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考核工作探析

2017-04-08 19:27李春燕刘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李春燕+刘强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主导力量,也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基层组织的具体实施者,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考核工作在学校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起着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管理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7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主导力量,也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基层组织的具体实施者,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考核是学校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对于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选拔机制缺乏规范性和民主性。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应该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德才兼备人才观的过程,是引导大学生勇于竞争的过程。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学生干部选拔中却背离了这一宗旨,在选人时注重能力素质而忽视了思想素质,导致学生干部选拔重才轻德,进一步导致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

其次,在选拔上缺乏必要的程序,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做到公平公开,从而打击了高校学生竞选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再者,奖励机制缺乏主观能动性,现有的评选表彰方式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忽视了对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和榜样的教育作用。最后,考核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考核指标不够全面,更注重绩效,而缺乏学习和思想方面的考核,难以客观的做出评判。

(二)学生干部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一些高校在学生干部的管理考核使用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标准和制度,现有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影响了整个学生管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对学生干部成长也不利。此外还有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现阶段各高校虽然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过培训,但缺少统筹规划。

(三)学生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上传下达不到位,对上,报喜多、报忧少,特别是在涉及到具体人和事时,有怕得罪人、当老好人的思想。还有些学生干部功利思想严重。有些学生干部过多的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少吃苦耐劳精神,把学生干部的工作目标与职责置之不顾。

2、学生干部角色特殊。学生干部具有双重身份,首先他们是学生,需要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同时,他们又是干部,需要在学校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充当部分群体中的管理者的角色。在这个特征上,很多学生干部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3、学生干部群体庞大,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干部要开展各种特色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干部不仅不能保证最低的学习时间,往往还会采取逃课的方式,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重能力、轻学习”的本末倒置的现象。

二、做好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考核工作的几点方法

(一)制定完善的选拔、考核、监督激励制度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严格把关,并有相应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做到“靠好的制度选人,选好的人做好事”,紧紧抓住选拔、任用、考核、激励、评估五个环节,将培养、使用、教育贯穿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干部竞争上岗制、定期的民主生活会制、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民意调查制度、干部工作档案制度、规范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行为;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对学生干部进行立体交叉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干部本人档案,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干部进行适当激励。在落实执行这一系列制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工作能力

学生干部的培训大致可以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知识培训:主要是指岗位内容培训;技能培训: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如一些管理技能、照相、写新闻稿、计算机技能等。素质培训:素质培训是那些有利于开发学生干部工作潜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培训。素质培训目的是培养学生干部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工作目标。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干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通过理论学习、第二课堂的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培养学生干部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和大胆创新的时代意识,乐于奉献、公正无私的优良品质,以及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此外还可以利用团校、 党校、培训班、网络、报纸、社会实践等多种阵地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指导教育,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品质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等,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认识,端正工作动机,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工作创新能力。

(四)对于学生干部的合理管理考核与运用

不要过分依赖和使用学生干部。要注意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将“管理者”和“助手”的角色区分开来,不要让学生眼中教师的角色淹没在学生干部的光环下。同时,学生干部畢竟在思想高度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周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干部在制定工作、实施工作以及监督考核工作的过程中各司其职。

(五)淡化身份、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尽管高校学生干部的数量较多,但相对于全体学生来讲还具备稀缺性。正是因为这一稀缺性,使“干部”身份容易滋生该群体同学的骄傲、自大甚至霸道。所以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中,要设法淡化他们的身份,在考核评价时回避干部和学生的不同标准,在职位设置上体现参与性多而不是主导性多。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关心支持,目的是理解他们的甘苦以利于工作的开展,但决不可以让他们以此为借口,自恃有功而向组织要这要那,奉献了就要索取,表现出动机不纯,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应对他们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侧面教育,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知晓个人与集体的主次关系,个人利益、得失是以维护集体利益为前提的,不能超越集体。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品学兼优、能力突出、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不光要肯下功夫,而且要下对功夫,作为学生干部自身,也一定要在积极配合学校相关培养工程的基础上,努力自我培养、自我成才,提高其综合素质,发挥学生干部的最大才能。

参考文献

[1]杨从栏,李娜.高校大学生学生干部培养的探析[j].科技创新

导报,2010(28):217-218.

[2]王文莉.浅议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与素质培养[j].新西

部,2010(20):127-12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