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长征精神,培养学生情操

2017-04-10 08:07勾红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崇高胜利信念

勾红梅

长征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从江西瑞金战略转移,途中经过了艰难的行程,到达贵州遵义后重新确立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经过了他的精心策划和超人的战略决策,四度赤水,才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为不被国民党发觉,经过了荒无人烟的雪山和草地,终于在1935年到达了陕北。长征是红军用自己的血肉、强大的意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拼出来的奇迹。这种精神不仅是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今天我们生活的二十一世纪里,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价值。

长征精神,是工农红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铸就的伟大精神财富。在漫长的红军长征路途中,革命先辈们团结一致、顾全大局,始终将个人的利益放在最后,将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摆在最前,表现出了崇高的人格魅力。长征精神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仍旧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其身心发展的状况不容忽视。树立崇高的理想能够帮助学生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或大或少的目标,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朝着目标的方向一点点迈进,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弘扬长征精神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促进青少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并朝着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吴运铎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革命理想,在我们生活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伟大动力,有了理想,也就是有了灵魂。长征途中红军行进了两万五千里,其间经历了11个省,一共翻越了18座大山,跨越了24条河流,踏遍了无数荒无人烟的草地。在许多学生眼中,长征更像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无数的红军烈士用鲜红的血液、顽强的意志创造出的一种奇迹。它不单单是一部伟大的红军英雄史,更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历史性的壮举。长征的胜利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坚不可摧、不可战胜的力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深切感受到这种长征精神。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词时,毛泽东把险峻崎岖的五岭比作细沙、细浪;把磅礴壮阔的乌蒙山比作泥丸。通过这些别具一格的比喻词,学生很容易在内心形成较强烈的反差,脑海中会生出许多疑问来:为什么毛泽东要把这么气势恢宏的五岭、乌蒙山用那么不起眼的细沙、细浪、泥丸来表现呢?是想表达些什么呢?在《飞夺泸定桥》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能看到舍生取义、勇于奉献的红军战士们;在观看电影《我的长征》的过程中,学生又能看到英勇不屈、前赴后继的红军战士们。通过这些电影、课本的观看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战士们伟大的形象与崇高的人格魅力,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赞叹与钦佩,鼓舞着他们将长征精神传承与弘扬。

长征在毛泽东的笔下,被比喻成宣传队、播种机;在青少年学生眼中,长征则如同一部长长的历史画卷。红军将士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的跋涉,并与国民党兵围追堵截进行英勇顽强斗争。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创举。这其中的艰险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后有追兵,前途慢慢,險象环生,粮草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却穿着草鞋在雪山、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当代的中学生,我们不仅对革命前辈充满敬仰,而且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传承与弘扬长征精神。华罗庚曾说,在人类漫长的求知路途中,唯有学习,并且不断地学习,勤奋刻苦地学习,并加以创造,才能翻山越岭,穿过重重阻碍,到达成功的顶峰。然而当下的现状是:一部分学生由于适应了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不能吃苦,也不愿意吃苦。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考试刚过及格线就觉得万事大吉,得过且过。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应该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作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长征精神是对意志信念的考验,长征的胜利,代表意志信念的最终胜利。磨练意志、坚定信念,在今天依然至关重要。在漫长的长征路途中,革命烈士们表现出了崇高的人格魅力、坚定的人生信念,表现出了团结一心、兼顾大局、勇于奉献、敢于吃苦的乐观精神与强大的历史责任感,这些伟大的精神都称为长征精神,时时刻刻激励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将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伟大长征精神融入新时期的教学之中,来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情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前辈们的辉煌篇章,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带着长征精神努力奋进吧!

猜你喜欢
崇高胜利信念
坚持就是胜利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坚持
围墙的信念
胜利的手势
信念而非执念
胜利
信念无价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