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2017-04-07 10:50王未英
陕西水利 2017年2期
关键词:汾河总量供水

王未英

宁武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王未英

(山西省忻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忻州034000)

从水资源数量及质量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其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下,水源保护和管理不协调等问题,进而提出确定“三条红线”、实施“四项制度”以及科学开采、有效保护水资源等可持续利用对策。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对策;宁武县

1 基本概况

1.1 地势地貌

宁武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州市,汾河和桑干河上游,总面积1988 km2。西部山峰高耸,山岭纵横,地势险峻,常有锥峰插入云霄,构成吕梁山脉的北端。地形标高在1800 m~2700 m之间。主要有管涔山,芦芽山。其山峰以荷叶坪最高,达2784 m。西南部为吕梁山。东部为云中山,以大石人梁最高,海拔2428 m,植被稀疏。纵贯全县中部为NNE走向的构造。河流两侧构成河谷侵蚀堆积地形[1]。

1.2 河流水系

宁武县境内河流属于黄河和海河流域,主要包括汾河、洪河、恢河三条河流。汾河为黄河的支流之一,由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发源,池水通过地下暗道从一石凿龙口喷泻而出,流入宽阔的河道,即汾河正源。汾源海拔1602 m,出口平均流量为0.2 m3/s。从北向南、经过东寨、三马营等二十余个村庄,流入静乐县境。洪河发源于余庄乡三庄村东沟,属汾河一级支流,全长38 km,流域面积409 km2,占宁武境内汾河流域面积的29.3%,是宁武第二大河。恢河是宁武第三大河,为桑干河上游,北京永定河的源头。从余庄乡分水岭山下发源,县境内全长32 km,流域面积240 km2,平均纵坡1%,由南向北,流经余庄、苗庄等十二个村庄乡镇至阳方口镇入朔州,与发源于左云县辛子堡村的元子河汇合后入桑干河。

1.3 气候水文

宁武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内平均气温6.9℃,极端气温差达到58.7℃,最热月平均气温21.6℃,最冷月平均-10.1℃,无霜期150 d。宁武县境内河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丰富,平均降水量为470 mm~770 mm。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雨量集中在7月和8月,有结冰期。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水资源数量

2010年10月完成的《宁武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显示,宁武县多年(1956~2008年,下同)平均降水量517.6 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7174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1220.3万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050.6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4476万m3,包括地表水可利用量4320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2716.7万m3,重复计算量2560.7万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362万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19109万m3。

2.2 水资源质量

(1)地表水质量:汾河评价河长40.0 km,评价断面2个。结果显示,汾河汛期、非汛期以及全年均为Ⅱ类水质[2],水质较好。汾河评价河长38.0 km,评价断面1个。结果显示,洪河汛期、非汛期以及全年均为Ⅱ类水质,水质较好。恢河评价河长32.0 km,评价断面1个。结果显示,恢河汛期、非汛期和全年均为Ⅳ类水质,水质较差。各单项参数评价结果显示,主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总硬度、硫酸盐、氨氮。

(2)地下水质量:全县地下水主要由H.S-C.M和H-C.M型水组成。本次评价8处,有1处超标,为Ⅳ类水质,超标率为12.5%。超标面积14.5 km2,占全县面积0.8%。超标项目为总硬度(以CaCO3计,mg/L),超标倍数最大为0.1。超标范围主要集中在余庄集中供水水源48.3 km2范围内,超标倍数小于1.0,污染深度不大,综合评价Ⅳ类水质。从水资源分区分布来看,全县99.2%的分区面积均达到Ⅲ类或好于Ⅲ类水质,0.8%的区域地下水水质超标,为Ⅳ类水质。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恢河的余庄乡。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015年宁武县各类供水工程供水总量为1473万m3。按照水源类型分类,地表水供水量1079万m3,占供水总量的73.3%;地下水供水量394万m3,占供水总量的26.7%。按照供水工程类型分类,水利工程供水量839万m3,占供水总量的57.0%;自来水公司供水量170万m3,占供水总量的11.5%;自备水源工程供水量464万m3,占供水总量的31.5%。

2015年宁武县社会各部门总用水量1473万m3。按用户分类,其中生活用水量244万m3,占用水总量的16.6%;生产用水量909万m3,占用水总量的61.7%;生态环境用水量为320万m3,占用水总量的21.7%;耗水总量1207万m3,平均耗水率83.1%。其中农业灌溉耗水量284万m3,平均耗水率90.0%;工业耗水量255万m3,平均耗水率68.9%;城镇居民生活耗水量52万m3,平均耗水率36.0%;三产耗水量3万m3,平均耗水率36.0%;农村居民生活、林牧渔畜禽、建筑业及生态环境用水613万m3,用水全部被消耗。污水排放量207.9万m3,包括城市生活废污水排放量92.9万m3,工业废污水排放量115.0万m3。

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宁武县地表水源工程很少,河流径流利用率低;

(2)宁武县岩溶地下水资源量大,水质好,是城镇、农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良好水源。但水位低,埋藏深,不易开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待开发。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管理不完善。在水资源管理开发方面,水资源管理由水利、城建等多部门分管,导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统筹规划不合理的局面,使水源的保护和管理不协调,严重影响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妨碍了水资源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3.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宁武县当前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被重视,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本文结合宁武县水资源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可持续发展对策。

(1)优化水资源管理办法,实施最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三条红线”[3],实行“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必须依照《水法》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围绕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严格执行相关水资源保护政策;二是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宁武县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搞好水资源配置与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包括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四是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宁武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2)尽快研讨煤矿开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科学开采、有效保护水资源。宁武县对煤矿开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评估较少,因此尽应快开展煤矿开采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法,最大限度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相和谐、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开采煤矿对水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开采过程必须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出发,把对水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矿业开采的管理办法,对矿坑排水量大、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回采率低的小矿,应坚决予以关闭。

(3)“有效开发雷鸣寺泉,有效保护汾河水环境”应当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目前,宁武县城供水水源为雷鸣寺泉的部分岩溶水,由此加强雷鸣寺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及保护十分重要,争取做到人与水和谐共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岩溶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共同协调发展。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纵贯县境南北,随着引黄水的输入,是省城太原市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的重要水源。因此,有效保护汾河水环境,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4)继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使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乡镇县各级要继续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强化造林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改良耕作方式,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等。

(5)大力宣传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有效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可行措施。宁武县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必须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将有效使用水资源作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目标;调整宁武县的部分不合理用水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体系,全面制定节水规划以及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的使用。

4 结语

针对宁武县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水源保护和管理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了确定“三条红线”,实施“四项制度”、科学开采,有效保护水资源、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及建立科学用水结构等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王兴.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3]杨丹.区域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及实证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

TV213

B

1673-9000(2017)02-0157-02

2016-07-13

王未英(1981-),女,山西原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从事水环境监测的工作。

猜你喜欢
汾河总量供水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汾河水韵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