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散装水泥事业砥砺前行

2017-04-06 17:08福建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散装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砂浆条例水泥

福建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经信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散装水泥产业砥砺前行、持续壮大,生态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贡献越来越显著。

一、散装水泥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供应企业共370余家,形成固定资产245.25亿元,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万余人,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近7000万吨。其中:散装水泥生产、供应企业100余家(省内生产67家,省外中转40多家),供应能力约9000万吨,形成固定资产(散装设施)120多亿元;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306家(不包括在建和已批未建),总产能1.95亿立方米,形成固定资产122亿元;投入运营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有7家(以干混砂浆为主),总产能300多万吨,形成固定资产总额近2亿元。

十八大以来,散装水泥使用量从2012年的3952.22万吨,提高到2016年的5159.81万吨,增长了30.55%;水泥散装率从2012年的53.06%,提高到2016年的61.94%。五年来,全省累计供应散装水泥量23189万吨,共计节约能源514.80万吨标准煤,节约电16.70亿度,节约包装纸(折合优质木材)765.24万立方米;减少大气粉尘排放1140.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7.5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38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49.45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省水泥产量3826.52万吨,同比增长3.48%。散装水泥供应量2262.07万吨,同比增长3.01%,列全国第13位。水泥供应散装率59.12%,列全国第13位。预拌混凝土总产量3478.59万立方米;预拌砂浆总产量为11.83万吨。

二、主要工作与做法

近年来,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国家商务部《“十三五”期间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戮力推进散装水泥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一)坚持绿色理念,提振行业信心

今年以来,国家调整财政政策,执行近20年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继2016年2月1日并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之后,于2017年4月1日嘎然而止。这项“四两拨千斤”财政杠杆政策被停止后,给各地尤其是县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职能队伍的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省散办与省新材办联合,及时印发了《通知》,向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明确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停征并做好清算,同时,对做好专项资金取消后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引导各地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有关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沟通,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对各地提振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力度不减,营造“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政府引导,完善法规政策

一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对散装水泥市场的依法监管,积极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增强行业法治意识,深入推进依法推散、兴散。二是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变化,结合散装水泥行业自身特点,及时提交关于修订完善《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的意见,积极向有关部门及相关处室反映情况,目前,对《条例》的修订工作已列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计划)调研项目。三是针对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预拌砂浆发展滞后问题,组织工作专班,着力抓好《条例》配套政策的制定。加强与有关部门及相关处室沟通联系,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多方征询论证,几易其稿,形成《福建省发展预拌砂浆管理规定》(送审稿),已进入部门审签阶段,并着手政策宣贯准备工作,可望用2~3年时间的追赶,实现我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三)坚持靠前服务,激发主体作用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精神,坚持打造“企业娘家”,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方法,与企业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出谋献策,鼓励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激发企业主体作用。二是搭建平台、主动服务,充分利用《新型墙材与散装水泥》(内部刊物)和福建省经信委门户网“散装办网页”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递行业资讯、交流工作经验,编制增刊(专刊)宣传企业绿色发展理念,主动帮助相关设备制造企业采用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加强品牌产品产销对接,推进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三是深入调研、协调引导,积极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倡导的“四下基层”工作理念,沉下身子接地气,倾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从降本增效角度,引导混凝土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生产机制砂、湿拌砂浆、建筑预制件,推进建筑工业化,散装水泥行业生态产品不断衍生。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我省水泥散装率才徘徊在60%,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企业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还比较多,推进散装水泥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下一步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在省经信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

树立问题意识,针对当前制约我省散装水泥发展的最大瓶颈,着力解决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不平衡问题。盯紧《福建省发展预拌砂浆管理规定》的出台,只争朝夕把这项政策贯彻好、落实好,加快推进我省预拌砂浆发展步伐,补齐短板。

(二)坚持依法推散,抓好执法调研

我省现行《条例》是2009年出台的,在新的宏观政策下,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对散装率这项重要的指标缺乏调控手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加大对水泥生产企业“双随机”执法检查覆盖面,全面了解规模以上水泥企业散装水泥销售情况,为修订《条例》掌握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要抓住《条例》修订列入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计划)调研项目的契机,制定《条例》执行情况调研工作方案,将调研任务分解下去,落实到位,确保《条例》修订工作按时序进行。

(三)坚持城乡联动,创新推散模式

要研究制定农村地区推散配套政策及行动方案,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鼓励有条件的水泥企业为农村小型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混凝土配比设计、检测等技术支持和服务,研究便利农村推散模式,必要时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以开设研究课题形式,加快推进;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适合农村运输、装卸、施工的配套设备。

(四)坚持两化融合,提升产业品位

按照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福建省“十三五”期间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举全行业之力,经过研究论证,做到切实可行。构建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动态监管数据库,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各项功能的有机结合,促进我省散装水泥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五)坚持龙头带动,培育行业亮点

要进一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坚持以“亲”“清”政商关系,对接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家及企业,强化行业协调引导,通过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拓展绿色生态产品生产领域,集聚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效益,做强做大一批企业,形成行业亮点,带动行业创新发展。

总之,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齐心协力推动散装水泥行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砂浆条例水泥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