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介

2017-04-13 15:04
老区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九江老区工匠

旅游扶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四川革命老区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孙根紧等在《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视角下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研究》一文中指出,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本质是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培育和提升四川革命老区在家庭、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的自我发展能力。四川革命老区应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推动旅游产业整合,帮助贫困人口积极参与社区旅游经济开发,培育与提升多层面自我发展能力,走内生型旅游扶贫之路。

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西省上饶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程杨松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亟待实现“四大转变”》一文中指出,新农村建设不仅事关“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应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要目标和路径,并亟待实现从“有限投入”到“有效投资”、从“强调共性”到“彰显个性”、从“被动承接”到“主动承载”、从“二元分割”到“二级驱动”的“四大转变”。

清代前期九江关税收居全国第二,是清政府主要大关之一。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廖声丰等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关税档案为依据,在《清代晚期的九江关及其商品流通》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九江出现“一地两关”,即清政府管理的九江关(常关)和外籍人员操办九江海关,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清代晚期九江关(常关)不断衰弱,难于维继。清代后期的九江海关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经济性质。

代耕农是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殊边缘弱势群体,其在政治权益、经济利益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受到不平等待遇,社会甚至对他们产生误解。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向安强等在《流动人口、身份认同与城市包容:从纸质媒体看珠三角代耕農的社会角色》一文中指出,代耕农需要大众媒体这一快速、有效的平台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媒体在构建代耕农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往往难免存在偏见,从而间接降低了代耕农的社会地位,影响了代耕农的身份认同。纸质媒体作为一种最为普及的大众媒体,对代耕农的报道直接影响了受众对代耕农社会角色的认知和态度。媒体作为重要的沟通桥梁,应该客观、全面、准确地塑造代耕农的社会角色,对其表现出应有的包容与关怀,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016年初,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姚婷在《江西全面推行工匠精神的理论思考与实现路径》一文中指出,打造工匠精神是江西制造强省的“加速器”,弘扬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融入工匠精神是实施旅游品牌战略的“强引擎”。培育工匠精神应始于职业教育。文章分析指出,宥于外部环境和传统的教育思维,对于省内外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工匠精神依然是稀缺品。江西以融入工匠精神为契机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有着扎实的根基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文章建议,要厚植崇尚工匠精神的土壤,让工匠精神扎根灵魂深处,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作用,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制度机制,把江西职业院校办成赣鄱“工匠摇篮”。

猜你喜欢
九江老区工匠
90后大工匠
宋九江
2020我的国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我爱我的祖国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