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7-04-11 01:48胡芳毅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7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跨文化留学生

胡芳毅

国际学院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胡芳毅

中国高校国际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学院办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本文在论述国际学院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基础上,从提升语言能力、加强跨文化训练、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三个方面探讨国际学院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国际学院;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学习交流日趋频繁。自从1847年容闳留学美国,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放开自费留学的限制以来,出国留学生的数量骤增,中国已成为海外留学生输出大国。对于留学生个人来说,到国外留学可以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完成学术目标,促进个人成长。另一方面,远离熟悉的故土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对拟出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留学生大部分在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教学模式、文化语言环境以及交流互动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思念亲朋、交流障碍和学业困难使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表现出偏执、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身体出现厌食、失眠、体弱等健康问题。

因此,留学生出国留学期间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纷纷展开了研究①。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留学生出国以后在接收国的跨文化适应问题,鲜少有人注意到中国留学生出国前应如何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融入接收国的环境和文化。故本文重点关注国内高校国际学院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探讨国际学院应如何提升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把学生出国后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压力降到最低。

二、跨文化适应概述

“适应”原本指生物体改变其身体特征或生活习性以存活于自然环境。文化适应是指人们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对自身的身体、心理、知识、技能等进行积极改变适应的过程。人们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之后,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语言、生活习惯、服饰风俗等外在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要适应信仰、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的文化特征②。如果跨文化适应过程不顺,则会使适应者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是文化休克。初到异国他乡的人往往既想保留自己的母语文化,又试图融入接收国当地的文化。

跨文化适应研究始于上世纪初的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 (2006)提出。Redfield等认为,两种不同文化群体间的接触会使双方文化发生改变,而且作用是双向的;但是,处于弱势的群体身上发生的变化要大得多,因为初到国外的人必须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的初级阶段重点关注移民在适应新环境时所遭受的心理健康问题,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后果,而且大多仅限于缺乏实证实验的理论研究。到了80年代,随着新研究方法的引入,跨文化适应研究开始吸引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领域专家的注意,研究的重心从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和融合转移到个体的跨文化交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人类学家Oberg(1960)认为,跨文化适应者要经历四个情感适应阶段,即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和适应期,趋势呈U形。跨文化适应其实就是母文化维持与新主流文化接触交流的平衡过程。适应者为了在两个维度之间进行取舍平衡,通常会采取同化、融合、隔离、边缘化四种适应策略。如果适应的个体不愿意认同原来的母文化,而选择与主流文化的群体进行交流,顺应接收国社会文化习惯,这个时候他们采用的就是同化策略。如果个体既保留原有文化认同,又寻求与主流文化进行互动,则采取的是融合策略。当个体完全保留母体文化,避免同主流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则是在采取隔离策略。而如果个体既不喜欢自己的母文化,又避免与新的主流文化进行交流,则会被边缘化。

理论上,跨文化适应的个体有选择上述四种文化互动模式的自由,但是实际上初入新环境的个体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三、影响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

中国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在东道国所面临的语言、饮食、风俗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国内都会有所不同,面对这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难免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1.语言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桥梁。对于在国外求学的中国学生来说,能否熟练地使用东道国语言,将直接影响到他或她在当地的学习和生活。海外中国学生若能熟练地使用东道国语言,则能与当地人自由地沟通和交流,较容易地融入到当地社会圈子,更顺利地学习和生活。海外中国学生若不能熟练地使用东道国语言,则与当地人的沟通和交流容易受阻,学习起来会很吃力,生活中也会遇到诸多困难。正如 Poyrazli(2006)所言,语言水平较低的留学生在报告演讲时的表现也较差,整体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较低。然而,对于那些能熟练使用东道国语言的中国学生来说,有时也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尤其是在学习某些专业课程时,难免会有听不懂、课程论文写不好的情况。

2.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就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群体所拥有的各自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各自文化的特殊体。③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人本身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由于受民族渊源、人文传统、宗教信仰及地域范围某方面的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会不尽相同,有的国家之间文化差异较少,有的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则较大。例如: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就相对较小;而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则相对较大。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赴日本、韩国留学,所受到的文化冲突相对较少,则跨文化适应的能力相对较强;赴欧美留学,所受到的文化冲击相对较大,跨文化能力适应能力相对下降。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④一个人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包括家庭、同胞和当地人。一个人从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当中国学生初到异国他乡时,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从社会,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骤然减少,从而容易导致其产生疏离、抑郁、沮丧等情绪,心理压力也会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中国学生在海外学习沟通能力下降,无法与当地人正常交流。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是影响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社会支持的减少必然导致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降低。

四、国际学院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中国高校国际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精通英语或其他外语,具有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毫无疑问,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此,国际学院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

1.提升语言能力

语言是影响中国留学生跨文化社会适应和学术适应的重要因素。语言障碍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当地人的日常交流,妨碍其课堂效率和学术交流写作。语言水平越高的留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效率越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越强,适应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环境所需的时间越短。

中国高校国际学院的学生在出国之前普遍接受了长达十年左右的英语课程训练,很多还在校外参加了英语培训班,其中有不少学生都能够在留学入学英语考试中获得很高的分数。但实际上他们中很多人仍然只能停留在机械的应试英语的水平上,到了现实的跨文化交流的生活和课堂环境中,情况往往不太理想。为了提高中国留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跨文化的社会环境和学术交流中能够游刃有余地交流,国际学院可以改变语言教学模式,将语言课堂从老师一人表演的舞台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语言交流实践课堂,提高语言教学和运用效率。同时,加大、加强国际学院学生利用目的语进行专业写作的技能,把专业书籍、文献的阅读落实到实处。另外,还可以在校园增设外语广播电台、设立中外师生交流中心,邀请生活在中国的外国朋友参与学生活动,或者让学生深入外国家庭,近距离接近外国人的日常交流情境。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他们与当地人交流的信心,提升他们留学过程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与国外师生的交流和合作,自然而然地提高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2.加强跨文化训练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外语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跨文化能力。仅仅掌握好外语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还不能保证跨文化合作的有效和成功进行。⑤对于国际学院的学生来说,为了确保在与接收国居民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除了要掌握好外语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多文化包容能力。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往往容易忽略跨文化意识的提高,认为只要经济、语言和学业上做足准备就足够了,结果在接收国处处碰壁。跨文化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减少学生在留学期间的文化休克,国际学院应设置相关的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训练,帮助学生缩短适应东道国社会文化的时间,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习得和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交流技巧。在课堂训练和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真实的跨文化交流互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可能出现的生活和课堂情境,通过实际的练习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纠正与留学东道国文化习俗相左的行为习惯。不断的观摩练习有助于学生学习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宗教、语言等信息, 帮助学生意识到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在留学期间有意识地避免 “踩文化地雷”,顺利融入当地的环境中。

3.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中国学生在海外之所以会常常遇到一些跨文化适应的障碍,除了受到语言能力、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之外,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学生在海外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则能较为顺利地适应东道国的社会文化。按照 “学习过程理论”的解释,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不断学习、逐步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社会的支持,特别是东道国的社会支持,能够为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交往和认知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以外语为交际语言的应用能力,缓解其文化适应的压力,极大地减少他们在异质文化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使其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促进跨文化适应,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

国际学院可以针对海外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构建好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聘请精通跨文化心理疏导的专业人员,与在外的留学生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获得必需的跨文化适应技能,缓解其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二是帮助学生搜集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以便其必要时寻求救助,缓解他们的不安焦虑感。三是帮助海外学生与东道国当地的中国大使馆、校友会、老乡群等组织群体取得联系,以便其学会适应当地的气候饮食、风俗习惯和教育学习模式。四是与海外友好合作院校及教育机构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通过其为海外学生提供生活服务、信息反馈、心理疏导及其他支持。五是鼓励海外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积极争取学生社团的支持。

五、结语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往往受到年龄、性别、婚姻状态、语言能力、价值观、信仰、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⑥。因而不同适应个体在适应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中国高校的国际学院部分学生会接受 “国内+国外”的学习模式,在国外学习生活期间需要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学方式,整个跨文化适应过程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为了缓解中国留学生的适应压力,各高校的国际学院可以采取多样策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提高准留学生的外语水平,帮助他们在出国之前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要打好专业学习基础,以最积极的方式投入到新学校的学习交流中,以更好的心态融入到异国的陌生社会环境中。

注释:

① 参见陈慧: 《在京留学生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2期; 万晓宏:《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纪之交的南非华人》, 《南阳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阎琨: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状况探析:跨文化适应和挑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刘梅华、刘世生: 《大学生交换学习期间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我身份的变化:访谈研究》, 《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

② 叶海、吴荣光: 《浅谈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策略》,《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第2期。

③ 易小明: 《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④ 张友琴: 《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 《厦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 潘亚玲: 《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中国外语》2008年第4期。

⑥ 赖红玲: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压力与影响因素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第8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国际学院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研究”(2013360)

G20

A

1003-854X (2017)07-0099-03

胡芳毅,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常德,415000。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跨文化留学生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沙漠里的精灵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