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的启示

2017-04-08 09:18朱艳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育观后现代互联网

朱艳兰

摘 要 后现代主义以批判的态度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提倡不确定性、非中心化和非理性。信息技术时代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研读大卫·杰弗里·史密斯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并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试图研究后现代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观;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065-03

Enlightenment of Postmodern Education View to Internet+ Edu-

cation//ZHU Yanlan

Abstract Postmodernism with critical attitude penetrate into many

research fields, promoting uncertainty, decentralization and irrational.

In informational era, we advocate the whole people and life-long edu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ducation, postmodernisms influence on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widely. Through the study of David Jeffrey Smiths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 educ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nlightenment of postmodern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ducation.

Key words postmodern; education view; internet+ education

1 前言

加拿大教育學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后现代教育观,在全球化背景下从阐释学角度研究教育。当前对后现代主义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教育研究中已存在后现代元素,为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认真研读本书之后,笔者对后现代教育思潮产生浓厚兴趣,并阅读大量相关文献。随着以信息为基础、知识经济为特征和倡导终身学习的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教育观也得到重视。它是对现代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实质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教育”,并注重教育目的多元、课程多样及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等。

若评选2015年度热点话题,“互联网+”无疑当选。随着“互联网+”在2015年初的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正席卷各行各业。“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变革与实践的实现路径,也为未来学习形态提供各种可能。它不是简单的现有教育的网络化,而是科学设计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空间,从而支持实践层面教与学的变革。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和创造性、开放性等[1],可见后现代主义可以作为研究“互联网+教育”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探讨后现代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的启示,而后现代教育观包括后现代教育目的观、后现代教学观、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师生观等方面,本文也以此为框架进行深入分析。

2 后现代教育观概述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本质上体现为理性启蒙精神,理性表现为霸权以及个人的工具化。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影响欧美思想文化界,作为对现代性的反思,各领域的后现代话语达成共识:批判启蒙理性,反对现代性话语中的理性主义、主体主义、历史哲学等,而在现代主义哲学内部也开始反思现代性[2]。后现代是现代社会的延续,而非和现代性的彻底决裂。当代教育变革存在现代与后现代的冲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教育实践与师生生活剥离的矛盾。伴随教育观的重建,将会引导教育教学超越现有格局。

后现代教育观 现代教育可以总结为“精英教育”,其教育观是对科技的信仰、理性至上及快速发展的现代思维。而后现代教育观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主体性,回归至生活世界,师生共同协商,提倡教学对话和追求生成性等。后现代教育转变了教育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基本教学观念为:“解构与反思的教学范式、互动与建构的教学过程、‘去中心的教学行为、对话与阐释的教学方法、过程与主体的教学评价取向。”[3]

后现代教育观包含后现代教育目的观、教学观、课程观和师生观等。概括起来,教育目的观主要追求“发展”理

念;教学观注重阐释性教学法;课程观强调了循环性、关联性;师生观推崇师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个别差异性和创造性,教育并不是使每名学生得到所谓“全面发展”,而是培养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主张消除学科界限,按动态的观点实施课程。这些观点都为“互联网+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3 “互联网+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现代教育过程已离不开网络,几乎不存在纯线下的教育活动,混合式学习发挥巨大优势。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的云学习环境的发展,支持大数据学情分析和个性化学习,为“互联网+教育”提供环境基础,使学习者从教育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的在线化、可视化、数据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学生可按需动态索取无处不在的教育资源;教与学模式发生变革,互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成为主流;教育管理数据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使决策更精准、科学[4]。互联网思维占主导的“互联网+教育”迅速发展,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崛起,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主体和教育模式。大数据让教育更了解学生,能提供个性化、适应性的教育。移动终端让学习时刻处处存在,社交网络让互动学习更加便捷,让全球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全世界各地学习者可进行跨文化交流。

发展趋势 在线教育经过20多年发展,为学习者提供重要学习补充,普及终身教育理念。技术重构教育领域的变革毋庸置疑,但教育是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教育行业触网并未像其他行业那样被迅速颠覆,原因在于课程缺乏创新,简单照搬线下。在线教育的发展还需创新和进一步开放体制内资源,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重构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不会完全颠覆学校现有体制。其主要发展趋势是通过共享教育资源为教育创新提供支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刘延东,2015)。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上,典型案例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在此背景下,后现代教育观能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探索后现代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的启示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4 后现代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启示

后现代教育观包含后现代教育目的观、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这4个主要方面,笔者依据这4个维度以及研读《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对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教育思想的产生深入理解后,针对后现代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的启示进行分析。

“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目的 当前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影响的中国教育领域面临各种问题,尤其“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更需重新审视教育目的。教育是一种身份关怀,但“互联网+教育”极易忽视这一点。教师应重视每一名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无权发言”的边缘人,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重要且與众不同的一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教师必须了解并尊重学生成长的文化经验背景,让学生用自己的经历来解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呈现“去技术化”

“去组织化”“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的特点,个体拥有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性,信息传播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电子邮件、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进一步扩展个体的空间。

互联网+教育的教与学 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提出用阐释学探讨教与学的问题,指出人是相关相对地认识事物的意义的,构建“教学阐释学”,教学材料只是一种文本,拥有一定的可供解释的空间。强调教学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不同学科教学产生不同影响。文本意义不是固定不变,而在于文本解读者的阐释,意义产生的过程是文本与解读者之间不断对话的过程。

根据后现代教学法,在“互联网+教育”中注重学生如何将自己置于更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阐释性教学在于让学生使思维更宽阔,减轻认知的片面,关怀被忽视和被剥夺话语权的“非主流”群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量身打造的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成为可能。全球化的知识库正在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阐释学在“互联网+教育”中的作用反映在教育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批判传统的解释,通过不同人之间的对话达成一致意见。

“互联网+教育”的课程设计 后现代教育认为课程应揭示一切文本和资料的意义的游动性,使学生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创造意义的工作。著名后现代课程专家多尔认为,课程应在建构中生成,而不是预设的。后现代课程研究走向课程理解范式,超越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课程不再是先验的、固定的,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都是多元的、开放的,即把课程作为多元“文本”来理解,运用多学科的话语来解读。因此,“互联网+教育”的课程设计也应走向“课程理解范式”,避免线下课程直接搬到线上的问题。后现代课程最大的特征是打破学科中心,在课程结构上强调用阐释学与生态学范式给学生提供生成的空间,构建动态开放课程。互联网使人们得以“共享”这个世界,教育者应努力把这种“共享”转化为一种“课程责任”。

“互联网+教育”的师生关系 后现代教育建构一种以生活论和存在论为根基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人是目的”。近现代教育中把学生作为被控制的对象,而“人是教育的目的”是后现代教育倡导的师生关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因此,网络时代的教师权威与角色面临挑战,师生间的界限模糊,评价体系也更多元化。师生关系不是永恒结构,而是“生成性”过程,彼此尊重与关心,要体现民主与平等。教育是点滴积累的,需要教育者真情地坚守,要关注受教育者内心真实的想法。教育是以心养心的过程,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达成,但不能忽略人面对面心灵的交流。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价值的理性追求,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拥有善良的心灵,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5]。教师要做文化调解人,使学生的差异能够互相了解、尊重、沟通、欣赏。

5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互联网+教育”从技术层面上的实现已无可争议,但从教育层面看,“互联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开放教育制度的支持。后现代多元、开放、互动的教育观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为“互联网+教育”带来许多有益启示。通观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发展史,任何理论出现必有其价值,同时任何理论不可能解释所有问题,因此应辩证地看待后现代教育观对教育教学的意义。本文从后现代主义与“互联网+教育”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入手,从“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目的、教与学的过程、课程设计及师生关系这4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路径,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丁煌.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析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6):24-32.

[2]曹晶.反思启蒙: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之争:以哈贝马斯和利奥塔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31-34.

[3]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2004(11):

35-40.

[4]朱月翠,张文德.“互联网+教育”基本模型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9):12-15.

[5]翟小宁.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师生关系[EB/OL].[2015-

11-30].http://www.jyb.cn/Theory/jsjt/201511/t20151130_644

904.html.

猜你喜欢
教育观后现代互联网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