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政素质教育启蒙与传播的对策研究

2017-04-10 00:15罗志慧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罗志慧

摘 要:大学是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学生认识责任和义务的开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家政素质教育,可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政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他们明晰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有的家庭观、婚恋观、幸福观等,减少婚姻生活的盲目性,为提高未来家庭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家政教育;家政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39-04

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由于过于重视学科发展,反而忽视了全面发展的目的,这使得每年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只学会了工作,而没学会生活。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家政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是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和谐人才的关键时期。

一、家政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家政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素质培养的家政教育,着重于从衣食住行育乐等层面探讨个人及家庭生活品质的改善;二是以家庭服务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家政职业教育,以培育家政行业的专业人才。本文系指家政素质教育。

大学家政素质教育是以家政学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家庭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家庭观念的培养、家庭生活知识的传播和家庭生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家”的理念、家的责任,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家庭文化修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为其将来成家立业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良好基礎的教育。在我国,家政教育已中断了近40年,以至于人们对家政学感到非常陌生。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由于一直在念书、考试,很少有机会接触家务工作,对家庭的认识也不太清楚,无法体会家庭的价值,也较少思考家庭责任。由于家政领域的各方面均与生活密切相连,随着成长与成熟的脚步,学生就能体会家政学的恒久价值。所以,高等教育若忘记教学生如何“安身立命”,学生毕业后就无从“安居乐业”。

二、家政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客观需求

(一)家政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大学时代是形成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身心日益成熟的时期,是社会化程度提高、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担任社会责任的时期,是思想由简单走向复杂、兴趣由单一走向多样的时期,是理想目标由步入大学殿堂转向寻求社会家庭生活的时期。此时,大学生更需要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启迪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样,家政教育就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家政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的客观需求

我国家政教育的传统在建国后遭遇到了冷遇,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对家政教育感到陌生。开放的中国较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然而,进步社会中的某些非健康因素也在不间断地侵袭社会中的每个人,如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缺少责任感、婚姻关系松散、生活方式不科学、心理趋向低迷等,这些与中华民族优良家政传统教育相悖的东西,也正悄悄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在对未来事业与婚姻的憧憬和追求中增添了对家庭生活的困惑和彷徨。因此,对“家政”知识的了解就成了大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1.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的现状迫切需要家政素质教育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关系到其人生的发展。大学阶段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阶段,此阶段的“功课”做得是否充足,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日后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观念和其他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现象比较突出。目前独生子女已成为高校的主要教育对象,其家政素质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低等方面。有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入学后有36.5%的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能适应的仅占14.8%;非独生子女中不能适应的占16.5%,能适应的占30.2%。如果以这种家政素质状况走进社会,这不仅为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完成职业职责以及人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和谐的因素。

2.社会问题的日益扩大化要求家政素质教育

(1)“啃老族”现象

近几年来,“啃老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啃老族”专指那些成年后不独立仍依赖父母生活的人。中国的啃老队伍在不断扩大,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现实表明“啃老”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啃老族”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缺乏科学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成才观,对孩子过度的溺爱、过分看重应试教育,导致对孩子的生活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不太重视。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在进入社会之前对大学生进行家政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组建家庭前就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从而对下一代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使啃老的悲剧不再发生。

(2)“闪婚闪离”现象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的潮流,即认识时间短暂(几个月)就结婚,而后又很快离婚,这样的一个群体被称为“闪婚闪离族”,其年龄主要在20—30岁之间。这种都市情感快餐已在我国不少城市悄然登场,并有走向泛化的趋势,且成为婚姻管理部门、婚姻家庭专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闪婚闪离”现象折射出当代青年不正确的婚恋观,这也正是反映出学校、家庭对婚姻家庭教育的缺位,致使不少在校大学生没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等,把婚姻当儿戏,对家庭、对配偶、对孩子、对社会不负责任,这是“闪婚闪离”现象高比例出现的根本原因。

(3)“过劳死”现象

“过劳死”这个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媒体中,而且此现象正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以前“过劳死”主要集中在40、50岁,现在过劳死的年龄已经突破30岁。导致过劳死的原因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面对电脑,常坐不动,极度缺乏体育锻炼;三餐饮食无规律,不吃早餐,或常吃快餐;睡眠时间不足,常熬夜;身体不适缺乏主动体检,有病不求医等。这都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没能合理、科学对待工作、生活,更没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3.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政素质教育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不可否认,儿童的成长受诸多因素影响,但家长素质无疑最为根本。家长的责任感、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保育教育能力,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现代科学和实践经验也证明,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其修养、个性品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父母的婚姻质量和家庭氛围直接决定着儿童的“智商”和“情商”水平,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而抓好在校大学生这个优质未来家长群的家政素质教育,是从源头上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家政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思考和理解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和责任。种种迹象表明,高等教育阶段是实施家政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

三、高校家政素质教育启蒙与传播的有效途径

生活自理技能是人社会化的最基本内容。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不少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比较欠缺,这将阻碍其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影响社会的和谐。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途径就是在大学开设家政素质教育课程,普及家政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家政素质。

(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大力支持家政素质教育的开展

对家政学科,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开始认识到,掌握现代家政知识、技能和学问,是改善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必不可少的手段和环节。为此,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门纷纷将原先大学列为选修课的家政学改为大学生人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使家政学科出现了由选修课到必修课的发展趋势。如美国政府通过立法、经费、管理等手段为家政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日本、中国台湾等将家政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整个教育学制体系中。由于政府的支持,家政教育在许多国家何地区得到了推广普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家政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家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所以,要发展我国的家政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高校应普及家政素质教育,开设家政系列课程

1.开设家政课程

近几十年来,在发达国家,家政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女性,也成为男青年的必修课,家政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如在日本,家政学已成为大、中学校学生的一门人生必读课;在波兰、匈牙利等国的一些高校里,《家政学》被列为基础课;在巴西,政府规定任何人在结婚之前,都要学习两周的家政课程,经考试合格,才准予登记结婚。纵观世界各国大学的家政教育,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从选修课发展到必修课;(2)从专为女性开设发展到男女均学的课程,是婚前的必修课;(3)从单一的物质生活教育发展到与精神生活并重的教育。发达国家的家政教育丰富了大学生的家庭生活知识,使其做好了必要的婚前心理准备,减少了婚姻的盲目性,提高了家庭生活的质量,充分发挥了家庭的功能,保持了社会的健康和谐。

我校自2007年开设《家庭生活科学》课程后,对2305名学生进行了家政素质调查。此次调查的数据表明:大部分女大学生在对待家务事、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婚恋观、家庭保健以及服饰方面已树立起了正確的观念,这跟我校开设了《家庭生活科学》课程和开展家庭素质教育活动密切相关。

2.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

大学家政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家庭观念的培养、家庭生活生活知识的传播和家庭生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家”的理念、家的责任,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提高家庭文化素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家政素质教育可将课程重心放在培养解决各种家庭生活问题的能力上,将课程组织设在持续且实际的问题上,而这些问题需要各种知识和技巧方能解决,如此也就能更密切回应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求。当然,课程的设置应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如可开设《家庭生活科学》、《健康护理》、《食品营养与卫生》、《优生学》、《家庭教育》、《家庭理财》、《家庭礼仪》、《服饰搭配与管理》、《插花与茶道》、《中西餐的制作》等。建设之初,这些课程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可根据各自的需要选修相关课程。

3.建设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

一堂家政教育课能否成功,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关键因素就是教师。有人认为家政不就是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吗?上这样的课程很容易。其实要上好家政教育课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因此,在学校中开设家政教育课程,需要一批专门从事家政、劳技和职业教育的师资,而且要有稳定性。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家政师资队伍,势必难以加快该学科的研究与建设,难以实现对大学生家政素质教育的普及。

4.编写优秀、适用的家政素质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由于家政教育在我国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均比较滞后,因此,还没有编写出比较完整的适合高校使用的系列教材,这也妨碍了家政素质教育的开展。湖南女子学院开设的《家庭生活科学》课程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校家政研究所编写出了一本全面、适用的教材,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蓝本。

(三)注重宣传教育,开展家政教育活动

在我校,学生一进大学就知道有一门特色课程《家庭生活科学》,并且充满着期待,而上完课后更是意犹未尽。可见,家政素质教育在我校已经深入人心。能达到此效果,跟我校的宣传教育和开展系列的家政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在我校,每年会围绕国际家庭日,以系列家政活动作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家政教育与文化氛围。如:举办讲座,如正确认识家庭、家庭礼仪与家庭关系调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家庭理财、家庭护理等;举办家庭操作技能比赛,如厨艺、茶道、缝纫、熨烫、编绣、化妆、插花等;同大学生创业(女红)大赛相结合;举行演讲比赛,如“母爱无垠、孝颂有声”等。活动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欢迎,并踊跃参与。我校不仅培养学生的家政素质,而且免费为教师进行家政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家政素质。在我校,从领导、教师到学生,都深刻认识到开展系统的家政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家政学以应有的地位。

高等教育的出口直接面向社会。在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投入工作之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家政素质教育,可使他们系统掌握家政学知识,这必将十分有利于他们未来创造自己的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进而改善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生活面貌。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政素质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文化传统。

——————————

参考文献:

〔1〕庞玉珍,光赤.把家政学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06).

〔2〕高永芬,申瑞林,刘建华.大学家政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汪志洪.家政学教学参考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4〕易银珍.高校应担负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未来家长素质教育的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05(0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