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提升环境 创建文明城市

2017-04-11 04:56云南省澄江县文明办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澄江县澄江抚仙湖

文 云南省澄江县文明办

云南省澄江县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组织有力,各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配合,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六城同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小组,由县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创建活动,确保创建工作协调到位、组织有力。二是制订方案,明确责任。制订印发《玉溪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澄江方案》,按照全面启动实施、深化创建活动、巩固创建活动、强化完善提高四个阶段进行创建工作,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高效完成。三是保障工作经费。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例会,全面总结上一阶段工作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分析研究对策、措施,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制度,将责任层层压实,倒排任务抓进度,倒逼进度抓落实。

创新活动载体,加强舆论宣传。一是加强文明创建公益宣传。在县城主干道制作宣传中国梦、玉溪精神、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公益广告165块;在主要商业街、化石广场、客运站、公交车站等人员集中处制作宣传诚信建设、遵德守礼、道德模范的公益广告牌20块;利用手机报、山水澄江微信平台向市民发送创建文明城市公益短信500余条。二是开设文明创建专栏。在澄江县电视台、澄江新闻网、澄江信息网开办“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城市管理大家谈”2个专栏,刊播创建工作动态14篇、专题稿件25篇,并在新闻节目后、网站主页制作播放创建文明城市专题片及公益广告宣传片。三是注重发动社会监督。向社会公示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环境卫生、“六乱”问题投诉电话,澄江县电视台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注重教育培训,提高公民素质。一是加强“道德讲堂”建设。把“道德讲堂”建设作为提升市民素养、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县各省市级文明单位、镇(街道)、村(社区)先后建成77个道德讲堂活动室,把道德讲堂APP作为道德宣讲主阵地。二是学习先进,典型引路。挖掘推荐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广泛宣讲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懂礼仪、讲文明、树形象”的新风尚。三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定龙街中心小学、九村镇鱼塘村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基地,各基地紧扣创建主题,在全县掀起新一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良好风尚、建设文化道德澄江热潮。在中小学校开展“我的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自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四是大力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利用“3·5学雷锋日”“8·26抚仙湖保护日”“12·5志愿者活动日”等契机,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扶贫助困、环湖文明走廊、保护高原湖泊抚仙湖等多种志愿服务。五是开展文明创建相关活动。组织各部门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等行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聚集点滴文明正能量。开展“倡导全民读书、争当文明市民”书报刊普及惠民助学活动,倡导广大市民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统筹整合力量,“六城同创”并举推进。一是大力实施“增绿添色”工程。投资150余万元,对城区主干道进行亮化和绿化,县城面貌实现了“绿、净、美”,城市功能不断迈向“便、捷、优”。二是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和第二届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的成果。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抓好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地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建立环境保洁及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三是不断加大沿湖旅游环境整治力度。围绕孤山景区、禄充景区、海口热水塘等区域存在的旅游环境问题,对乱搭乱建、环境卫生、水上安全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规范抚仙湖沿湖及重点景区旅游市场秩序,实现抚仙湖全域“交通顺畅、安全有序、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旅游环境目标。

猜你喜欢
澄江县澄江抚仙湖
抚仙湖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研究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抚仙湖,万顷平湖一鉴清
澄江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问题·对策
抚仙湖恋歌
走进抚仙湖
云南省抚仙湖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研究
继往开来任重道远
第二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