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一部深刻的美国种族与社会史

2017-04-13 20:23王一骏何兵
世界文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朱迪族裔

王一骏+何兵

刚刚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殊荣的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2016)一经上映便风靡全球,并且引发了诸多解读:《华盛顿邮报》称其“也许是2016年最好的政治电影”,而另一个专业电影评论机构更直接称其为迪士尼动画工作室迄今为止最具政治化的电影,它试图在传递某些强烈的信息。公认的事实是它确实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但却深陷太多的隐喻中”。

故事背景

美国是文化多元主义的发源地,也是20世纪60年代席卷西方的社会运动的中心。《疯狂动物城》的故事仿佛带领美国人重温这段历史。首先,动物城毫无疑问即是隐喻当今的美国,而“伟大的动物乌托邦”这个称谓足以说明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对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充满了自豪感, 动物们最初签订的和平条约,使不同物种(族裔)可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并共享繁荣。动物城分成很多不同的气候区,从狭义角度我们可以用纽约来作对照,既有光鲜亮丽的曼哈顿金融区,也有犯罪率高、居民多为非裔和拉美裔的布朗克斯区。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美国就如同一个动物城,其多样性中亦暗藏着许多不和谐因素,不同族裔有着泾渭分明的聚居区。

影片以儿童剧开场,详尽地说明了这座城市(美国)的历史:千百年前,恐惧、背叛和嗜血充斥着整个世界,食肉动物(白人)有着无法遏制的捕食(奴役压迫)食草动物 (黑人/少数族裔)的本能,温顺的食草动物惧怕凶残的食肉动物。白人至上,黑人天生为奴,这是美国的黑色历史。但是后来动物都“进化”(改革与民权运动)了,实现了“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社会)。

故事的主角小兔子朱迪·霍普斯从小立志做一名警察,想要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没有比这更能体现美国梦和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了。但现实却有些残酷,父母告诉她从来没有任何一只兔子当过警察,连狐狸也笑话她:“这是我听过的最蠢的事。”由此推知故事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民权法案》和《投票权法案》或许已经通过,但整个社会意识还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变。影片并没有讲述朱迪是如何进入警校的,但毕业典礼上狮子市长说她是“政府mammal inclusion计划下的第一批小型食草动物优秀毕业生代表”,表明这是公共权力部门实行“平权运动”的结果。朱迪工作第一天进入警察局会议室时的情景,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黑人警察入职由白人占主导地位的警局时所遭受的那一丝敌意或鄙夷。朱迪的工作无外乎是充当花瓶和擺设,比如贴交通罚单。朱迪去一家名叫“神秘泉绿洲”的自然主义俱乐部做调查时,带有“自然主义”(裸体)风格的场景进一步表明了这是嬉皮士文化和社会思潮盛行的年代。

种族矛盾与政治正确

影片的进展很快告诉我们,朱迪周围的人似乎都不理解她,看似完美的美国梦也露出了自己的伤疤(美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而这些伤疤在不断推进的情节中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首先,朱迪的父母——欧洲兔——代表着来自欧洲、以种植胡萝卜为生的美国中西部农民,从劝说朱迪“放弃追求大梦想,定居并安心种地”这一点推知他们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虔诚的新教徒。他们所居住的村镇名叫 Bunny Burrow(“兔子的洞穴”),居民主要是兔子,隐喻美国中西部的人口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他们坚守着祖先留下的土地,没有被快速发展的美国现代社会所完全吞噬,继续过着属于自己的简单生活,对美国梦的认识仅局限于种好自己的地,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这个镇上还有少量其他动物,比如欺负朱迪的小狐狸吉迪恩——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属于缺少教育且思想保守的南方白人农民。不过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狐狸与兔子一家和好并且还在一起做生意——这也不难解释,因为他们毕竟属于同一个阶级,他们普遍对美国梦抱有一种保守、僵化的认识。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狐狸尼克则是一个城市白人贫民形象,靠做非法小生意和欺骗为生。“社会边缘人”这个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也用来形容这类人。尼克回忆自己小时候想要加入童子军(主流社会),但因为背负着“狡猾的狐狸”的身份而不被大家认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面临着犯罪问题和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困扰。

在朱迪离开兔子镇时,保守的父母警告她要小心食肉动物,而朱迪的回答颇似左派理想主义者的口吻:“小狐狸吉迪恩是个无赖,他碰巧是只狐狸(特定族群),而我认识的很多兔子其实也是无赖。”在接下来的警察工作中,朱迪遇到的一些情形也影射了弱势群体经常遭遇的偏见和歧视。

剧中的大反派、“弱小善良”的羊副市长Bellwether的经历大大嘲讽了美国的族裔政治。作为地位仅次于狮子市长的二号政治人物,她的办公室竟然位于地下室,兼作锅炉房和档案室。她“从来没有做过比查嫌疑犯监控录像更重要的事了”,她同样是个没有实权的高级秘书和政治花瓶。她亲口承认“市长只是想拉羊群的选票”,暗含着对美国政治选举的强烈嘲讽:媒体总是喜欢掰着手指头数候选人和他的竞选团队或拟任的部长中有几个非洲裔美国人、几个拉美裔、几个亚裔,能不能覆盖足够广泛的少数族裔。“政治正确”使得美国政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理性因素。

与羊副市长地位截然不同的是高大、挺拔、帅气的狮子市长。狮子本身就是丛林之王,“狮心王”的名字更是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他的身份——作为美国统治阶级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是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守护者和执行者、社会的中坚力量。属于这个阶级的还有操着英格兰口音的牛局长(北美野牛),代表了新英格兰地区上层社会的白人。而动物城警察局的座右铭——责任、勇敢、正直,似乎对应着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口号——忠诚、勇敢、正直。

电影的主要情节并不复杂:一些食肉动物莫名失踪,兔子朱迪警官发现个别失踪的动物发了疯、变得野蛮,恢复了他们的动物本性。于是她进一步追查并找到所有失踪、发狂的动物,将“真相”公之于众:发狂的都是食肉动物,这“也许跟生物本能有关”。她的言论引起食草动物的恐慌,食草动物开始不信任和戒备身边的食肉动物,此刻矛盾冲突被推到了高潮。一句隐含种族歧视的话竟造成了社会族群分裂,族群之间的冲突也许会毁掉一个城市,甚至整个动物乌托邦(美国社会)。于是朱迪心灰意冷地辞职回家,因为她没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反而使和谐共荣的美国梦趋于崩溃,她自己也与已经成为朋友的狐狸尼克之间出现了隔阂。

最后朱迪在父母的无意提示中找到了动物们发疯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追查出羊副市长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成为代理市长的Bellwether仍不满足,她费劲心机想要彻底夺权,打倒食肉动物的统治。由此而知,故事讲述的还是优势族群同少数族群的斗争。因为担心自己官职不保而隐瞒动物发狂事实的狮子市长,最后轻易地官复原职,没有被追究任何法律责任,则体现了精英集团地位的稳固。当然,动画故事的结局必定是美好的,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或许,只有结合美国社会现状,才能更好地理解上述分析。根据美国最新人口统计,拥有5410万人口的拉美裔高居少数族裔首位,且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裔之一。而另一个增长速度较快的族裔是广义上的亚裔,但亚裔人口基数要小很多,而且缺乏凝聚力,形成不了大的政治势力。拉美裔则正相反:非法移民问题严重,移民生育率很高,语言和宗教信仰相通(西班牙语和天主教),形成了相当强大的政治势力,早已在规模和能力上超越了曾经最大的少数族裔——黑人。随着美国霸权实力的衰退和非法移民的增多,美国的拉美化将不再是一句玩笑。在数量上占90%的食草动物以及羊副市长隐喻的就是拉美裔美国人。影片阐明了一个观点,即拉美裔的语言和文化不是美国的核心和传统文化。任何族裔无论有多少人口,作为美国人,必须服从以新教伦理为根基的美国价值观,不能把美国变成一个拉美式国家。

美国梦

美国梦的主题贯穿了整部电影,以美国梦来统一和团结美国的不同族群——这才是影片的核心思想。

美国族群意识形态的主流早已从熔炉论过渡到了多元文化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一系列左派社会解放运动之后,盎格鲁—撒克逊的新教道德与价值观也失去了对美国社会的掌控力。美国人的定义似乎开始变得模糊,美国梦似乎成了维系美国认同的最后纽带。影片开头就告诉我们,每个动物都有无限的机遇,这正是美国梦中所谓的机会平等,这座城市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有能够让大家和平共处的美国梦做基石。主题曲《尝试一切》的歌词足够直白:“我总是失败,但我总会爬起来,直到我到达终点(实现美国梦),我不会放弃,尝试一切方法来成功。”不加思考的话,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首简单的励志歌曲,但从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努力奋斗并获得成功正是美国梦的体现,是美国人的核心價值观。主题曲的演唱者羚羊是动物城的偶像明星,而为该曲配音的歌手则是一位说西班牙语的哥伦比亚人,这恰好诠释了即使是美国的少数族裔,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主人公兔子朱迪最为乐观,她虽然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代表,却是美国梦的坚信者,“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是她的人生信条。在影片结尾,朱迪做了总结性告白:小时候认为动物城(美国)是个名副其实的完美乌托邦,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长大了却发现事实比理论复杂得多,美国也有很多社会问题,每个人(种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都会犯错,但是大家仍然有共同点,人们应该更多地相互理解和包容。最后,朱迪和尼克都成为真正的警察,朱迪通过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想得以实现,尼克也在美国梦的感染下脱胎换骨般重生了。而在影片开头,尼克曾说:“没人关心你的梦想,兔子只能做种萝卜的农民,每个人都认为他们能够成为自己想要做的人,但实际上是不行的,你只能做你自己。”——只能做“狡猾的狐狸”(不守法的社会边缘人)和“愚蠢的兔子”(农民),美国梦是不现实的。这与影片的完满结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让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各种小人物影射,比如车管所的树懒职员、致敬电视剧《绝命毒师》的山羊制毒实验室、致敬电影《教父》系列的黑帮老大、中国版的熊猫新闻主持人、倒闭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小鼠职员们、穿阿迪达斯运动服的俄罗斯北极熊打手等等,都是非主题性的小讽刺或小插曲。

《疯狂动物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前半段看似在讲述一个经典的迪士尼故事,讲述小孩子都懂的简单道理,而实际上却将各种社会问题的矛盾主体巧妙赋予不同的角色上。影片的很多表达方式看似有悖于政治正确,但其核心思想是符合好莱坞一贯的自由派价值观的,它借用温和的方式来灌输团结、统一和尊重文化多元的思想,而且还能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说是一部相当高明的政治动画巨制。而2016年紧随其后上映的由游戏改编的动画电影《愤怒的小鸟》,同样隐约地讽刺了欧洲的政治问题,可以说与《疯狂动物城》遥相呼应。

猜你喜欢
疯狂动物城朱迪族裔
爱的请求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疯狂动物城
《疯狂动物城》玩转政治寓言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
人民是否有权决定废除对少数族裔的优待?(上)——密歇根州诉捍卫平等权联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