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英语学习的成功之道

2017-04-11 07:16张念武供稿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习惯同学语言

张念武供稿

探究英语学习的成功之道

张念武供稿

同学们要想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先弄明白英语学习中的误区。只有将自己平时犯的错误弄明白,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英语学习中的误区所在,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 、英语学习中的误区

1把知识当成技能

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会给你一本名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然后让你把这本书从头背到尾,甚至得倒背如流。这时你确实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其实你还是不会骑。原因在于,骑自行车并非简单的知识性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想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便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不可光看语法书及默背单词。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也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的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得下苦功。

2速成心理

同学们应该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得下一番苦功才行,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比如,若想记下英语单词,低着头拼命默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要大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也把单词记下了。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它们不能替你去听、去说。

3通过汉字记发音

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的方法,如用“古帝拜”记“goodbye”。这是极其错误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

4重结果不重过程

应试教育注重结果,而这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整天做模拟题,这是教育的大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大家一定要遵循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学。只要学习方法是对的,好的结果自然会到来。

5对教师的依赖

大家要仔细揣摩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要看学生自身,而不是老师。

6缺乏系统性

现在市面上学习英语的材料真的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后果。若是今天用了这套教材,明天又换成另一套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够换教材了,不好的、不适合的教材就得换,只是不能够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先认真仔细地选中一套教材,然后以它为主进行学习,其余材料可作为补充材料。

二、成功学习英语的必备秘笈

语言学习领域有研究指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对语言和文化的好奇心、日常的学习,以及在一个说英语的环境中坚持使用英语,这些都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1要有掌握英语的欲望

信心产生于动力,这种动力可以是生活、现实中的需要,也可以是心理、精神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必须非常迫切,以时刻提醒你去学习英语。而倘若这种需要十分强烈,它还可以驱动你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需求的力量是无穷的。马克思需要阅读英语,所以他在六个月内便可以阅读英语文章并用英语交流。出国留学的学生必须掌握英语,在外企上班的人员也一样,有了这些需要,人们就会拥有学习的动力,继而就会逐渐掌握英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肯定不是真正需要学习英语,又或许自己感觉需要,但这种需要并不迫切,所以常会拖拖拉拉。这样的人似乎天天都在学英语,但其实他们从来都没有认真、刻苦地学习过英语,于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也就成为必然了。

一个人成功的条件首先就是要有成功的欲望,而欲望和希望是有差别的。掌握英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真正的需要,这种需要会让你产生掌握英语的欲望,而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希望。

2要有一个清晰而现实的目标

成功与否取决于你对英语的需求,以及你是否满足了这些需求。这是一把用来衡量你学习进度的标尺。如果你需要的是流利的对话,那么做笔记的技巧就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必须要学会写实用的公文,那么那些带有时尚俚语的日常对话也不能帮助你达成目标。

你需要了解你的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平常偶尔遇到的谈话,为了旅游时的便利,还是为了接待说英语的访客呢?你是否需要同时增强对书面语和口语两方面的表达能力?你是否由于职业原因而需要进行英语写作?你是否在为大学中有关英语的专业课而努力?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你的目标就应当是熟练掌握英语中各个技巧领域的全部技能。

学习一门外语是一个不精确的过程。很少有人能够像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那样熟练地使用一门外语。但幸运的是,也很少会有人需要把英语学到在各个技巧领域都像英语国家的人那样熟练。学习英语的目的有很多,你应当根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来树立一个现实而明确的目标。

3要实事求是地安排学习语言的时间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你会在感受爆发般的成功和进步的同时,体验到各种障碍和阻挠。此外,你也会发现你在各个领域中的进展不是同步的。很多学生会在被动的技能训练(例如阅读、语法分析等)中进展很快,而在主动复杂的技能训练(例如谈话和在听讲时做笔记)中,进展就会相对较慢。如果你是一名想要熟练运用英语的初学者,那么对你来说,最典型的训练就包括至少九个月的英语强化学习。如果你参加的是短期培训,而你的主要目标是复习和提高,那么你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星期里取得进步。

4要注意你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意识到,当你在写一句英语句子前先多听几遍就能够帮助你更快地学会这句话,或者你发现配有图片或表格信息的单词及短语更容易记忆,那么你就应当养成利用这些对你来说最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5要学习一些关于语言学习的知识

记住:语言是一个由很多有意义的音节按照一定的规则(即语法)组织起来的系统。每个想要掌握一门语言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足够的有关发音、语法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其实语言也是人们用来交流和表达自身需求的一种活动。语言学习包括动机、情感、自我感觉和一系列的文化信念。语言绝不仅仅是声音、词语和语法的总和。当你学习一门语言时,你会产生“系列性的连续共鸣”,意思是当你每次尝试使用这种语言时,都会感觉到你离真正有效的交流又近了一步。语言学习容许你犯错误,所以不要害怕学习语言,更不要害怕会犯错。你应当培养一种轻松的心态,意识到“在游戏中学习新语言”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6要有坚持的毅力和有效的学习

有了需要,并且时间也允许,那就还需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当然,如果有了真正的需要,坚持下去是必然的事情。

但多数人学习英语的需要并不是那么迫切,也不是那么强烈。那么为了克服学习上的枯燥,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就需要锻炼自己的耐力和毅力。

能够高效地利用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也是掌握英语的一个必备条件。所有的学生虽然面对着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并花着同样多的学习时间,结果却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是不同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是能够高效利用时间的人。

三、中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要面对各学科的教师,其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想学习好,除了老师要努力提高其能力水平并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面对不同的老师,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现在学会适应老师,长大了便能学会适应社会。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还是得靠学生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学生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分析知识的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继而逐渐提高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若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重点要点,并从中发现疑难,便可以在课堂上将所有疑难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更具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一边认真听一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尽可能多地理解和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掌握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而“察”是想的意思。光看不想,便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想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就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同学们在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时,一般要有根据、有条理,且符合逻辑。

5善于提问的习惯

同学们应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习就是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的是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像蜜蜂一般,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出自己的知识精华。

7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时代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类,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类。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而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是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同学们要重视做作业这一环节,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和解题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8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同学们应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反复琢磨、正确理解内容,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从作业、考试中发现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的能力。

9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还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以下五个层面进行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想解题时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变成另一道习题?想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就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加深理解和记忆知识的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继而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串联,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如果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那将要多花上几倍的时间,且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须有计划不间断地进行复习。

每天都尽量把当天的东西复习一遍,然后每周进行总结,学完一章后再总体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次的用时不需多,但反复的次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每学习一个专题,就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疑问的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回头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出可以接受的同类型题及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以及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12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如果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那便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优点、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猜你喜欢
习惯同学语言
上课好习惯
语言是刀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好习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