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科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模式探析

2017-04-10 18:14胡周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双师应用型校企

胡周友

摘要:本文以地方高校本科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基础,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一套“3+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及运行模式,为地方高校“3+1”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应用示范作用。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育体系;运行模式

G642.0

2014年,我校作为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提出办学方向要从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转型高校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就内涵而言,应用型人才是指比学术型人才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对应性”,更加强调社会适应能力与岗位服务意识,注重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人才类型。

工科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价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学及运行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我校现有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科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特点,为更好的与地方经济接轨, 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助力我校成功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

一、“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现实必要性

(一)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虽制定了一系列基于“地方性、应用性、复合型”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或约束,诸多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既缺乏重点院校毕业生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工科专业,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工科专业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技术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种两难的尴尬处境迫使教育者必须正视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二)有利学生就业创业与能力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第四学年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1学年的实践教学时间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实习单位难找及避免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对于以职业发展为设计的学生,可结合实习实训开展毕业设计,这更有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励志考研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可避免因考研复习而被迫放弃第七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保证这类学生在课程体系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性,同時也能个性灵活处理考研与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的相互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设计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增进了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与企业招人进行双向选择。

(三)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1”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出现使教学与企业的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才教育培养更加的有针对性,能够更贴近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生产,是一种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向服务社会的教育模式,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

(一)规划“3+1”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

“3+1”培养方案的涵义。即前“3”年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选修课的学习,最后“1”年到几个相关企业接受与专业相关的实际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把传授知识和知识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规划是指在调研的基础上,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提炼能力提升的培养主线,明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要素,科学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环节包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核心要素与培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内容构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实践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评价体系,做到三者有机融合,使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清晰化;将我校置身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社会大环境中,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团队。

(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的学科结构和专来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高校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专业调协和课程设置与社会的需求不符。要立足湖北,面向基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一些课程可以进行整合。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明确目标,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强化师德素质优化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的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制定方案,理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路。“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为了实施好这一工程,我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外延,培养的原则、途径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评价办法和激励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以满足专业现状与发展和教师个体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长线专业和重点专业师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和教师基本素质培养为前提,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内校外、校企合作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赴高校进修、校本培训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思路。三是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产学合作教育,提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条件。

(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龙头企业的支持

目前我们地方高等院校不但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学生就业的压力,因此高校必须超越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3+1”创新教育模式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益,对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一年要学生参与企业实际中去,必须取得相关专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学院要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要与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政策,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学校所学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创新人才目标为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安排,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等。学生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到至少两个以上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去实习,把传授知识和知识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五)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

创新学生的培养机制,建立弹性管理制度,如学生可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毕业,或中途退学去创业,根据在社会上获得经验和社会的需求,回来继续学习或转专业学习,探索和推行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跨专业选课。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改原来的教授—接受模式为教授—讨论模式,后一种模式可鼓励学生分小组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去查阅资料,进行推导与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4(3):107-109.

[2]林春景,袁俐萍.“3+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4(19):103-104.

[3]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

[4]张兰华,冯敏,郑鹏,等.基于就业导向的“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J].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2013,3(3):122-128.

猜你喜欢
双师应用型校企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