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结伴:为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搭建桥梁

2017-04-12 14:50倪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结伴社会性小班

【分类号】G611

一、基于幼儿需要出发的“混龄结伴”思考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因此构成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时期,孩子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指南》中也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而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发展起来的。而小班阶段,幼儿往往比较关注自我,较少关注同伴,交往范围小,缺乏主动交往的技能。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依恋性强,喜欢模仿,喜欢表扬的特点。

二、基于园本教研出发的“混龄结伴”实践

我园是一所混龄编班幼儿园,自开园以来我园在混龄户外自主游戏、混龄绘本活动、混龄科学活动等领域均开展了研究,我们

发现结伴活动中,小班孩子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他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同伴交往,往往在活动中独自摆弄玩具或平行游戏,并经常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找出“混龄结伴”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

三、“混龄结伴”:为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搭建桥梁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在于促进孩子的社会化,不断地发展并奠定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我园在开展“混龄结伴模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幼儿混龄生活为研究载体,混龄生活即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幼儿的学习内容。

(一)营造混龄结伴氛围

1.新生见面会,“混”出安全感

在混龄班,新生刚入园老师会以结“对子”方式,给新生找一个有责任心、行为习惯良好的哥哥或者姐姐,带他们熟悉周围环境,教他们如何洗手、如何排队取餐,帮助弟弟妹妹他们穿脱衣物、鞋子、一起做游戏等。小班孩子在户外活动中跟同伴有了接触、语言的交往,使新生较快适应环境渐渐消除焦虑,摆脱了最初的陌生感,慢慢适应集体生活。

2.动态环境,“混”出自信心、自主性

小班幼儿时期是培养人的自信心、自主性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对其自信心、自主性的培养非常有益。

幼儿园各年龄段混龄区角活动不仅为幼儿们创设了一种自然、自由的交往环境,让幼儿的交往从活动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同时为小班幼儿提供了与不同年龄层次幼儿互相交往、学习机会,促进了小班幼儿认知能力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更加发展了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混龄班里老师经常会组织一些“大带小”活动,给小年龄的孩子跟哥哥姐姐学习的机会,“大带小”虽然看上去是大孩子在影响着小年龄的孩子,但是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影响、双向学习” 的过程。小年龄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孩子的帮助,从而可顺利完成任务,令其信心大增。

3.异龄互动,“混”出交往力

《指南》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的人际交往的目标1是愿意和小朋友游戏。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成人强化和鼓励他们这样做,这种方式不仅鼓励和指导了儿童之间的交往,还使得他们能够比较恰当地与同伴交往并保持下去,甚至能够形成友谊。

人只有学会了交往才能更好地生活。《指南》指出:应为提供给孩子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还鼓励孩子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而混龄活动能提供相互交往的机会,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与不同年龄的孩子相互交往。让孩子感受到跟同伴交往的快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混齡结伴策略

1.潜移默化,“混”出谦让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懂得谦让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谦让行为是指当幼儿双方因某种共同喜欢或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资源而产生冲突时,一方主动让给另一方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谦让品质的,谦让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只有当儿童达到一定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拥有产生谦让行为的内部机制时,才有可能做出谦让行为。

小班的孩子在平时的混龄活动中不断获得哥哥姐姐愿意让着弟弟,妹妹的经验,从而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谦让行为。

混龄班上小班的孩子喜欢跟随哥哥姐姐,而大孩子也更愿意包容弟弟妹妹。小孩子在从最初被照顾的对象,从一无所知的小孩子感受着大孩子的行为;从 “弱者”,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变成 “强者”;知道生活中不仅要谦让小班的孩子,更要谦让身边的其他人,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愉悦与幸福。

2.角色榜样,“混”出手足情

3-6岁的孩子整体处在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还不能真正理解“关心尊重他人”, 关心尊重他人的情感养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而混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小班孩子跟着中大孩子一起游戏,日积月累在一起营造的温馨环境中不断滋生彼此的手足之情。在日常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老师会把握时机,积极地引导,进行正面的教育。

(1)榜样作用。老师以身作则做好孩子们的榜样作用,对于能关心、尊重他人的孩子好的表现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在班级中树立哥哥姐姐的示范、榜样作用,让小班孩子不断产生钦慕和向往。

(2)情感体验。感受大孩子关注身边同伴的情绪,体验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如玩大型玩具时,大孩子们会放弃自己的项目,照顾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往往会忘记喝水,大哥哥大姐姐都会及时去提醒帮助喝水;起床时小班弟弟妹妹会得到哥哥姐姐的主动帮助;班里的小朋友生病住院了,引导其他孩子说说我们想他了可以做些什么?小班孩子们在中大班孩子的回答与行动中得到很多的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感受体验和运用这些相处之法。

(3)角色扮演。通过绘本剧目表演中给与小班角色的扮演,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学习理解别人。例如在表演区,一些小班的孩子承担着配角一职,但是他们在表演时会表现得很认真,积极,对哥哥姐姐的安排也是那么的配合。

不同年龄的孩子组成的班级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孩子之间渐渐就形成了浓浓的手足深情,很多已经毕业上小学的孩子还会回来看望小弟弟妹妹们。

幼儿的社会适应是幼儿与社会环境建立起和谐关系的过程,适应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组织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在为快乐生活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规则引领,“混”出秩序规则。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儿童社会性适应的基本内涵,关系到个人生活幸福和将来的事业成功,因此对儿童进行规则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在区角活动中让孩子体会到没有规则的不方便,于是就引导孩子一起来讨论和制定进区规则、游戏规则、收拾整理规则等,由于是孩子们一起制定的,所以小班的孩子也能更乐意自觉的遵守。所以孩子们体验到规则或纪律对自己带来的乐趣,并觉得它们对自己有用便会去遵守。在人际互动中通过讨论,共同制定规则,然后在实践行动中体验规则的案例,呈现出小班儿童执行规则的能力也相对同龄班级要提高许多的效果。

3.为集体服务,“混”出归属感

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所谓“归属感”是个体认同在群体中被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需要。

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而小班的孩子由于其年龄特征对于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比较弱。混龄生活中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大孩子会主动协助老师准备区角环境,如擦桌子,检查教玩具、主动整理起全班的作品袋等,而我们的小班孩子也能叠毛巾、叠衣服、扫地等,在午餐时能给每个孩子分好毛巾和勺子。在大孩子的带领下,小班的孩子们也能和哥哥姐姐一起承担完成任务。

四、研究成效

快樂的混龄结伴生活、游戏活动无时无刻都在促进小班幼儿的各项社会性发展,在研究中我们得到了以下三点的成效:

1.在主题背景下开展混龄结伴活动,转被动为主动,小班孩子在游戏中更愿意主动去寻找大孩子,并和他们一起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分享,学习分享与合作。

2.实施优化混龄结伴活动,使小班孩子在大孩子的引领下解决冲突能力有所提高,遵守与执行规则的意愿加强。

3.2—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实施混龄结伴后我们发现小班孩子处在混龄的语言环境中,每天都吸收着大量的词汇和语言,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较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博 “让混龄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大放异彩 ” 教育导刊 2014年.

[2]《蒙特梭利幼儿教育法》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作者简介:倪丹(1980-),女 汉族,浙江省,本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三江花园幼儿园,幼教一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3-6岁幼儿混龄教育).

猜你喜欢
结伴社会性小班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社会性死亡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the Walking Dead
跳房子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外面雷雨天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