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展现地籍测量课程的魅力

2017-04-10 18:03田福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测量课堂教学课堂

田福娟

摘要:高效课堂的出现是划时代的,解决了中国教育的“四大难题”:教育与育人的关系;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三维教学目标;地籍测量

P271-4

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专业课老师,传授的常常是一些枯燥的专业知识,学生往往想学好却不得法。枯燥的教学理论,推新除陈的各式教育方法,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教学充斥着我们课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好苦,却常常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常常导致学生对地籍测量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如何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地籍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呢?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令人深思的新课题:创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构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怎样去营造开放性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做到既气氛活跃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在原有的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创建高效课堂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是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保障高效课堂的实施;又要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它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算是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倾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籍测量教学的活动中来,去发现、探索地籍测量中的每一个技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在实践中反思:如何来构建地籍测量课程的高效课堂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科学合理地确定地籍测量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预设课程教学目标往往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的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尽可能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给学生更多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教會全班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与成果,从而获得更大的教学收获。

为了使三维教学目标达到更高的期望值,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跟进、监测、反馈、解难,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师要与学生有情感的交流。每个学生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和学生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下,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的三维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要和谐沟通,课堂气氛的和谐将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高效的课堂教学将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高效课堂是一个双向的、多方面的概念,在地籍测量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地籍测量的发展运用时,让学生主动去查找最新的测量技术在地籍中的运用,了解地籍测量的全球发展趋势,从而得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地籍测量学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是进一步拓宽传统的土地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研讨,更加规范技术和方法的使用,获取土地空间信息更加快速和内外业一体化方面已经全面数字化;

2.是全面建立土地信息系统,不断更新和改善数据质量,土地工作将更加合理、高效;

3.是运用高新测绘技术是地籍测量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速、高质量地获取土地空间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依托3S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测量参考系统,为土地信息数字化交流及相关土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打下基础。依托卫星资源遥感监测技术,将会经济地、快速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并结合常规的土地利用监测手段,为国家的各项决策提供土地利用变化的最新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让他们学会了对各门知识的融会贯通,掌握了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如靠老师单独的讲解,那么这节课是枯燥的,学生就不能更深的了解测绘新技术的运用是很广泛的。

在有限时间内高效课堂教学:一方面不但要让学生在专业知识水平和运用技能等方面得以提高,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质, 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积极提高师德水平, 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思维,创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加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1.课前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教师只有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特性,深入地研讨地籍测量课程中的新内容,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内容难以学会,哪些内容学生会感到枯燥;什么样的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分析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只有做到这些,课堂教学才具有针对性:讲到需要时,导在关键上,问在点子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来,学会理解、掌握基本技能知识的学习方法,把对死记更背测量方法的研究转移到怎样学会灵活运用测量方法的研究上来。让学生学有所获,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要建立高效的地籍测量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就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授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合理的理性思考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 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灵活地保证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下去。这与课前充分备课是密不可分的,课前准备,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后总结,持续动态的协调循环运作,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通过对地籍测量教材的研讨,明确我们是在灵活利用教材教,而不是在照本宣科教教材。因此,我们必须吃透地籍测量这门课的教材,掌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这节课该教什么,怎么样去教,并且设计到教学过程中去,使教学过程灵活有效。能力训练是地籍测量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无论是新课或是实践课,课堂都要有训练项目,特别是地籍测量技能的训练。项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为了使技能训练更有成效,教研室在集体备课时,精选项目,分别设置技能培训,巩固已学知识、提升技术能力和体现知识前后联系的项目,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定位准确:“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在高职教育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中,培养学生并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枯燥的专业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与技巧。

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其次是养成课堂上主动学习的习惯,听课时要认真听、认真记,有疑惑要学会去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解决不了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主动参与讨论问题。最后要养成课后复习思考的习惯,坚持做到先弄懂知识点后再做题。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教学效果必定是高效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首好曲,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打动听众心灵中的琴弦。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就能先声夺人、获得一举成功的奇效。在地籍测量教学中,“GPS在地籍测量中的运用”的这一环节中,我将GPS从军事前沿的运用到民用的发展过程贯穿到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听的格外认真。纷纷讨论当前先进的测量科学技术设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变化,从而掌握了该知识点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地籍测量课堂教学操作中,一定要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要善于把“课堂”变成“学堂”,教师要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想取得学生和教师的双赢就要运用地籍测量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在地籍测量学习中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懂得如何去构建完善地籍测量项目并能独立解决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师生的共同进步将为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地籍测量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去探索、实践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主导者,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着重测量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和探索地籍测量的先进的测绘科学技术方法;以项目为载体,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在实践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善于思考,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励学生敢想、敢于创新,提倡团结、民主和谐,将竞争带进课堂,提倡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让课堂生动和谐。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从而真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团结协作:建立学习实习小组的,针对多数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可以采用小组互帮互助,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带动学生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举行各种集体教学活动,地籍测量的技能项目训练就是团队合作的训练,通过实践项目训练,学生将对地籍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融合贯通,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地籍测量工作,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社会意识,这些非技术素质要求也是实践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这些素质与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都同等重要。在实践项目训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全面提高,同时熟练掌握应用数字测图软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学到比书本上更多、更具体的东西。

学生团队合作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作为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不断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指导学生将项目实践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圖表、数学公式、模型等形式表述出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自己的实践经验,为自己以后走入社会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师的自身提高: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作为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实现教学相长。教师本身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各项能力,成为学习者,和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其实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一节高效课堂,是由师生互帮互助合力打造而成的。教师虽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

由于职业特点,我们要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作为教师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当然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中,进而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逐步改进教师的教学传统观念。深入了解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作为教师要真正实现“两个转变”: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掌握好每一节地籍测量课的课堂结构:总体构想是什么、分哪几部分构成、每部分以什么教学方式、如何分配时间、思考题和训练题的设置等等。用心去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全心地去为学生搭建“台阶”,设置“脚手架”,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启发性的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课堂不仅是教育的牛鼻子,更是撬动一切问题的“支点”,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高效课堂的出现是划时代的。解决了中国教育的“四大难题”: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或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跑着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成才就是我们老师最幸福的收获!

猜你喜欢
测量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写字大课堂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