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教学管理体系的创建及实施

2017-04-11 21:50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教学活动

吴 祝 武

(中国矿业大学 教务部,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 言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1-4]。明确要求各高校要聚焦教育教学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就业竞争力。当前,实习教学是实践教学中最薄弱环节,深化实习教学改革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及创新链有机对接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众多高校把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实习教学方面改革,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些可借鉴做法和可推广经验[5-19]。我校实习教学改革遵循实践教育规律和特点,注重整体系统设计,注重各环节有效衔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经费保障、基地保障、安全保障和质量管理 “五位一体”的实习教学管理与保障的体系,有效解决了实习教学“缩水放羊”和“落地难”的问题。

1 主要问题分析

实习教学的“缩水放羊”和“落地难”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问题根源在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以及国家政策引导、教育经费投入和社会资源支持等几个层面。

1.1 学校内部因素

(1) 认识不清。学校对实习教学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实习教学工作摆在应有地位,主动集聚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的活力不够,主动对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意识不强,主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生动力不足。

(2) 责任不明。对实习教学责任主体界定不够清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所)的实习管理职责不清晰、工作机制不健全,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不明确、精力投入明显不足。

(3) 经费不足。对实习教学经费投入不到位。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近年来大幅增加,高校特别是部属高校办学经费明显改善,但是新增拨款用于实习教学的经费投入明显不到位,现有经费投入难以支撑培养方案规定的实习学分数足额开展。

1.2 学校外部因素

(1) 职责不清。对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参与学校办学的责权利尚未明确界定。国家层面缺乏支持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和监督实施,出台的相关政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够,制度办法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投入经费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不明显,缺乏科学有效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2) 动力不足。企业层面缺乏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企业作为市场行为的主体,在现阶段国家层面缺乏法律硬性约束和成本补偿激励的条件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主动性和内在驱动力明显不足,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更多是依靠“校友人情维系”,缺乏可持续的“政策制度保障”长效机制。

2 主要改革举措

实习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层面改革涉及到教学管理、经费保障、基地保障、安全保障和质量管理5个方面。我校在改革推进中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引领,注重整体系统设计,注重各环节有效衔接,遵循实习教学规律,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经费保障、基地保障、安全保障和质量管理“五位一体”实习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通过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实习教学活动实现了真正落地,管理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习工作更加有序规范,实习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2.1 加强教学管理

(1) 明确职责界定。明确学校教务部、学院、系(所)及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督导专家等几类主体责任,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解决了实习教学工作职责不明确、管理运行不顺畅和质量监控缺失等问题。

(2) 规范制度建设。强化实习教学制度规范建设,修订“本科实习工作规范”,制定“校外实习经费管理办法”等4个文件,完整构建了“学校、学院、系(所)、教师” 纵向贯通,“教务、财务、学工、保卫”横向互联的责任网络体系。自主研发并启用实习教学信息化平台,推行了“课程安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质量监控”的全程在线管理。

2.2 足额经费保障

(1) 科学测算。按照学校全额承担实习教学成本,科学测算学校实习专项经费额度,由改革前600万元提高至2 400万元,学生人均实习经费每年达1 500元,确保培养方案规定的实习学分能够足额开展。

(2) 制定流程管理。结合实习教学活动规律和特点,合理制定实习经费分配、使用原则,分类设定实习教学经费标准,明确实习经费列支范围,优化经费使用流程,强化经费使用监管,完善奖励激励机制。依托自主开发的实习教学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教学活动和经费使用匹配一致,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3 确保基地保障建设

(1) 基地建设。创新校院联动、校企协同的基地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了“运行管理标准化、教学内容课程化、教学资源共享化”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增设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实施基地建设负责人制度,提高了基地运行效率。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新建了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和230个实习基地,截至目前,学校共建有434个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实习教学活动能正常有序开展。

(2) 内涵发展。重点建设了10个跨学科、多专业的高质量开放共享基地,实现指导教师提需求、基地做教学计划,共同参与实习教学活动,建立实习经费学校与实习单位直接结算机制,极大减轻了带队指导教师基地落实和经费报销负担。拓展海外实习平台, 2016年共选拔90名学生分赴美国、澳大利亚实习。

2.4 重视安全保障

(1) 规范管理。重视师生人身和交通安全保障,通过学校统一招标,确定4家实习用车以及师生意外伤害保险供应商,推行校外实习租车统一承运模式,为师生集体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极大降低了实习安全风险和隐患。

(2) 明确职责。学校明确实习教学安全主体责任,抓牢夯实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共同签订《实习安全协议》。强化实习中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监管责任,畅通学生安全信息交流沟通渠道,促进了校内、校外实习安全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实现了4年学校实习教学活动零事故。

2.5 强化质量管理

(1) 实行双导师制。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实习教学活动,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共同制定实习教学大纲和考核细则,推行现场操作、实习答辩、笔试、口试、实习报告等多元化实习考核方式。

(2) 加强过程管控。成立实践教学督导专家委员会,强化实习教学专项检查,实习全程跟踪,现场督导和电话督导同步,其中,专家现场督导达到外出集中实习组数的15%。 学校实习教学活动实现了全过程管理,真正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的质量管理机制,形成了“学校督导、企业反馈、学院改进”的质量保障闭环工作机制。

3 改革实施成效

我校实习教学改革获得了学生、教师及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行业及兄弟高校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和社会影响。

3.1 改革效果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学校实习教学活动实现了真正落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的实习教学案例。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本实现了学院统一安排的“课堂化”的实习教学; 毕业实习初步形成了基于现场问题解决方案 “微课题”模式。通过实施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学生学科竞赛成果显著,4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 000多项,其中特等奖100多项,一等奖600多项。

3.2 特色经验鲜明,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实习改革相关做法经验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学会、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可。学校受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5家行业协会的交流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或主题发言,厦门大学等40余家兄弟院校来校考察交流学习。2016年6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中国矿业大学让学生“上得了矿山、学得到干货”——434个校外基地锤炼学生真本领》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本科生实习教学改革情况。2016年4月15日,《江苏教育报》头版头条以《校企共育“国际卓越采矿工程师”》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多家媒体予以转载。2016年3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第30期专报信息以“中国矿业大学构建五位一体本科实习管理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大提升”为题进行了报道。

4 结 语

通过实习改革,我校构建了“经费保障、基地建设、教学组织、过程管控和质量评价”五位一体的本科实习管理体系,解决了实习“缩水”和“放羊”老大难问题,切实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匹配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就业率多年保持98%以上。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 4号[Z].

[2] 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 1号[Z].

[3] 教育部等.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 教职成[2016] 3号[Z].

[4]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 2号[Z].

[5] 马双忱,权宇珩,闫 蓓,等.高校专业实习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46-147.

[6] 朱 程.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192-195.

[7] 郑世鸿,梁 军.高校生产实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159-189.

[8] 刘宏珍,侯义斌,黄樟钦, 等.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5):16-18.

[9] 李绍中,欧阳葵.开放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156-157.

[10] 周 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11] 林晓艳,陈 群,王东星.立体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43-146.

[12] 艾 宁,阮慧敏,刘会君,等.创新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50-153.

[13] 姚嘉凌,闵永军.高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3):81-82.

[14] 陈子辉.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70-171.

[15] 刘元林,张增凤,孟庆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27-128,184.

[16] 黄大明,黄俊明,黄 伟,等.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40-143.

[17] 吴 军.工科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66-168.

[18] 夏海兰,张文璐.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19-423.

[19] 杨正强,何万国.应用型高校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调研与分析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6):241-246.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