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沣河防洪工程堤线布设方案探究

2017-04-07 17:48潘景辰贾生海
陕西水利 2017年5期
关键词:西咸渭河大道

潘景辰,贾生海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西咸新区沣河防洪工程堤线布设方案探究

潘景辰,贾生海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西咸新区沣河防洪工程是沣河防洪工程之一,原工程存在河堤标准低,质量差,线段多,局部断堤距较窄,堤线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对沣河咸阳段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沣河西咸新区治理段的河道现状、存在问题、最小堤距等因素分析,结合治理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堤线布设时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基础以及治理段段实际情况拟定工程堤线布设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可增强沣河的设防标准,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

防洪工程;堤线设计;方案探析

1 概况

1.1 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沣河发源于秦岭北麓西安市长安区喂子坪乡,由南向北流经户县秦渡镇,于咸阳秦都区沣东镇渔王村北汇入渭河。沣河在秦渡镇以上有高冠峪河、太平峪河、潏河三条支流汇入,秦渡镇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为1386 km2。沣河西咸新区段上起108国道,下至沣河入渭口,河长17.5 km。

沣河西咸新区段河流长度为17.5 km,新区范围内沣河堤防长度为36.19 km,其中左堤18.33 km,右堤17.86 km。本段堤防大部分为1962~1966年整修所建,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设计,由于当时受各种条件限制,并未进行整体规划,河堤平面布置不尽合理,两岸堤距相差悬殊,最宽处930多m(严家渠桥),最窄处仅有90 m(西宝高速路桥断面)。

目前,沣河治理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工程标准低,沣河河堤大部分为1962~1966年整修所建,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设计。

(2)防洪工程缺乏全面规划,由于当时受各种条件限制,并未进行整体规划,而是在原有旧堤基础上整修而成,所以河堤平面布置不尽合理,两岸堤距相差悬殊。沣河最宽处930 m,最窄处仅有95 m(高速路桥断面)。

(3)防洪工程质量差,由于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堤防质量差,现状河道防洪能力尚不足5年一遇,远不能满足西咸新区的防洪安全需求。

(4)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不完善,亟待加强[1]。

1.2 河道堤距分析

目前,沣河西咸交界段堤距仅局部段考虑到防洪及景观双重需求,拓宽至680 m。西咸交界下游由于沣河咸阳段堤外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原规划无法实施。本次在基本维持现状堤防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堤距确定原则,结合两岸用地现状及水面工程建设,并通过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堤距具体为:108国道桥至严家渠村段为300~500 m;严家渠村至阳光大道沣河桥段为500~400 m;阳光大道沣河桥至沣河入渭口段为400~300 m。扶苏路桥上下游100 m范围内,结合河道两岸用地现状,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将堤距局部调整,要求最窄处不窄于210 m;入渭口段,考虑到渭河堤防全线贯通需要及资金所限,建议结合景观桥分期实施,拓宽堤距至300 m。局部堤距可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拓宽。

2 堤线布置原则

根据沣河西咸新区治理段的河道现状、地形、地质条件,暴雨洪水特性,河床演变特点,水文泥沙特性,最小堤距等因素分析,结合治理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堤线布设时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基础以及治理段段实际情况分析,堤线优化布设综合依照以下原则:

①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水域景观布设,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对堤线进行整体规划,以有利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

②堤线与河势相适应,并与洪水流向大致平行;力求平顺、自然,各堤段之间平缓连接,无人为急弯、突放或突缩现象,防止河道内产生回流或旋涡,危及堤防自身安全;

③堤线布置时,为降低堤防高水位运行的风险,并保证两岸景观效果,设计洪水位不宜过高,在基本维持现状堤防高度的前提下,通过计算确定堤距;

④堤线与桥梁等交叉建筑物连接的,要平缓过渡,综合分析考虑,既要保证有足够的行洪断面,又要考虑桥梁的安全及防汛道路畅通的需要,现状跨河桥梁行洪宽度不满足新规划堤距要求时,应拓宽延长桥梁,保证堤线顺畅;

⑤堤线布设时,应充分考虑与上游规划范围以外堤防的衔接及整体防洪问题;

⑥技术经济合理、施工方便[2]。

3 堤线的布置

根据上述堤线布置原则及拟定的堤距,并结合现有堤防、地形、地质、洪水、防汛、管理等要求和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一致的前提将治理段分为三段分述如下:(1)108国道~阳光大道桥上游500 m段;(2)阳光大道桥上游500 m~世纪大道桥段;(3)世纪大道桥~沣河入渭口段。

3.1 108国道桥至阳光大道桥段

该段河长约10.1 km,左堤长约11.9 km,西安段长约8.8 km;右堤长约10.4 km,西安段长约9.8 km。此段河道较为开阔顺直,河势稳定,堤距较宽,约为102~930 m,其中最宽处约930 m(严家渠桥处),最窄处约102 m(樊家村处)。以左岸现状堤线为基准以规划堤距为控制布设堤线,堤距为 300 m~500 m。

3.2 阳光大道桥至世纪大道段

该段河长约2.3 km,左右岸堤长约3 km。此段河道较为开阔顺直,河势稳定,堤距较宽,约为930~95 m,其中西宝高速处堤距最窄约为95 m,世纪大道上游处约为450 m。该段由于阳光大道桥下游受左岸文家村所限,拆迁难度较大;右岸西宝高速上游有咸阳秦鹏华翼冈机泵有限公司,小章村、南槐村及三座高压塔,下游紧临堤有新建的陕西沣禾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前期拆迁量大,实施难度较大。

3.3 世纪大道桥至沣河入渭口段

该段河长约5.1 km,堤距约为135~230 m左右。其中扶苏路桥处最窄约为135 m,世纪大道桥右岸至扶苏路桥段右岸基本维持原规划堤线不变,左岸背河侧紧挨河堤由上至下为秦棉厂、制管厂,博德地产目前正在原厂址西侧搞开发建设,再下为咸阳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北侧也正在开发建设,右岸扶苏桥下游为亿龙金河湾小区,小区前靠河堤建有滨河公园。所以,本次对该段规划堤线进行调整,扶苏路桥处最窄,为210 m。

沣河入渭口段,结合城市规划,该处河道外要建设景观水系,并形成湿地公园,故该段局部放大堤线,最大堤距730 m。渭河全线整治时,左岸渭河及沣河口倒灌段已按《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渭河右岸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段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右岸已按《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渭河右岸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段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批复,该工程因为当时渭河全线整治占地实施难度大,故堤防向临河侧加培,现正在施工,造成河口堤距由现状170 m缩窄至150 m,目前河口桥已按这两个设计批复。考虑现状及沣河整体规划,该段堤线初步拟定两种方案:

方案一:300 m宽堤距方案,右堤接入渭口桥桥台,并以300 m堤距为依据退建左岸堤防。该方案兼顾了沣河整体的景观效果,且泄洪畅通,但需要延长入渭口景观桥长度。

方案二:150 m窄堤距方案,结合沣河左右岸已批复的堤防设计,堤距维持现状150 m,该方案在入渭口形成卡口,泄洪不畅,且景观效果差。

结合城市规划及沣河治理理念,长远考虑,推荐方案一,但因目前河口桥及渭河两岸堤防已实施,考虑到2014年渭河堤防全线贯通需要,可暂按方案二窄堤距方案实施,建议在后期实施时延长河口桥,拓宽河口段堤距至300 m。

3.4 工程与上游堤防的衔接

108国道以上沣河堤防现状防洪标准较低,遇大洪水发生溃堤,洪水将顺流而下,漫过108国道淹没西咸新区,因此按照防洪要求应对堤防进行治理,形成完整封闭的防洪工程体系,对上游已成堤防基本维持原堤线,加高培厚至西户铁路,左岸沿治理长度约为0.8 km,右岸约1 km。

4 结语

本次堤线的确立和实施,可增强沣河的设防标准,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可基本消除设防标准下的洪水灾害,对保障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形成生态、低碳的城市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河综合治理规划修编终稿,西安: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院,2015.

[2]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3]GB50201-94,防洪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

TV871.2

B

1673-9000(2017)05-0144-02

2017-06-12

潘景辰(1992-),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主攻方向:农业工程。

猜你喜欢
西咸渭河大道
幸福大道宽又阔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美乃大道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