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7-04-07 12:15曹珊
东方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双轨制职业教育德国

曹珊

摘要:明确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现阶段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工作实施的情况,结合实际德国双轨制职业教学方案实施的特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以此为现代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问题;分析

通过研究实践案例可知,德国的双轨制或者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全球规模中都被认定为历史较长、系统完善、质量优质的教学方案,其为二战过后的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并且得到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引用和推广。为了更好的引用德国双轨制职业教学工作,一定要了解其工作的根本,也就是认识其构成系统的优劣性。

一、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因为是双轨制职业教学工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双轨,也就是需要接受教育的人要在两个不同的但是目的是相同并且一起工作的部门进行培育工作,这两个不同的部门也就是学校和企业,这项工作对于协作性非常的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两者的协作性,但是从硬件意义上说,这两个部门是彼此独立发展的;从软件上分析,在企业中应用的是岗位工作中的素材,学校应用的是国家教育工作提供的素材;同时在企业中引用的是本企业中优质的工作人员,在学校引用的是具备任职资格的本校教师。第二,上述中提出企业和学校是两个独立的发展个体,但是这种结果一定会导致企业和职业培训学校之间缺少完善的协调系统,以此促使学院大部分都是源自于不同的企业,虽然学员在同一行业,但是每一企业应用的机械设施不同。这样的教学工作会影响实际学校实施培训教学的效率。第三,同时培训质量不平衡。在實际分析的过程中,培训的学员大部分都是源自于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这些企业有的是高级企业,有的是小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学员无法获取大型企业的熟练系统教学工作,并且还有的培训工作中还包含海外、国际化的工作经验,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学员来说存在一定的差距。第四,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学员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这一合同包含了两者的权利和义务。如每一次的培训时间、工资等问题。这样有助于确保公司的需求,要在培训企业后续力量的过程中和培训申请者签订优质的培训合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未来人才的储存不积极。以此导致职业培训工作需求远远落后于实际市场人才需求[1]。

二、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用“双轨制”深化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

我国职业教学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包含了以下几点,如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全面、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深入不够、投资资金系统不满足需求、企业在实际发展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及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依据德国“双轨制”教学方案的落实情况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可以明确,在我国职业教学工作中应用,最重要的就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学工作制度和规定。制度化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学工作创新的重点内容。政府需要在职业教学工作中展现广义分析中的价值。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型人才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地方政府需要明确发展职业教学工作对于区域经济提升的影响,还要为职业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地位和价值。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政府财政在实际教学工作投资较少的问题,注重在财政拨款、实际训练、教学研究等工作中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并且,地方政府需要全面展现财政资金指导工作具备的价值和影响,结合制定低息贷款、税收优惠和就业补助等方案,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融入到实际职业教学工作中。

(二)依据德国:“双轨制”,设定职业水平为培养目的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学工作是依据能力为根本。其专业划分主要是依据培训教学的职业为基础,培养目的为职业水平,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依据职业内容为基础,教学知识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活动要依据训练技能为关键点,考试成绩评定要从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这些都是实际职业教学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我国在实际引用德国“双轨制”职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国情、融合其他国家引用的经验,并且依据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设定优质的教学工作。同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选择具有高信誉度、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学校或者是专业度较高的职业委员会成员,其中包含了政府工作者、企业岗位工作者以及职业教师等参与其中。结合职业岗位的研究,有助于学校真正了解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特点,从而让学校和企业有效沟通,为校企合作奠定有效的基础[2]。

(三)依据德国“双轨制”应用经验,明确校企合作方案

德国“双轨制”的教学方案通常情况下是依据企业和学校自身自主设定的,但是为了确保工作的透明性,企业教学方案依据政府设定,学校的工作方案要依据校长联合主席设定,并且共同研究和分析,彼此合作,当然设定的教学方案一定要融入培养学生“关键水平”为教学工作的重点目标,从而达到培育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因为在长时间发展中我国政府参与缺少学校合企业的共同参与,以及学校与企业缺少补助合作的成功阅历,中国企业无法达到德国企业教学者的观念和态度。现阶段,我国在不断推广和落实职业教学工作,提升自身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的支持,增强了实际管理和引导工作,从而为校企合作奠定了有效的基础[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现阶段德国“双轨制”人才培育制度实际推广和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人才培育教学工作推行并不完善,但是在依据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明确“双轨制”培育教学中展现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展现科学技能培训、教学与工作存在关联等理念,这些对于我国职业教学工作而言还是有一定引导作用,可以为增强和完善我国教学工作水平与教学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以此促使职业教学工作获取更为优质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明,王城.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科技资讯,2012,04.

[2]宋诚英,洪洲.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察及启迪[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3]李晶,席升阳. 德国双轨制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 企业导报,2013,15.

浅析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郭 岚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基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性要求和会计行业用人需求的一致性,本文对目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五年制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来看,90%的单位强调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这表明实践能力是会计职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基于上述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政策性要求和会计行业用人需求的一致性,会计专业有效性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时少

在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中,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课时已经实施多年,但是会计实践教学仍然不能满足提高人才质量的要求。其中,会计实践教学课时少是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高职校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是2:1。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 所以,目前会計实践教学课时偏少。

(二)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部分会计教师认为,学不会会计理论就无法进行会计实践,会计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基本的会计概念、方法,没有这些理论,学生无法进行实习、实训。在“会计实践服务会计理论”的教育观念下,老师们在认真地讲完会计概念、会计假设、会计方法这些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失去了一大半,会计教学实践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实践教学项目内容简单

校内实习是指校内模拟实习,大部分高职校会计教学实习都是采用两种模式,一是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二是进行会计手工业务模拟实训。无论哪种实习,实训内容较简单、往往只涉及某个企业某1-2个月的几十笔经济业务,校内实习后,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但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如企业设立、纳税申报、成本核算等没有专业的实训。因而,实习内容比较单一,学生综合运用资料的能力不强。

(四)校外跟岗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会计高职专业的学生一般安排两周的企业跟岗实习,校外实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习时间短,会计工作从了解流程到熟悉业务,有一个时间过程;二是高职生理论不足、实践能力较弱,很难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从工作的实效性和培养实习生的成本效益上考虑,实习单位都不太乐意花时间和精力培养实习生。所以两周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大多数学生是到单位报个到,跑跑腿送个材料,或者坐着无聊等待下班,重视一点的单位可以让学生翻看账簿和凭证,会计专业的实习学生连跑银行的机会都很少有,所以校外实习的预期效果没有达到。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树立实践教学有效性理念,增加会计实践教学课时

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人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仅是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综合技能或者是一专多能的技术能力,否则,将来学生无法应对岗位和职业的变换。《2016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职业教育应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作为重要任务。所以,现代会计职业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在理论“必须”、“够用”的基础上,转变“会计实践服务会计理论”的观念,树立“会计理论服务会计实践”的观念,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保证会计实践教学占会计教学总课时的50%以上。

(二)优化课程设置,拓展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就要打破单一会计教学体系,设置以会计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为中心的专业必修课,以拓展学习知识面的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扩充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会计基础性课程中,设置会计数字书写、点钞、会计票据填写、手工会计记账等会计实践教学;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设置会计电算化、成本计算、会计纳税申报等实践教学内容;在专业选修课教学中,设置预算会计、审计、建筑会计、流通会计、银行会计等实践教学。拓展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具有通用性的、可迁移的、工具性的技能,而不是传授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单一的技能。通过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双元强的课程结构和体系,突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三)开发会计实践教学操作教材,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会计实践教学有阶段性实习和综合性实习,有课内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有点钞、开票等单项业务技能训练,有出纳、材料等单岗位技能实训,也有综合业务模拟实习。 所以,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要开发适用高职学生的实践教材,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有用性。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校外顶岗实践教学效果

提高校外实习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对学生言行、举止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行,树立团结协作、合作互助的大局意识,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必将获得实习指导老师的认可和指导。其次,学校应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与实习单位联系,安排相关实习岗位、配备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同时,学校应加强对校外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定期巡查,并实行实习岗位定期轮换制,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的实践体,提高校外实习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职业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会计教学应顺应这一变化,作出敏捷的专业实践教学反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将会计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相融合,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单一岗位实训、综合岗位实习、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连贯有序进行,会计专业实习与拓展知识训练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复合型、应用型和发展型的会计专业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cxq851013. 关于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探讨. [D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62da0c61d5bbfd0a 795673ba.html,2015-11-16

猜你喜欢
双轨制职业教育德国
双轨制下“五维一体”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梦梦”“娇庆”德国行
浅谈我国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制度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新中国科技60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