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学生混用介词“对”和“给”

2017-04-07 12:01郭秋霞
东方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介词

郭秋霞

摘要:日语和汉语尽管共享部分汉字书写,但语法差别较大。本文首次从句子谓语意义差异的角度对日本学生混用介词“对”和“给”偏误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以期帮助日本学生尽量减少混用介词“对”和“给”的情况。

关键词:介词;偏誤;对外汉语教学

1.引言

介词是日本学生学习中文的难点,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关于日本学生混用介词“对”和“给”的专门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就日本学生混用介词“对”和“给”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实际教学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日本学生尽量减少混用介词“对”和“给”的情况。

2.例句日语翻译、偏误分析及对策

2.1 例句日语翻译

1.老师对学生很亲切。(错用“给”)

→先生は学生にとても親切です。

2.吸烟对人的思考能力也有一些影响。(错用“给”)

→人々の能力に喫煙の思想は、何らかの影響を持っている。

3.这个旅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错用“对”)

→このツアーは私に深い印象を残した。

4.她下午给我辅导。(错用“对”)

→彼女は午後私に指導します。

2.2 偏误分析及对策

从以上汉日对比可以看出,汉语的介词“对”和“给”,翻译成日语是用“に”来表示。在上述例句中它是用来提示动作、行为的接受者,而汉语的介词“对”和“给”都有这个作用。一般而言,日语中在“に”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的句子中,如果“に”提示的对象是动作的直接对象,倘若需要用介词(有时受动词的影响对应汉语不需要使用介词)一般用“对”。例:先生は学生にとても親切です。(老师对学生很热情。)当“に”所提示的对象不是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则用“给”。例:母は子供にお菓子を買います。(母亲给孩子买点心)总的来说,日本学生混用介词“对”和“给”的偏误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日本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容易把表示对象的“に”与汉语介词“对”和“给”划等号,然而又由于这两个介词本身掌握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泛化目的语规则引起误代偏误。但具体的混用情况又有自身特点,减少和避免偏误产生的教学对策也是不同的。

2.2.1谓语表感情态度

例:老师给(→对)学生很亲切。

分析(对策)— 表示人对人、事物、行为的态度、看法等只能用 “对”,不能用“给”。例如:我对他有偏见|他对老师很尊敬|他对环保很热情。

2.2.2 谓语表言说

例:我女朋友给(→对)我说。

分析(对策)—谓语是“言说”类动词时表示言说的一个动作(通常只加一个宾语),此时只能用 “对”,不能用 “给”。例如:他对我说|他对我讲|他对我吼|他对我笑。但在谓语是表示和言说有关的行为事件(通常加双宾语)时,只能用介词“给”,例如: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给老板汇报了工作。

2.2.3 谓语表态度看法

例:这次旅游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a)

但我们也可以说“我对这次旅游的印象很深”。(b)

分析(对策)—这两个句子意思相同,只是表达角度不同:句(a)是从客体角度强调客体(不具有能动性)对主体(具有能动性)带来的影响,句(b)是从主体角度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看法。所以不是该用哪个介词的问题,而是论述角度的问题。但日本学生对这两种表达方式不熟容易张冠李戴。再者,在具体使用中,我们还要看上文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说的,需要保持行文的一致性。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讲述这两种表达句式,从而让学生减少和避免混用这两个介词。

2.2.4 谓语表具体动作

例:她下午对(→给)我辅导。

分析(对策)—这类偏误是学生简单混用了表对象的“对”和“给”,使用了“对”的句子中的动词一般是比较抽象笼统的,例如“了解”、“清楚”、“明白”等。而使用了“给”的 句子中的动词一般是更具体的动词,例如“上课”、“打扫”等。

2.2.5 谓语表益害

这样的学习环境就会给(→对)学生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学习环境就会对(→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分析(对策)—这类偏误是日本学生混用介词“对”和“给”最多的一类。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这两个介词都可用于引进动作的益害者,但二者用法又有细微差异。这种情况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此处这两个介词的区别有程度的差别,“对”字句程度稍轻,而“给”字句则较重;另一方面,此处这两个介词的区别跟“2.2.4 谓语表具体动作”的情况类似。谓语表示使用了介词“对”的句子中的动词为“有”、“产生”、“存在”、“起了”等笼统非方向性的动词,使用了介词“给”的句子中才可以出现带方向性的动词,例如“带来”、“带去”。对于“酿成”“造成”等动词,二者可通用,只是存在使用频率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表达益害的用法中对“给…带来”的偏误较多,教师可以将这一固定句式交给学生。

3.结语

根据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的相关解释,汉语介词“对”和“给”的用法可总结如下:

1、表示动作的对象。例:小黄对我笑了笑|他对你说了些什么?

2、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对于”,但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例如:大家对我很热情。)

a)后面的名词指动作的受动者。

例:我们对于任何问题都要作具体分析。

b)后面的名词、动词指涉及的事或物。

例:这种气体对于人体有害|对于这件事,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1、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例:给我来封信|厂里发给他一套工作服

2、引进动作的受益者

例:给病人治病|我给你当翻译

3、引进动作的受害者

对不起,这本书给你弄脏了

4、‘给我加动词,用于命令句,有两种可能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区别:

例:出去的时候给我把门关好|你给我小心点儿!

5. 朝;向;对

例:给老师行礼|他给我使了一个眼色

6.表示被动;被

例:门给风吹开了

针对日本学生的母语特点,对汉语介词“对”和“给”的教学需要结合偏误来讲,尤其要帮助学生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介词“对”表示对待关系时后面的名词、动词指涉及的事或物的用法以及“给”用于引进动作的受害者(受益者)要着重讲解。必要时可将与固定介词的固定基本句型教给学生,例如:…对…有…,…给…带来…。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周小兵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介词
介词with的用法及翻译
介词不能这样用
宾语前是否要加介词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介词填空专练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