环境专业为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重视对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环境专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环境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积极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一方面可以缓解环境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环境专业和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环境专业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在高校环境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创业训练成为高校环境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环境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环境专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扩招,环境专业毕业生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问题,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环境专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结构、专业理念等,具体反映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环境思想、环境保护理念的教育薄弱,课程设置和知识更新方面滞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环境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学生过分重视掌握知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教育方面极为薄弱,已经影响了环境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环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自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开始,大学生创业政策以极大的影响力迅速推进。目前,“让更多人愿意创业,让更多人成功创业”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主旋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环境专业重要的教育内容。但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创新创业不符合主流,甚至会干扰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二是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只是为专业培养锦上添花;三是学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政策和资金设备支持力度不够。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市场观念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前期的市场调查做的不够充分,没有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致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消费者市场需求脱节,难以被市场接受;二是大学生单纯关注科技创新过程给自己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忽视了创新目标的达成问题,即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使得创新成果往往会被束之高阁,无法实现价值。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质量不高

大部分创新创业活动还停留在对现有产品技术改进的层面,并且改进程度不高。且对于各高校的大学生来讲,环境专业的创新课题种类较少,题型欠丰富,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低,仍停留在“自己会,只要提供相同的资金与设备便能创新”的水平上,低水平重复着他人的创新成果,或是成本过高创新价值过低无法投入市场无法对环境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缺乏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

一是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鼓励和开拓学生思维,仍然坚持以学生记忆和掌握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大部分大学生缺少创新创业的启迪,因而创新思维被禁锢,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方面难有突破;二是大部分的环境专业教师对环境产业的市场发展方向剖析不深入,进而无法达到引领环境专业大学生将科技创新向符合消费者需求并贴合市场的方向发展;三是很多环境专业老师也缺乏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无法在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目标把握、创新创业方案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及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等一系列问題上进行有效指导。

(五)缺乏跨学科的创新创业研发团队

环境专业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交叉,合力攻关,因此要求开展研究的学生具备系统广博的知识及较强的综合能力。单人或单一专业学生往往力不从心,难以胜任创新创业目标,因此需要由多个志趣相投、能力互补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以某一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为例,需要经历灵感产生——市场调查——设计模型——模型制作——试用、改进完善——申请专利——投入市场等多个环节。整体方案实施需要有活跃的创意思维,较高的信息搜集整合能力,丰富的物理学、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等特质。因为一个人很难同时兼具所有,而且单一环境专业也很难将学生培养成全才,所以组建多专业跨学科的合作团队能高效率地实现科技创新。

三、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

整合全大学各专业创新创业资源,设立创业综合管理机构。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导激发环境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参与环境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开展环境专业创业实践,邀请国内外成功创业人士进行创业经验介绍,激发大学生的环境创业激情。

(二)学校给予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学校可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在培养方案、课程规划和课时安排等方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倾斜。让创新创业实施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在积极的创新创业政策导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将深入人心,创新创业会获得良好的机遇,环境创新创业会得到良性发展。

(三)学校提供创新创业条件

首先学校要给予创新创业资金的支持。通过建立科技活动创新基地,如报告厅、展厅、创新培训中心、创意孵化园等,大学生可从中获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并形成交流互利机制。还要定期举办最新环境科技成果、国家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新形势等为主题的讲座,激发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兴趣和产生创新灵感。有了必要的条件支持和氛围影响,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将获得实施和发展的土壤。

其次是学校要创建专业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建设科技创新网站、权威论坛及信息交流室,为学生提供创新建模软件,开办建模课程,让学生能掌握环境专业的相关技能,辅助其创新。有创新意愿的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让科技创新如虎添翼。同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环境专业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诊断以及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洽谈活动,进行交流和展示,获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和扩大环境专业创新创业的影响力。

同时学校需要为学生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管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市场咨询室。大学生产生创意往往是突发之想,难能可贵,但是缺少必要的可行性论证。这样的创新因缺乏对市场的调查而显得盲目,或者是相关成果已经存在,或者是与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对接。因此学生需要一个创新创业咨询室,它可以针对学生的创新方向进行市场调研,给予学生创新方向的专业指点或提供创新成果市场化的具体方案。学校开办此类创新创业咨询室,能够让大学生及时调整创新方向,避免走弯路,帮助学生完善创业点子、筹措创业资金、确定创业方案获得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同时学校也将获得利益。完善创业后续保障机制是整个培训进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学校的协调下,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当创业失败时,大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障金,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再就业和创业费用。后续保障制度解决了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四)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环境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创新创业指导经验的教师很少,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意愿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校一方面要给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以政策支持,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将学生创新成果与教师业绩结合,开展评奖评优等活动,建立教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对本专业学生指导创新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要培训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水平,使教师在培养大学生科创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具体指导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解决学生创新活動中所遇到的难题等,帮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实践。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以专业发展和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础,需要以学校创业教育为基地,环境科学的专业发展也必须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专业发展与创新创业相互促进,它们二者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当今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的条件。虽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艰难探索过程,但通过持久的努力一定会实现环境专业创新创业目标。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GJB1215080;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201610222079。]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王少剑,王洋.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理研究,2016(9)

[2] 陈广仁,朱宇,苏青.引领未来的科学计划[J].科技导报,2014(31)

[3] 陈墀成,余玉湖.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2014

[4] 陈二厚,董峻,王宇等.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留住蓝天绿水青山综述: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J].精神文明导刊,2015(5)

[5] 徐小洲,王旭燕.GALCHS视野下的创业教育生态发展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6] 孔令彬.新常态下枣庄大学生创业形势分析[J].中国培训,2015(8)

[7] 冯一纲.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构建视阈下高校的定位与功能刍议[J].特区经济,2016(4)

(作者单位:朱德全,侯宪春,赵晨晨,张跃华,佳木斯大学理学院;岳丽红,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朱德全,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通讯作者:张跃华,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学、污染环境修复。)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