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艺人的同质化过度消费

2017-04-06 21:56
综艺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同质化真人秀

同质化的节目、同质化的选人思路、同质化的表演,甚至同质化的明星脸,可能会给电视栏目带来一时的“繁荣”,消费的却是观众的耐心和对演员的宽容。

选秀节目风行,改变了观众(甚至整个公众)心中的演员好感度排行。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些节目,一切都确实在发生变化。今天,演员可以因为档期、家事或“身体原因”拒绝大大小小的“春晚”,却不敢轻易拒绝某档真人秀:一是收益损失有可能巨大,二是人气推升度太快,一旦错失,许多后继的机会就很可能失去,在新人辈出的今天,由一线堕入二三线,怕是绝大多数知名艺人的噩梦。

喜剧真人秀、演唱真人秀、户外挑战真人秀……它们大致构成了眼下这个时段综艺的主流。尤其前者,近两年来有点渐居上风的意味。可是问题也来了:电视综艺界目前对“喜剧”二字的理解是有些简单的,许多电视人的喜剧启蒙教育基本上都来自这几个元素——央视春晚小品相声、被小品和杂技化了的新东北二人转、早年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电影。如此一来,内地电视屏的喜剧真人秀演员及表演内容也就可想而知,无非是二人转+相声+香港影视“经典”舞台版仿改,即便是再“草根”的艺人出场,节目的类型套路仍是基本不变的。

同质化的节目制作思维,导致演员选用思路的近似,适用的演员类型基本趋于雷同。即便选取演员的视野有五十人到五百人的区别,但类型的确认,已然提前决定了节目的基本气质。还以喜剧类节目作比,喜剧类节目选材面可能比一般节目更窄,因为符合要求的、有喜剧天赋的演员,可能全国都不到200人!能站在舞台上,以事先构思好的“真人”形象同时对着观众和镜头表演,还能稳定发挥出栏目导演想要的效果,恐怕就不到100人了。目前中国内地至少有近十个播出频道具备制作喜剧真人秀的能力,这一百余位能迎合游戏规则的演员,分别可以整合搭配出什么样的菜式?不想也都能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喜剧真人秀越看笑点越少,越缺乏新鲜感的原因所在。

然而,真人秀的曝光度實在是高,任何一个三线艺人只要表现合格,基本上就能跃升到准一线的地位,这还没算上参加节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这种情形下,那些自以为处于一线的演员们才顾不上观众看了会不会审美疲劳呢。问题随之而来,在节目消耗观众耐性的同时,明星的这张脸因为密集曝光,导致神秘感迅速褪去,亲和度大打折扣,其在影视表演上的吸引力也跟着大幅降低。国外一线明星除了临近退休,绝不轻易跑到广告上代言,就是这个道理。国情虽然不太一样,但一个内地明星除了塑造角色,总在真人秀和广告之间上窜下跳,肯定会让人们的期待值大大缩水。

同质化的节目、同质化的选人思路、同质化的表演,甚至同质化的明星脸,可能会给电视栏目带来一时的“繁荣”,消费的却是观众的耐心和对演员的宽容——不要小看这种耐心和宽容,它在许多时候预示着对艺人的期许。试想,一位演员在影视作品的空档期偶然在综艺节目中出镜,会被观众视为一种惊喜。但是,如果他每周都向观众展示雷同的性格,还为了接地气,刻意展示出他过去在影视作品中一直回避的某些特点时,观众还会把他的出现视为惊喜吗?如果该明星演完真人秀,又同时出演该节目延伸开发的粉丝烂电影,演员身上原有的票房号召力会随之得到提升吗?能不能维持原样都不好说。

“不作死就不会死”,对于真人秀里的一线艺人,这句俗语借用过来也挺合适的。但,估计没有几个演员能听进去。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同质化真人秀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首档安全生产电视栏目开播
电视栏目策划的理念与路径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电视栏目后期制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