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职业教育中资源共享平台学习效能影响要素研究

2017-04-10 04:47刘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

刘靖

摘要:信息技术同政法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 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政法职业教育学习效能的优势,创造更加高效的学习及教学条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并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高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职政法教育中的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影响要素的研究,以期提高高职政法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学习效能。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学习效能

D926;G712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方法和方式的转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基本国策,努力实现在未来国家竞争中取胜。信息化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能够方便教学情境创设,同时可以采取丰富的形式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教育信息化也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关键,是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创新培养模式转变、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对实现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高职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的内涵

高校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指课堂教学信息化,从宏观角度来看,高等院校的管理、科研、教学、服务等都要实现信息化;从微观来说,教师人才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等实现信息化。高校教育信息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教育信息化系统。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仅是师生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充分熟悉,还要具备新世纪人才的素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的发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专业性强,讲解起来很容易抽象理解困难。利用PPT等形式的多媒体,可以声、文、图并茂,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法律教学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框架进行掌握,教学时通过知识点切入,通过多媒体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原理进行讲解,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加有真实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僵化的误区,教师有意识地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知形成自己的见解。信息化教育营造了更加逼真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资源共享平台下的职业教育的特征

3.1观念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除了技术实现信息化之外,还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备信息化素质,能够受到社会的认可,其思想观念具备信息化意识。教育信息化必须以现代化信息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落实各项信息化教育措施。

3.2形式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教科书、参考书、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等,都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学习。一些无校舍的多媒体大学、虚拟大学随之出现。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逼真,增加了知识的存储和传播速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结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多形式的教学,创造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大程度实现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掌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法,加强信息交流、利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解决问题思维模式转变。

3.3对象个性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自住性更强,有着更大的独立空间。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教师和教材,可以自己安排教学课时和课程,通过虚拟教室自主进行学习,可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很大程度上得到尊重,能够从自己的业务专长出发,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知识的学习。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的要素,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培養更加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人才。

4影响高职资源共享平台关键要素

4.1硬件环境搭建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基于一定的硬件条件,硬件条件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需要有充足的硬件配置,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校园有线和无线网络,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能够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仿真模拟实验室,开放式移动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要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学习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灵活的知识库、教学支持系统,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将校园内的关键事物和环节进行连接,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方便进行数据共享和综合信息服务。

智慧校园硬件设施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前提,把教学、服务教学、科研等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高校信息化建设还要用专业的知识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筹划和设计,通过调研,根据学校的需求,确定总体设计框架,选择适当的设备。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入手,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和经济情况,逐步有计划地实现教育信息化。

4.2软件资源建设

软件资源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软件资源就如同人的智慧,硬件就好比人的躯体,只有强健的躯体和智慧的领会,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软件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功能的方式,通过软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系统的功能。一些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但是软件建设落后,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 出现了“重硬轻软”的现象。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软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在软件上也要高度重视。高校信息化软件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网络教学、电子教案、电子文献、电子文档等网络资源,还包括办公自动化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等管理平台。学校软件建设过程中,要遵守“边建设,变应用”的原则,对数字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优化,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深入整合。

4.3共享平台支撑队伍建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管理队伍、教师队伍、信息技术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时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养,组织员工进行参观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还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信息化技术维修队伍,为实现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对校园网络和计算机运行故障进行处理。高校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人才成长机制,不断激烈人才成长,提高整体信息化教育水平。

4.4高职教育體制建设

通过科学的管理是信息化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是信息化实现的保障。高校在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实现信息化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规范化信息化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保障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建立网上办公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用户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将高校信息化建设推向正规化。

5结束语

高校信息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要求。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同政法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 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政法职业教育学习效能的优势,创造更加高效的学习及教学条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并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信息化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新时期,高校应积极探索信息教育模式,推动信息技术同高校发展的融合,创新教育模式,提高高校对社会的服务能力。通过对高职政法教育中的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影响要素的研究,可有效提高职政法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胡艳秋. 基于制度和资源视角的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亚森·钠斯尔. 浅析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的影响因素[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02):54-55+57.

[3]刘雍潜.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 .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120.

[4]王珠珠.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 .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110.

[5]易越涛. 加强政府监督职能 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珠江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回顾[J]. 珠江现代建设,2001,(01):14-15.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