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新形势和要求

2017-04-10 20:12吴锋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十三五

吴锋

摘 要:“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适应以求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值得认真思考。从“十三五”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入手,结合“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探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探寻中国新型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01-03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与决胜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阶段。进入“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此,我们必须做好调整,深刻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探寻与当下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唯此方能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据主动。

一、“十三五”之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决勝阶段,是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终端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为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我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聚集21世纪前二十年,提出并布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的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新任务。“十三五”是21世纪前二十年的最后五年,毫无疑问,这是我们顺利完成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最后阶段。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节点。可以说,改革注定是“十三五”期间的重中之重,如何推进国企改革、调整税费政策、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进展,这些保民生、稳增长的举措能否取得实效,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顺利度过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攻坚阶段,关系到是否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十三五”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十三五”时期,中国市场总体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外贸出口市场扩张速率减慢,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城市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了调整期;国内投资增长速度减慢;出口、消费、投资三大需求增速都出现了阶段性降低,国内外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支持企业低水平数量扩张和大量丰厚利润的市场条件不复存在,等等。可见,“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时期。

二、“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国际形势并不稳定,尤其是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中。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全球经济总体表现增长乏力,历经多年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国际市场需求不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原有的“东升西降”的态势更加明显,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1世纪之初的18%左右上升到2012年的31.8%。近年来,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所加快,但从整体来看,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日本和欧盟复苏的前景尚不明朗。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影响,经济增长也呈现放缓之势。如巴西2013年经济增长率为2.5%,2014年下滑到0.1%;俄罗斯2013年经济增长率为1.3%,2014年仅为0.6%。2016年,英国脱离欧盟组织,全球经济再次受到了严重冲击,金融市场发生大幅度波动,英镑汇价因此持续走低,英国股市与美股期货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通过研究发现,英国脱欧必将会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世界各国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金属价格等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各种工业制成品、生活日用品等价格相应疲软。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会依然呈现低速增长态势。

此外,全球实体经济竞争出现新态势,世界制造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工作者并不多,很多产品的制造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但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又将产品制造从发展中国家“抽回”,以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素成本优势的相对增强,将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而对全球的供给和需求结构、进口和出口格局带来深刻变化,必将导致全球市场争夺更加激烈,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后,是西方主要经济大国在这轮调整中首要考虑应对的“变量”,其基本战略是合围堵截,千方百计掣肘阻挠我国经济的发展。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提供的信息,2013年全年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了贸易救济调查,总共有92起,比2012年增长了17.9%;我国连续十八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八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可见中国仍然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另外,我国还将面对气候变化谈判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所有这些,将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发展的中长期环境将会越来越不宽松。

从国内形势看。“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从中高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据权威部门预测,在202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高收入国家之一。然而,根据购买力评价标准得知,中国的国民总收入较差,并没有完全脱离欠发达国家,这就需要防止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成为“十三五”期间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发展了改变,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趋于平稳状态,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化为中高速发展,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在世界的“优等生”地位,只要控制好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有效防止经济下滑造成财政困难,还能调整结构,避免出现就业紧张等问题。由此可见,“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完成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十三五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