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计划”的自动化专业企业实践教学探索

2017-04-11 21:50祝超群刘微容王志文赵正天张浩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卓越导师

祝超群, 刘微容, 王志文, 赵正天, 张浩琛

(兰州理工大学 电信学院, 兰州 730050)

0 引 言

教育部启动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项目[1]。“卓越计划”对学生的培养具有3项基本要求:① 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②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③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9]。由此可见,企业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按照通用和行业标准将学生培养成工程人才,还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离不开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参与。因此,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地成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

我校于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自动化专业是我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之一。从2012级学生开始,自动化专业每届约有30名学生被纳入“卓越计划”进行培养。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学生培养要求,自动化专业学生在4年本科阶段至少要有1年的企业学习时间,即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10-15]。2012年,我校先后与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学生首先在学校完成通识教育和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进入企业参加企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及工程创新意识。目前,我校2012级自动化“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33名学生已经完成全部的校内和企业的学习任务,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经过校内外专家和用人单位评估与考核,一致认为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的企业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卓越计划”预期的培养目标。然而,在企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力求找出其解决途径,以期为同类高校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施提供参考。

1 企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学院与合作企业及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交流座谈时,我们发现企业实践教学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1 企业实践培养方案不够合理

按照教育部“卓越计划”培养要求,我校为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最初制定的企业实践方案是:第一至第二学年在校完成通识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下学期末在校完成认识实习后去企业进行第一次企业实践;第三学年在校进行工程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并在第三学年下学期末再到企业参加第二次企业实践;最后,在第四学年的下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第三次企业实践教学。该培养方案最大程度地顺延了传统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师顺利开展理论和基础实践教学工作。但安排学生在第四学年下学期集中进行第三次企业实践,学生要在企业连续半年进行实践训练,虽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了不同的学习任务,部分学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厌学情绪,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此外,学生在第四学年正处于就业和考研面试的关键时期,过长时间的企业实践,使学生精力分散,顾此失彼,必然造成企业实践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学生企业实践培养方案。

1.2 企业实践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依托于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培养方案,我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的企业实践计划。学生进入企业实践,首先参与的就是必不可少的培训环节,学生通过培训接受安全教育,了解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各个企业重视程度和管理方式各有不同,造成学生在企业接受安全和纪律教育的实际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企业安全教育通常是由企业安排专职人员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时间从半天到一天不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安全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完成从学生到企业职工身份的转换,从而造成大部分的安全与纪律教育流于形式化,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给学生企业实践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1.3 企业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当今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企业内部的生产逐渐细化,每个企业不同生产部门重点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各有不同。考虑到企业兼职导师承担的企业工作任务繁重,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个企业的某个生产部门进行企业实践,单一的实践内容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以在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为例,公司下属有自动化、变频、矿山、钻采等多个事业部,每个学生只能熟悉所在事业部的产品及生产运作流程,对自动化行业的整体情况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此外,由于不同部门生产、管理方式和实习要求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受到的锻炼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对达成每个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1.4 企业实践教学过程需要优化

在完成了企业实践安全教育后,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参与企业实际的生产和开发项目进行锻炼。生产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只有从事实际的生产或者研发工作,才能受到真正的培养和锻炼,于是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学习。这种企业实践方式使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直接地感受书本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工作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学生毕竟是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很大差距,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交给学生的任务大多是简单和基础性的工作,长时间的从事此类工作,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企业实践的教学效果。

1.5 企业实践教师指导方式有待改进

根据我校的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企业实践学习应由企业导师和学校的专职导师共同指导,以企业导师指导为主,以学校导师指导为辅。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被分配到企业的各个生产或研发部门,企业导师由于生产任务繁重、指导学生的经验不足,对参与企业实践学生的指导往往无法完全到位;此外,由于学生在企业处于不同工作岗位,在空间上处于分散状态,加之学校专职导师对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了解相对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多个学生同时进行有效指导。在这种缺乏充分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视参加企业实践为完成任务,使得企业实践锻炼达不到预期的培养效果。

2 企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参考我校2012级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的具体实施经验,同时借鉴国内相关高校学生企业实践的成功举措,针对我校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2.1 完善企业实践培养方案

针对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第三次企业实践单次时间太长、实践学习过于集中的问题,我们进一步优化“卓越计划”学生的企业实践培养方案。考虑到学生在第三次企业实践时要在企业连续工作半年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学生在此期间参加就业和考研面试,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连续在企业学习时间过长而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将学生的第三次企业实践分为三个较小的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中间安排了两次回校汇报时间,学生通过两次回校汇报,可进行必要的学习总结和状态调整,从而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下一阶段的企业学习任务;此外,去外地参加面试的学生可根据需要办理请假手续,灵活地安排总结汇报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和就业升学的矛盾。

2.2 强化企业实践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学生企业实践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针对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安全教育不足的问题,督促企业提高重视程度,力求做到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有效。具体而言,安全教育可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并存的立体教育模式,综合利用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及座谈、组织参加安全教育展览、定期召开班前安全会议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灵活地进行安全教育,使得安全教育不但在学生一进入企业时开展,而且始终贯穿在学生企业实践的全过程。对学生采用多种手段长期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逐渐适应企业的工作规范,完成学校到企业氛围的初步过渡,提高学生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2.3 丰富企业实践过程内容

针对学生企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通过和企业多次沟通和交流,确定让学生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企业实践方式。也就是说,在学生刚刚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时,安排他们到企业的各主要生产部门进行参观学习,先熟悉各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工作特点,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某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进行企业实践。以在金川集团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为例,公司下属有选矿组、铜冶化工组、镍盐热电组、镍冶制氧组、和镍钴铜稀组等多个生产部门。学生首先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实习,对工控行业的开发和运作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继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锻炼,这种先整体、后局部的企业实践方式使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特别明显。

2.4 优化企业实践教学过程

依据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生培养方案,将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3次企业实践的学习分为3个层次:第1次企业实践的任务是熟悉常用电气元件,学习仪器仪表、工程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工程案例了解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步骤;第2次企业实践的任务是参与到一个具体的项目中,熟悉工程项目的开发流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掌握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流程及控制系统各部件的选型计算方法;第3次企业实践的任务是进行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要求熟悉项目工艺和技术要求,完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选型、技术经济分析、电气安装调试和软件编程,并撰写规范的设计文档。这3次企业实践的学习内容层层递进,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企业实践,每次企业实践结束后都要接受学校和企业导师的联合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进入下一个企业实践阶段。这种任务加考核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企业导师也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领和指导,充分保证了企业实践的教学效果。

2.5 改进企业实践教师指导方式

针对企业导师生产任务繁重、指导学生经验不足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校内专职导师的辅助教学作用。校内专职导师不但要作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工作关系,而且还要担当起学生的组织与管理任务,配合企业导师完成实践教学和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以在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为例,我们采用学生日间企业实习和夜间总结汇报的学习方式。每天学生在工作时间到研究所下属的事业部参与企业实践,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按阶段地完成企业实践任务;在夜间校内导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汇报,每天各个事业部派出1名学生作学习汇报,汇报完成后大家提出问题讨论,由学校导师进行指导和点评,1周之内每个学生至少要完成1次汇报工作。对学生企业实践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企业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加强对学生企业实践学习的督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企业实践锻炼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

3 结 语

企业实践是培养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必要补充,但学生企业实践教学与传统的学校理论和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必须探索一条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的新路。本文对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学生企业实践的具体实施经验,探索自动化“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践新的教学形式。总体而言,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企业实践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1] 孙 莉. 立足本土化推广国际化——谈“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5, 36(1): 46-47.

[2] 李永坚, 黄绍平, 李 靖,等. “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2, 22(3): 107-109.

[3] 苏世杰, 唐文献, 齐继阳,等. 面向“卓越计划”的校企共赢型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 33(1): 222-225.

[4] 霍文刚, 黄秋红. “卓越计划”企业学习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 现代企业教育, 2015(23): 146-148.

[5] 朱金秀, 陈慧萍, 徐 宁,等. “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 14(1): 175-178.

[6] 钱俊磊, 杨志刚, 杜学强. “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环节及测评机制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33): 124-125.

[7] 崔传金, 杜学强, 钱俊磊,等. “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讨[J]. 大学教育, 2015(11): 16-17.

[8] 徐 阳, 王鸿博, 谢春萍.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的总结[J]. 纺织服装教育, 2014, 29(5): 394-396.

[9] 周叙荣, 干为民, 金祥曙,等. 机械类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学习之探讨[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4, 27(5): 93-96.

[10] 王新征.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过程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10): 189-192.

[11] 尹翠玉, 金 欣, 西 鹏,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J]. 纺织服装教育, 2015, 30(3): 240-253.

[12] 张铁楠, 刘铁武. 基于“卓越计划”的计算机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的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3, 23(1): 112 -115.

[13] 韦松林. 浅谈卓越计划下校企合作的难点与突破[J]. 农业与技术, 2014, 34(9): 252-253.

[14] 汪 莲, 任伟新, 江擒虎,等. 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J]. 工程与建设, 2015, 29(5): 715-717.

[15] 王亚飞, 李学华. 基于个性化培养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 35(5): 178-180.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卓越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V eraW an g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导师榜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卓越之梦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