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普通高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立足于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

2017-04-06 07:2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美育社团民族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5)

西南地区普通高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立足于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

唐雅婕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5)

普通高校的美育教育是面向非专业艺术类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探究如何“因地制宜”地依托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艺术素养;传统文化;策略

自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到2002年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再到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一系列文件中,不难发现“艺术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美育教育”历经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以王国维于1906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为开端,提出:“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其后蔡元培于1912年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第一次将“美育”定为国民教育的基本教育方针。至今“美育”仍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之一。

现阶段普通高校的“艺术素养”的培养逐渐普及。我国高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提升艺术素养的途径是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或艺术类选修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远不能满足和提升艺术素养的需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高校学生艺术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环境之一,是高校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渗透高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更好的补充艺术课堂的不足。

所以为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共青团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以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以锻炼学生的素养,提高能力,培养爱好为目的,以活动开展为依据,以广泛参与为原则,集合艺术领域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成立高校大学生艺术团体在高校兴起,成为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

因高校中大多艺术社团的团员是来自不同学院、专业、年纪的学生,其在艺术知识结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上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除了团员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带动,专业艺术老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缩小学生之差距。虽然社团活动是属于学生自主管理范围,专业教师的艺术指导也是社团活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样大多数艺术团的艺术活动内容的是有学生自主选择,但是由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有限,很多活动缺乏价值,不能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

二、艺术社团活动内容单一陈旧

全国各大高校中的艺术团种类如出一辙,缺乏依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所建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社团。社团活动内容一般沿袭原有的活动内容、社团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陈旧,缺乏推陈出新的能力,长此以往的重复会削弱社团成员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团活动的发展。

三、艺术社团活动方式局限,缺少对外交流。

高校艺术团间交流活动多为高校内部,相对局限。“走出去”的机会相对较少,年轻人思维活泛,需要不断的交流与碰撞来迸发新的思想,活动的范围受限,使得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受到限制,无法为社团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我省地处西南地区,保存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艺术遗产,这为依托传统民族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

怎样立足于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和发展有地域特色的高校艺术团,促进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我们结合本地地域特色,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措施:

(一)以“朋辈教育”的方式,促进学生间艺术素养的提高。我省地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高校中各民族的学生,对于高校艺术社团来说这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学生大量的引进到艺术社团中,以“朋辈教育”的方式,通过社团生活,社团学习,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分享不同的民族艺术文化,在思想和审美上产生碰撞,获得不同的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的歌舞,不同的民族审美观念,相互吸收优秀艺术文化,以促进“艺术素养”的提高。

例如可以通过建设“锅庄社团”,学生通过搭起火盆跳锅庄的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当“教师”,在活动的同时,学生不仅学会了肢体动作还可促进思想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所以在高校社团中,多多吸收民族学生,通过乐队、舞蹈团、合唱队、话剧团等活动形式,可培养大学生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

(二)深入民间“采风”,吸取“养分”,丰富活动内容。我省地处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艺术文化圈。作为西南地区的高校,我们具有多方面优势,可以选择民族地区作为高校艺术团暑期三下乡和送温暖到山村等实践活动的地点。在吸收民间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为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带去了新鲜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在与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民族文化以艺术素养的提高。

同样我们也可邀请民间艺人加入高校艺术社团活动中,民间艺人多为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其通过传输艺术知识,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使得学生对于民间文化了解的更为深入和为直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文学底蕴,通过民间艺术家的艺术指导,思想能够产生碰撞,使得民间文化在的头脑中产生新的艺术价值。

(三)通过创作实践,提升学生艺术创新力。高校可以参加各种文体竞赛,比如全国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的运用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优势,创作出独具西南传统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是区别于其它地区、具有竞争力的有力条件,学生在参与作品创作和排练的过程中,无形的吸收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促进了其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再通过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艺术交流,开拓眼界,有助于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在省市全国的大赛中获奖,使得高校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帮助高校吸引具有更高艺术素养的师生,促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是文化的载体,在高校开展艺术活动,能够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学生通过艺术活动可以吸收优秀的艺术文化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有利于整个高校的审美能力和美育水平的提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是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

[1]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21

[2]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5-9-15

[3]聂振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01

[4]李春晖,任维聪.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创建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美育社团民族
缤纷社团
我们的民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多元民族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K-BOT拼插社团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