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

2017-04-13 18:06周子菁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仓央嘉达赖喇嘛布达拉宫

周子菁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公元1705年9月的拉萨,分外寒冷。

呼啸的寒风裹挟着恐惧和哀痛,席卷了整个拉萨。布达拉宫刚刚翻修过,虽华丽宏伟,却弥漫着无奈和凄凉。

“哒哒哒……”蒙古骑兵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男女老少焦虑不安地站在大街两旁。没有人交头接耳,只能听见祷告声、马蹄声以及经幡在风中挣扎的悲鸣。

这时,浩浩荡荡、杀气腾腾的骑兵飞奔而来,肆无忌惮地穿过圣洁的布达拉宫。所有的百姓都在寻找着、寻找你——仓央嘉措——他们心目中的神。

终于,他们看到了你,顿时跪倒在地号啕大哭。你的心中泛起一丝苦涩,嘴角却微微上扬,道出看不破的寂寥红尘。

遠处突然传来一个女子撕心裂肺的呼喊,那是仁曾旺姆,整个拉萨最美丽的白衣姑娘。她冲到你的面前,抽泣着、拽拉着你不要离去,眼神里溢满慌乱与绝望。

“白白的月亮自东山之巅升起,少女的面容隐隐在我心里。”

回忆旧日的欢聚,你笑了;想到今日的别离,万分失落。伸出手,将她送给你的蓝宝石轻轻放在她的手中,凝视着她的双眸。

你的眼中流露出千言万语的叮嘱,流露出无边的寂寞,更流露出赴死的坚毅。事到如今,你只能用生命,阻止百姓遭受铁蹄的蹂躏。

她,似乎读懂了你的眼,读懂了你的心,慢慢松开双手离去,可刚走几步,便跌倒在地。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你仰天长叹,布达拉宫依旧巍峨宏伟,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惆怅和依恋,却也有一种解脱的快感。六世达赖喇嘛的身份,是理想的光环,也是现实的枷锁。

“花开的季节已过去了,连蜜蜂都不再悲伤。你我的缘分已经尽了,又何必苦苦怀想?”

此生此世,也只能忘记吧?

“随了心上人的心意,今生就与佛法无缘;到那空寂的山间云游,又怎能和她相遇?”

这更是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吧?多少次幻想着和她相遇,而现实只是分离。只想简简单单快乐一生,谁知活佛转世的光环下,暗藏危机。

拿去好了!你多么想对那位疯狂的野心家大喊一声。你清楚自己的身份,只要振臂一呼,拉萨人民甘愿为你赴汤蹈火。但你更清楚,这将驱使无数百姓命丧战火。

转身驭马东行,没有眼泪,没有叹息,只留下一个寂寥的背影。

合上史书,遥想你的背影,我读懂了你。在权力漩涡中心的你,宁可夹缝求生,甚至抛家舍命,也不肯忘记庇佑子民的初心。

佛说:“缘起缘灭,缘生已空。”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

红尘滚滚,从此,谁为知音?

教师点评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的著名诗人、政治人物。本文小作者用冷峻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仓央嘉措即将被押解进京的悲壮场面。白衣姑娘含泪相送,拉萨百姓的不安与担忧,野心家的肆意妄为,更加重了悲情色彩。处于权力漩涡之中的仓央嘉措,为避免生灵涂炭,祸及百姓,毅然决然,转身离开,从此千山万水,漂泊异乡。文章语言深奥精妙,充满禅味,可见,小作者有很强的文学功底。

(王纪金)

猜你喜欢
仓央嘉达赖喇嘛布达拉宫
神奇的布达拉宫
论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绘画发展的影响①
仓央嘉措
布达拉宫
拉藏汗新立六世达赖喇嘛背后的政治因素(英文)
如果拥抱只有一次
布达拉宫生成记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布达拉宫外的摄影展
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