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构建探讨

2017-04-10 22:13柳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中职教育

柳阳

摘 要:中职学校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基地。随着化工领域对专业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实践教学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宜了。将项目课程教学法引入到化工专业教学中,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角度出发实施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针对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教育;化工专业;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TQ0-4;G712

多年来,中职学校都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操作能力人才,实践性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中职学校在化工专业教学中采用了实践教学模式,并培养了大批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化工专业人才,但是,从目前化工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标准来看,不仅对人才的操作能力以高要求,而且还要求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且能够在职业领域中针对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具有独立解决的能力。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对学生以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毕业离校后能够顺利就业。基于此,在化工专业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为主,却忽视了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专业综合素养难以提升[1]。

按照现行的中职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要求将“三以一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起来,即中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教育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教育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主体而构建模块化教学,所有中职教学都要按照“三以一化”的课程体系而展开。但是,从目前的“三以一化”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该种课程体系并没有真正意义地建立起来,实践操作平台没有进行系统化设计,相应的教师队伍也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中职化工专业教育依然以培养操作型人才为主,而没有实现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在中职化工专业课程教育中,采用项目课程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实验设备、实训基地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要将项目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来,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职学校中,化工专业属于是小专业,学生和教师的人数都比较少,化工实验设备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条件下,要促使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有所发展,可以将实践性项目课堂体系构建起来,通过所设定的项目开展教学,使教学有的放矢地展开,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化工教学与实训实习相结合

化工产品的特殊性在于,产品具有具有专业性,生产程序也是系统化而且对环境保护措施具有严格的要求,化工产品的运输要求也非常高。这些都决定了中职学校要在校园内开展实训实习教育是很难展开的,即便是中职学校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会设置有化工设备或者实训装置,但是与真实的生产环境差距是非常大的,很难满足学生的专业实训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而言,中职化工专业以培养操作性强的技术工人为主。这就需要中职学校与化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2]。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化工企业的现场接受培训,不仅可以从职业的角度出发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接触到化工科技的前沿,接触到先进的化工设备,特别是处于企业环境中还可以学习到工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为自己的现场操作积累经验,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为学生提供实训环境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专业定向培养,可谓是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考察,以为企业选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的展开要注重就业与学科的结合

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的进行中,要以就业为目标,将就业与专业学科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化工专业文化教育基础上的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然目前的中职化工教学实验设备多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很难与项目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3]。因此,要确保化工专业项目课程的顺利展开,就要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调整,并根据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项目课程设计。将就业与学科相结合,就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教学资源整合,包括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等等,将学科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得职业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所有的教学和实验操作都在实训中完成,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引入德国教育模式

德国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所采用的是双轨制,通常学生在15岁左右就会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一个决定,是进入高中深造,还是接受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是与相关企业签约的,学生进入到职业学校学习,就有机会到企业中学徒。德国的这种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就是明确了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路线,就要懂得做实业。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到工厂工作了[4]。基于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方式,德国发展了“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接受教育的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就是以“学徒”的身份存在,使得学生可以接受完整的职业教育。

将德国的教育模式引入到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就是要求职业学校要对职业教育以正确认识,对人才培养方向以准确定位。学校要对职业教育以高度重视,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推行现代学徒制,将化工专业教育在企业车间内展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针对技术问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将具有时代特色的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目前的实践教学所培养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化工企业的人才质量要求。构建化工专业项目课程教学,就是要基于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将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起来,并借鉴德国的中职教育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敏,张德拉,陈新.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54-58.

[2]王祥.浅析中职化工专业化学检验工项目课程开发——以《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为例[J].广东化工.2014,41(02):144-145.

[3]盛鳳军.中职化工专业项目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山东化工.2015,44(23):123-125.

[4]涂郑禹,夏君,邓玉美.项目化教学在精细化工专业中的应用探讨——以《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1-73.

猜你喜欢
化工专业项目课程中职教育
化工专业气相色谱实验教学思考和改进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 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