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双一流” 实验室工作举足轻重
——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教授

2017-04-10 12:05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双一流仪器设备

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上海 200030)

·校长·名人访谈·

创“双一流” 实验室工作举足轻重
——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教授

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上海 200030)

高松院士

指出实验教学对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美国大学的做法。结合北大的经验着重谈了实验室管理部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最后,提出在创“双一流”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举足轻重。

双一流; 实验室; 实验教学; 实验室管理机构

1 实验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夏有为(简称夏):您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化学可以说是一门实验科学,对此您怎么看待?

高 松(简称高):我们在培养人的过程当中,实验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图1)。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正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创造等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都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做或少做实验,教学效果显然是不会好的。北大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后备人才,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化学知识、良好的学术素养、卓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北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图2)以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引导创新为指导思想,确立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课程体系(图3),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图4、5)。

图1 高松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做报告

图2 北京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团队

图3 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久前我从美国回来,参观了美国的一些学校,第一站去了两个学校:波士顿的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2016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学生数大概5 200多人,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是全新的,一个学生要四年毕业,他要做25个项目,实际上他们是通过一个小组来共同完成,这种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动手实践来完成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就是Mens et Manus (Mind and Hand), 即“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在通过培养心智能力的同时,增强对体魄的注意力,进而延伸为“手脑并用,创造世界”。在我国就是实验室里的实验实践教学,这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图4 北京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图5 北京大学综合化学实验

2 实验室部门是重要保障

夏:根据实验室功能的综合性,高校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请问北大是如何建立实验室管理部门的,它有哪些职能?目前运转情况如何?

高: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工作是我们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是学校资源配置、使用、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以前,实验室是由资产部管理的,当时的资产部包括公私房管理、国有土地管理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等功能。2002年,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我们恢复成立了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这个部门具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建设、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评建等多项职能,直接支撑和保障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同时在维护校园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具体任务包括:

(1)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负责全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建;本科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经费的评审与使用管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技术安全、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相关工作;实验技术成果奖、实验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申报与评审等。

(2) 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负责我校“统筹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建设”“985/211工程”等项目仪器设备经费的管理与执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仪器设备招标与采购,进口仪器设备免税、境外赠送及临时性科教用品进出口等相关工作。

采购工作近年来,国家在推动大型仪器共享、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规范仪器设备采购、加强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对北京大学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比如我们各高校一直在呼吁大学采购自主权的问题,李克强总理2016年4月访问北京大学时,专门谈到怎样给高校“松绑”的问题。我在微信上看到的最重要的一条消息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这个当中的第四条就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意见,这非常及时地对高校工作进行了指导。

关于高校的采购工作,北京大学一直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探索。我自己也担任学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领导小组的组长,每个月都会有相关部门共同讨论解决与采购相关的问题。这方面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部就采购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可与大家进行交流。

(3)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负责大型科学仪器规划、论证、开放共享与使用管理,大型科学仪器平台建设与管理,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中心的工作组织。

夏:北大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高:大型仪器设备是仪器设备中的核心资源,是学校的投资重点。国家高度重视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习总书记2014年年底提出要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在这之后,国务院、各部委和北京市纷纷出台了有关政策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

我校是最早建设大型仪器共享体系的高校,主要通过硬件、软件和保障体系的搭建,推动大仪共享,从而提高大仪使用效益,达到人才培养、科研支撑和社会服务的目的。具体举措包括:①通过可行性论证环节加强源头控制,避免重复建设;②通过参与学校统筹规划,推动校级公共平台体系建设;③通过建立公共平台绩效评价体系、开放测试基金等共享机制撬动存量资源、不断扩大共享服务范围。2006~2015年的10年间,我校设备资产总值增长至2.86倍,而设备开放共享机时数量增长至14.6倍,说明我校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我校还有已经建成的校级公共平台6个,建设中的平台2个,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校级公共平台为核心,以数百台共享大型科学仪器为主要载体的校级公共服务体系,有力支撑了全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在交流合作与社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建设成果

(4)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和保障,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针对北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分别设立了实验室技术安全办公室、辐射防护办公室以及环境保护办公室,目前三办合一,统一挂靠在设备部。为了加强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部在安全培训、应急演练、辐射防护、职业健康、危化品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保证了全校实验室的安全平稳运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部门对于安全管理越发重视,学校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投入。不仅分批对学校试剂库、辐射工作场所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还逐步完善了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的人员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室与设备部作为主管实验室安全的职能部门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和压力,为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 中国高教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和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目前,国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域影响力比较大的两个组织的秘书处都挂靠在北大,具体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承担。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关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核心使命履行的效果,因此需要所有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实验室分会和联席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围绕实验教学改革、仪器设备采购、大型仪器共享以及实验室安全等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交流和培训工作,在推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几年中,北大作为秘书处所在单位会继续做好组织和服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化标准的建立、高校仪器设备采购模式的完善、设备国有资产的分类与管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实验教学资源的凝练与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等方面有重点的进行探索,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的力量。

夏:北大实验室管理部门功能全面,十分有利于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及发展。现在有些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职能不一。有的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实验室系统,也有将房地产管理,甚至基建工作均与实验室放在同一部门管理,实验室工作常被弱化。请问你们对此是如何处理的?

高:我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职能明确,内容也较完整,如上面所述。这个部门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关于您提出的问题,我们为了有利于各方面工作的加强,除了专职的实验室管理部门,还单独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基建工程部、房地产部分别负责这些方面的业务。实施以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运转正常,从多方面为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3 创建“双一流”,实验室工作举足轻重

夏:在创建“双一流”中,对实验室工作有何要求?

高:当前,正值我们国家“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启动“双一流”战略的开端之际,各个学校也都在筹划新时期的发展蓝图。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验室工作举足轻重,它会从资源配置、资金使用、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多层面对学科的整体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它是一项基础性并带有全局性的工作。因此,我希望实验室工作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政策研究和建议工作,特别应该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索,寻找破局之策。北京大学也将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壮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与兄弟高校共同开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夏:感谢高副校长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北大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链接:

高 松(1964-),男,安徽省泗县人,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负责本科、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规划、继续教育、体育等工作。分管教务部、研究生院、985工程暨211工程办公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深圳研究生院、继续教育部、体育馆、附属中学、附属小学。

1981年至1985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生;1985年至198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198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1998年至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历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4~2002.5)、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5~2006.5)、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2006.6~2010.11),担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2006.8~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1.4~今)。 2012年6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教务长。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务长。2015年3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系统发展出设计分子磁体的一些新途径:新短桥分子磁铁、混桥杂化磁体、微孔磁体、不对称“三原子单桥”构筑分子弱铁磁体等;发现一些弱作用体系外磁场依赖的慢的磁弛豫行为,得到第一例同自旋单链磁体等。1998-2007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累计SCI引用4000余次,h指数34。10余次应邀在相关重要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正在主持基金委重大项目“分子固体的控制合成与功能性质的研究”。

2006年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指导的博士生200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Chem. Soc. Rev.,《中国科学B》,《化学进展》、《无机化学学报》、《中国稀土学报》、CrystEngComm,Inorg. Chem. Commun等杂志顾问编委或编委。

(全文经高松院士审阅)

The Laboratory Work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Creating “Double First-rate”——Interview with Academician Gao Song,the vice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XIAYou-w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Shanghai 200030, China)

Firstly, the interviewee to point out that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cultivate talent and introduced the teaching model of American University. Then he analyzed the signification and activity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combine the experience of Peking University. At last, put forward the laboratory work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creating “Double First-rate”.

Double first-rat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each; the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2016-11-08

夏有为(1933-),男,江苏徐州人,教授,主编,长期从事高等学校工程力学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曾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处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出版著作8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

G 640

A

1006-7167(2017)01-0001-04

编者按:在创“双一流”的进程中,实验室应发挥怎样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如何加强建设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主编夏有为教授通过网络采访了北大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教授。高院士对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工作的看法和北大实验室管理部门的作用与职能分析,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值得参考与借鉴。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双一流仪器设备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