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口号三个问题的思考

2017-04-10 08:45罗蕊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3期

摘 要 教育口号是教育语言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教育公共语言现象的表征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颇为常见。教育口号时刻伴随着教育个体或教育群体,也随时影响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本文针对“教育口号是什么,有何特征,它来源于哪儿,究竟有何作用”等一系列本质性问题进行思考和透析,使其成为公众真正的受益语言。

关键词 教育口号 教育语言 口号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国学习,努力自爱”等等,一连串的教育口号早已渗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语言为表达形式的教育口号通过其特有的“感召力”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因而,对此进行理性审视,明确教育口号的内涵与特征、来源与功能则显示出强烈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教育口号的内涵

根据哈佛大学维克多S.托马斯教育与哲学荣誉教授、美国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学家伊士雷尔·谢弗勒在《教育语言》的分析,教育语言分为教育术语、教育口号及教育隐喻三类。教育术语一般具有清晰的涵义及较为明确的规定;教育口号通常是非系统化的存在,因其朗朗上口,在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影响巨大;教育隐喻同时借用比较、类似来阐释相关问题,同样也缺乏相应的规范,缺乏标准的表达形式及系统性[1]。

教育术语(定义)、教育口号、教育隐喻(比喻)三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辨析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教育口号的内涵。谢弗勒教授对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三者分别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教育术语(定义)包括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方案性定义;教育口号主要是某一运动或思潮的产物,重点在强化其观点,以达到吸收新的支持者为老的支持者鼓劲的目的;教育隐喻则是没有标准的表达形式,但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任务。

我国学者郑金洲在《“教育口号”辨析》一文中对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也进行了详细论述:教育术语是理性化的产物,而教育口号是以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前者是“主知”,后者是“主情”。教育隐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来源于感性认识,而又尚未脱离感性的樊篱;它试图借助理性达到抽象概括的水平,而又苦于没有适当的语词来表达[2]。文中还谈到三者的另外一个不同:它们所属的群体不同,“教育术语”,是属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口号”多属于教育实践工作者;“教育隐喻”,多属于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教育口号、教育术语、教育隐喻反映的都是人类对教育的不同程度、方面、形式的认识,它们是彼此依存的,共同结成了教育语言的整体[3]。三者可以相互转化。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三者之间并非一成不变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国学者程斯辉、李中伟在《教育口号的理性审视》一文中指出教育口号的含义:教育口号主要是教育领域(或行业)中的口号;教育口号是一种文字性言语行为;教育口号一般是以一种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口号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4]。

综观国内外教育口号的思考与论述,笔者认为教育口号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时空环境下,政府或权威机构、组织以及个人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思想理念,提出符合本机构、组织及个人利益或思想的非系统化、简练、明晰、通俗易懂,并富有宣传和鼓励作用的公共言语。总括教育口号的定义和教育语言中教育术语、教育口号和教育隐喻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炼出教育口号的特点:其一,简约性。教育口号简短、简练、简单明了的特质决定其表达形式的简约性,比如“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雷锋同志学习”等,都是一种口语化的简约公共言语符号。其二,情境性。每个教育口号都是根据当时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或者教育教学实践情境提出的,并符合社会群体、组织或个人的社会诉求和理想愿景。譬如“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6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提出,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其三,导向性。教育口号的出现即是为表达政府、机构或组织以及个人的某种利益诉求或思想理念,是为实现特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或希冀教育理想曙光的到来,将其简言之,加工润色而成为公共语言符号。

二、教育口号的来源

对于教育口号来源的审视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理论、思想以及教育实践的社会学意义。若仅面对教育“符号”的表层意思,完全不足以明晰特定时空环境中教育的真正意蕴。教育口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必然具有某种象征性社会意义,挖掘其来源才可清晰透彻地明白这种符号背后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1.官方系统的政策法规或政治领袖的号召

在我国,重要会议的重要内容,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往往都会以简明扼要的简短文字进行宣传,经常成为新闻媒体的高频词、城市乡村的宣传标语及口号,最终变为人民大众的公共用语。比如,我国教育法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这一教育口号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繁荣学术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至今也是学术界包括教育界的口号。1977年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3年,在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口号。

2.教育权威机构和教育家的思想也是教育口号的重要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书中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在时时刻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活动,全球不少教育组织、机构、团体或学校以及个人都深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比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已经流传到了世界各国。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其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仍被作为古代乃至如今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标语口号。现如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球,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成為世界各国的教育口号。再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是被世界各国广为传诵的教育口号。

3.教育理论、实践家在社会实践、教学管理实践中生成的思想、理念的提炼

民国时期是社会动乱的年代,也是思想理论家层出不穷的年代,各种口号随之涌现,教育口号也不例外。近代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也曾任民国教育总长,他在兴办教育、进行教育改革活动(包括北京大学的改革)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教育口号,“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以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都是蔡元培在实践中总结升华的教育思想口号,并逐渐成为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口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1932年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以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实现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乡村教育改造运动(平民教育运动),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凝练教育思想,比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等都不同程度地被作为教育口号广为流传,对教学实践工作发挥着指导作用。

三、教育口号的功能

教育口号的功能与教育的功能一样,同样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口号的正向功能即是教育口号对教育理论完善与升华的现实表征,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理论指导与宣传和鼓励作用;教育口号的负向功能是指在不正确、不科学、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口号指引下,干扰和违背教育教学实践的正常有序运行。本文在写作中只通过对教育口号积极正向功能的探索,力求对负向功能的隐蔽性和延时性有所刺激和逆转,最终实现教育口号作为“社会公共语言”的公益性和实用性[6]。

1.理论功能

教育口号与教育理论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某些教育口号来自于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理论的简单化、概括化和具体化,但不源于理论的口号有可能将对理论的建构产生“刺激——反应”的作用。如“生活即教育”就是对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指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离开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而定制。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4年在上海市少年宫计算机表演时的讲话中提出“电子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此后,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这些口号一度催化了全国计算机教育热,同时也为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

2.宣传功能

传播学认为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五个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同理,教育口号的宣传过程也由这五个因素组成。1957年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在《传播研究的概念模型》一文中提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过程模型”,我们可以从中详细分析教育口号的宣传功能和价值,如图1所示:模型中传播者直接选择X1、X2、X3、X4四种事物,经过组织加工后,以各种符号(教育口号)传播给“把关人”,其传播内容为X′(教育口号的内容),“把关人”以自己对教育口号的的理解和认识,生成新的传播内容X″(教育口号的内容),逐级宣传的教育口号通过现代媒体传递给受众。由于很多情况下传播活动总是一个双向过程,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在此模型中还有受众的反馈信息,再返回到把关人和原传播者。当然这个模型也不完全符合教育口号的宣传过程,但不乏有借鉴意义。教育口号的宣传能够突出特定时期的教育热点和焦点,引起人们对当下教育政策、教育家思想等表层含义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人们及时有效地做出判断,是否认可当时的教育政策或教育思想理念。

3.激励鼓舞功能

教育口号是一种常见的公众教育语言现象,但是教育口号的提出却要求特殊的语言环境,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教育口号提纲挈领地对现阶段教育发展目标及任务进行高度概括,然后用简短、呼吁、倡议等语词进行抒怀,从而激发人们为现象教育发展目标采取行动。例如,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此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各组织、各团体,包括教育系统机构等都得到了积极响应,各高校、中小学都将24字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口号悬挂在教室墙壁,并与之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不断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繁荣铸魂。

参考文献

[1] Sheffter,I.,The Language of Education,1963.

[2] 郑金洲.教育口号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3] 程斯辉,李中伟.教育口号的理性审视[J].中国德育,2012(14).

[4]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 张祖忻,编著.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 程斯辉,李中伟.当下教育口号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作者:罗蕊(1976-),女,河南洛陽人,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