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装帧艺术的抢救性整理与开发应用研究

2017-04-13 22:53樊宇婷侯茂源牛慧鑫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女书开发应用

樊宇婷+侯茂源+牛慧鑫

内容摘要:女书装帧艺术是女书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女书的装帧使女书的形式与内容得到完美的统一。本文拟从女书传承与现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归納女书装帧艺术的概念及表现手段,并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总结其装饰规律、提取其中有生命力的装饰元素,进行女书装帧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探讨。

关键词:女书 装帧艺术 抢救性整理 开发应用

一、女书及女书的装帧艺术

女书是女书书法本体与女书载体艺术的统一,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

1.关于女书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流传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及其毗邻地区。女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女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性别文字,包括其字体的形、语音、笔画结构、组合方式、使用功能等,它仅限于妇女交流、使用;广义的概念指女书是当地特定历史条件下女性情致和生活智慧的产物,是一种苦情文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女性专用的语言文字,即“女字”,当地妇女把汉字称为“男字”,自己所使用的文字称为“女字”或女书;二是指用“女字”书写的作品;三是指书写女书的载体,如扇面、巾帕、女红、纸帛等物件。

女书和相关的女红文化与以中国女红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手工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女红又称“女工”或“女功”,旧指妇女所从事的纺纱、织布、刺绣、缝纫等生产工艺活动。女红文化是由这种“女红”的存在和发展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精通和擅长女红的女性群体,并在数千年的女红经验积累中将这种女红技艺发展成为精美的占中国民间美术主导地位的民间工艺品,这些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有的。新中国成立前,女书之乡湖南江永及周边地区同其他地方一样,妇女没有学习文化的权利,却有着从小学习女子工艺、终身从事女红的义务。除了纺纱、织布、缝纫等女红工艺外,女书之乡的女性还精于刺绣、挑花、织锦、绘画、剪纸、做八宝被等女红活动。旧时江永盛行缠足之风,被缠足的女子行动不便,大多数时间待在自家楼阁上做女红来消磨时光,被称为“楼上女”。“楼上女”一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用于从事女红,勤劳巧慧的女性秉性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她们不甘寂寞,常邀友结伴,三五成群边做活边唱“女书”,也自然而然将女书织绣在巾帕上,或用竹棍写于布上,之后又出现以纸代布,以笔代棍的情况。做女红、识女书成为她们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湖南江永上江圩一带流传着三种女字来源的传说:九斤姑娘创造说、皇妃胡玉秀创造说和盘巧创造说这三种传说共同的特点是将女书的产生与女红技艺联系在一起。尽管传说不等于历史,但是女书与女红的关系的确令人深思。如何红一教授所说,江永织锦中通经断纬,反面织正面看的方法以及斜织法,与某些女书的构成相似;挑花又称“十字绣”,其针法特点为斜十字针迹,数纱挑织,交叉运针,这种针法与女书笔画走势相近。这不难证实女字字体结构和书写方式与女红相似、女字与女红图案有极大的关联性。

当地还有以字符为图案元素、制成女红用品的传统。《江永县志》载当地妇女纺织花带,“多编喜、寿、福、禄等字样,也有吉祥图案,八根花带缝合在一起,就成了珍贵的八宝被面”这一带女红工艺的一大特色是让大量文字如女歌、汉字吉祥用语等进入女红制品,反映了当地妇女对文字的热爱和崇拜心理。由于她们在文化地位上十分低下,渴望与男性一样读书识字而又难以实现,只好利用手中的女红来另辟蹊径,创制出能发挥女性优势,而男性又无法取代的文字符号。再则,女书流传至今的几个重要传统载体:三朝书、扇书、帕书、织带等无疑是女红作品,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女书载录并传承的方式,它们构架了女书流传区当地女性的精神世界与艺术审美。女书之乡的许多女书高手既会写女书,又会描女红,还巧于织绣、剪纸,正说明女书与女红为代表的民间手工艺相伴相生,密不可分。

2. 关于女书的装帧艺术

书籍装帧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演设计工作,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兼备绘画和设计的特点。女书装帧艺术指所有对女书的装饰形式,具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功能作用为以女红技艺为代表的民间手工艺为手法,装饰载录女书文字作品的载体实物,使其美观、长于保存并展现女性独特情思,是女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女书装饰艺术与以女字为代表的女书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女书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女书载体三朝书(册书)、帕书、扇书等几种装帧类型共同构成了女书特有的装帧艺术。女书的装帧艺术呈现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三朝书封面、插图以及图文并茂的扇书和帕书。以下对女书装帧艺术作简单介绍。

①“三朝书”

当地姑娘出嫁后第三天,女家要向男家赠送“三朝礼”抬盒,盒内除精美食品外,必须有“三朝书”——用女字写成装订成册的婚仪用书。“三朝书”为当地婚嫁习俗中最珍贵的礼物,因此特别重视装帧上的美观。它是由新娘要好的女性亲戚和女性友人们用女书书写和特制的线装手工书本,装饰最为精巧、别致,形似中国传统线装书。“三朝书”结构较为简单,由封面(底)、副页、内页、书脊等几部分构成。它沿袭了中国古籍线装书的精典装帧形式,但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做了明显改动,其封面设计和装订方式,及在开本、副页、版式以及纸张的使用与上都传统书籍有所区别,使其更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浓烈的本土气息。开本介于32开至 16开之间。内页主要包括女书正文(对新娘的贺喜之辞和陈述自己与新娘非同一般的情谊)、剪纸包角、吉祥八角花装饰、空白页(一般用来夹女红所用的五色丝线、花样或剪纸图案等或留给回门女子续写)等元素。封面一般采用黑色、深蓝色自织或机织土布,里子常见为蓝绸缎布或蓝、黑色棉布。封面和封底四个角上,用正方形红布包角。书脊装帧的形式在用线上较为讲究,要比线装书复杂。它右侧的书脊采用边手工缝制的双线装订,一般是大小相等的六个呈“回字纹”图案排列,其线脚细致、考究,一半在封面、一半在封底上。回字形”的书脊装订设计巧妙,其走形是一去一回,恰好反映了将新娘送去婆家,三天后再接她回娘家这一“三朝回门”的习俗。

②扇书

扇书是湖南江永上江圩一带妇女们用于姊妹间结交赠礼、三朝贺礼、祈福许愿之物。所用的扇书类型主要为白纸折扇。扇书有以下几大用途:一是當地女子在闺房结伴织布做女红之余,为了消愁解闷,将女书写在白纸扇上唱读;二是结交姊妹、老同的时候,互相赠送书写着女书文字的纸扇,以表达情感;三是每逢特殊节日、祈福祭祀时,当地女性将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扇上,在庙前烧香跪拜后吟唱,唱罢低头许愿后烧化,祈求女神保佑。题扇书习俗承续了中华文化中较为隐秘而优雅的传统,展示出江永女子一种温婉而又重情义的审美格调。

③帕书

女书文字也以巾帕的形式出现,便于携带收藏以及姊妹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也具有一定的祭祀功能。巾帕上通常以女书文字为主,装饰图案为辅进行布局排列。装饰图案内容多以植物、动物为主,表达求吉之含义。

剪纸、刺绣、织锦、手绘等民间工艺美术手法也是女书装帧艺术的表现手段,在女书传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 的女书传人都精于女红,以女子心灵手巧优势将女书文化融于生活之中,传承至今。女书载体按形态分也可分纸、书、扇、巾四类,前三类以纸笔书写而成,后一类为女红工艺所为。无论哪种载体,女书的存在方式都讲求形式美。如写在纸张上书写女字,四角要配以花纹;写于纸扇之中的女字,也要插绘别具情思的花鸟图案;装订成册的“三朝书”更是特别,每页四角常或贴或绘剪纸花样,中心绘有外形看似一致样式却别有洞天的八角花;封面书脊以排列整齐、无打结的双线手工缝制成线脚细致、考究、大小相等的六个“回字纹”图案,寓有“双双对对”等吉祥之意。女书的插图,多以意写形,祥云花草、凤鸟飞蝶,想像的空间不受时空的限制,也不受自然形态的束缚;可以让四时花开同枝,八方果香共园。原本乏味枯燥的文字识读活动借助书写、吟唱、剪纸、绘画、刺绣等方式而变得妙趣横生、多姿多彩,以致经久不衰、绵延数百年。

3. 女书与女书装帧艺术的关系

女书装帧艺术是女书载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女书文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书文化整体,完成了女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女书装帧的首要功能是通过女书文字与女红技艺的结合来记录、传承、绵延女书文化、呈现作者的审美情趣,是传承女书文化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在女书文化整体内,文字是灵魂,装帧艺术是骨架,可以说,女书若无形式——即装帧艺术的支撑,其可见的实物文化传承便无以为继。雅致女书的装帧艺术在传录江永女性别致的情思时,还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这是装帧在实现其功能后所延伸出来的审美价值。

虽然女书文字的信息交流价值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逝了,然而女书装帧艺术作为为民俗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依然存在。这种通过形式美法则表现出来的美感,一旦与人的某种心理产生感应就很容易使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种装帧艺术有助于最大程度上发挥女书文化的经济效应与收藏价值。深山里的野玫瑰——女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三十多年来,不同领域对女书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尤其以对女书文字的构造、女书作品内容的分类、女书的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并且出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使我们对女书的认识也逐步推进,更全面、更清晰。但是,对于女书流传至今重要载体和其背后的装帧艺术的研究门可罗雀。我们已经大量抢救、搜集了已故女书传人留下来的文字资料、语音资料,这固然值得庆幸;但研究目光主要集中在了文字上,缺少对女书载体和形式的关注,将女书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剥离了,形成了研究者研究文字、收藏者收藏书(帕、扇、织带等)的局面;由于缺少了对其装帧艺术的关注,对女书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些许呆板,失去了原汁原味的东西;正如谢明尧、赵丽明(《女书读本》)指出的“后女书时代面临的问题不是失传,而是失真。”

二、女书装帧艺术的抢救性整理

1. 女书装帧艺术抢救性整理的操作方法及途径

作为大学生创新团队,课题组在何红一教授指导下对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及周边村庄上江圩对女书及其载体三朝书、帕书、扇书、织带等进行了田野调查。调研期间,先后走访了江永县县政府文化部、民宗局、宣传部等部门与位于上江圩的女书园并采访了周边村落的女书传人何艳新、蒲丽娟、胡美月、胡欣等(何静华老人因病住院不得见,欧阳红艳因忙于县内事务也不得见。),以及女书之乡的居民何善簪(曾参与《雪花秘扇》的演出);针对传统女书载体是什么、背后有何民俗意蕴、制作者的审美情趣、三朝书的制作工艺、如何激发现代女书传人的传承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以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对女书载体中典型元素进行提取、整合与弘扬为原则,经过分析归纳、载体特征论证、拍摄三朝书制作工艺等方法途径对女书装帧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抢救性整理。

2.女书装帧艺术的抢救性整理个案——以“三朝书”装帧艺术整理为例

线装书就是用线装订书籍,然后再用线把封面和内页装订成册,线露在封面之外的装订形式。线装书始于唐末,兴盛于明中期万历年间。中国古代的纸本书,分为卷轴和册页两个时期。汉、唐两代只有卷轴形式的书。晚唐后卷轴书过渡到册页书,装订的形式和方法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演变,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了线装的册页书。考究的线装书,都采用绢线装订打结,并在钉扣上下包角,目的是可以保护书籍。线装书的孔和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一般是四眼订,也有六眼订和八眼订的形式。书皮(也称书衣、封面)是线装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古代传统书皮都非常古朴、充满书卷气,主要传递出一种尚雅气质,讲究典雅,这与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观念是一致的。邱陵所著《书籍装帧艺术简史》一书中将传统线装书的装订工序分为折页、分书、齐线、添副页、草订、加书面、截书、打磨、包角、钉眼、穿线、贴签十二道程序。

书的装订艺术多集中在 “三朝书”当中。据目前掌握的三朝书资料来看,三朝书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清朝正式线装书蓬勃发展的时代。从其装帧方法上看,三朝书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手工线装册书装帧方式,但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民俗特色。一本三朝书的成形分为制作内页、封面、包角、封面内层、缝饰花带、缝制书脊回字文等六道工序;书衣为当地女性喜爱的、象征沉稳内敛的黑、蓝色土布,十分古朴大方;“三朝书”既用于书写女书作品,又用以夹放女红针线、绣花剪纸图案和绣花时用来垫底的蚕丝片等,既是书,又是“箱”,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用途来说都无不体现着当地女红特色;一本装帧精美的三朝书,包含了剪纸、双钩线描、针黹艺术、色彩元素、夹层结构元素、吉祥图案元素、肌理元素等等。

3.其它形式女书装帧艺术的抢救性整理

扇书、帕书、插图等其他形式的装帧手段主要集中在材质和内容排版设计上,且以扇书为例。

扇书的女字书写布局为半圆弧状,文字的排列高低不一,又和谐一致;大部分扇书中央多配以外形类似、内容变化万千的八角花等图案予以装饰,但扇书中也不乏于一侧扇面的半边绘满花鸟枝叶的写意图;加以娟秀的女字,扇书整体排版美观大方。

在女书图案中反复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插图图案为一种被称为“八角花”的图案,根据田野考察搜集到的八角花图案以及何红一教授的收集及研究看,这种“八角花”图案已有近20种。“八角花”图案实际上为八卦图案。其外框状如蛛网,八角八边,内框绘以花鸟瓜果组成的吉祥纹样。有的边框内还绘出八个卦象符号,其标识性更为明显。女书中的八卦,只保留了工整对称的八角形框架,框内充填的则是表现主人公理想追求的吉祥图案。这些八角花图案可用于剪纸,也可用于刺绣。其中富有代表性的有:

(1)瓜瓞(蝶)绵绵:通常表现为瓜类植物加蝴蝶;瓜瓞是大小瓜类的总称,包括金瓜、南瓜、葫芦;瓞为小瓜,又与蝴蝶之“蝶”谐音;多表达生命繁衍的主题。女书中的“瓜瓞绵绵”纹样变化十分多,可根据作者不同的心境和秒思自由搭配瓜瓞。

(2)龙凤呈祥:通常表现为龙凤对举,相伴翱翔。女书中的“龙凤呈祥”角花,分别由双龙双凤构成;女书中的凤凰,还常常与花鸟蝶纹配对,寓凤穿牡丹、凤凰于飞、鸾凤和鸣之美意。

(3)连生贵子:女书图案中的连生贵子,多由莲族图案加桂花组成。莲,谐音“连”,桂花象征贵子。

(4)福寿双全:女书中的“福”通常以蝴蝶、蝙蝠、佛手表示,主要取它们的谐音,再加以象征长寿的寿桃,表示福寿双全的含义。

三、女书装帧艺术的开发与应用

女书装帧艺术是女书文化中最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起而日益凸显。我们将女书装帧艺术加以提炼推广,有利于女书文化的推介,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趋势。

女书装帧艺术的开发与应用要在尊重原作、保护原作的基础上,寻找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对接的契合点,推出不同种类的女书衍生品。就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衍生品设计而言,缺乏好的创意是硬伤,形式的单一,载体的短缺,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针对女书这一传统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将其衍生产品定位为女性产品,拟从以下三方面应用功能的开发进行构思:

1. 环境装饰

女书是文字,也是艺术。女书文字符号本身就具有装饰性。她由右至左,竖行排列。书写得好的女书,竖行整齐如线,横排也是插花对空;女书文字大致都呈菱形,其笔画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整体都蕴含着浓郁的美学特质。在书写中,以弧形笔画居多,结构完整,构图整齐,飘逸秀丽,具有律动感,充满着女性的气质,极具观赏性,完全可以设计成为女书壁纸、女书壁画、女书装饰画、女书书法挂轴等。

我们也可从解构女书审美中的曲线审美与色彩审美的角度出发,以此设计出既有现代文化理念与装饰价值,又有传统女书审美的剪纸风格的作品。基于此,在何红一教授的设计与指导下进行实践尝试,制作了一组女书剪纸作品,于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出。作品分为三组,其一是女书扇,一面由女书传人胡欣写好“绣花歌”女书书法作品,中绘八角花,另一面熨有金色楚凤;其二是卷轴,有两种,一种是女书书扇的卷轴,内有四个不同的扇面和四组女书吉祥语(民族振兴,中华梦圆;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巧剪吉祥,智写春秋;莺歌燕舞,四海同乐),另一种是对轴卷轴,设计了四幅,每幅都有不同的纹饰,外添颉长的菱形边框做统一,内阴刻女字,两组四字女字成语一对,装裱为一幅。(中华女书、传世珍宝;红梅报春、百花齐放)作品在博览会上展出,受到专家与观众的好评。

2.礼品、旅游纪念品

三朝书整体外形精致古朴,封面肌理层次丰富,用色十分讲究。我们可以将原生三朝书作为开发对象,将其进行大小、薄厚、材质等变幻,设计成为具有女性文化标志、女性风格及地域特色的纪念品和礼品;如袖珍三朝书摆件、包装盒、笔记本、书签、“三朝书”礼品等。

3.日用品装饰

将女书和女书文化元素(刺绣挑花等女红技艺、剪纸元素、吉祥图案元素、色彩元素、三朝书夹层结构元素、肌理元素)运用在丝巾、围巾、披肩、挎包、手袋、门帘、服装、鞋帽等物件上,使其更具有女性文化情趣与意味。

四、结语

虽然女书文字的信息交流价值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逝了,然而它的装帧艺术作为民俗工艺的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依然存在,是一份意韵悠远、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珍贵文化遗产,亟需在抢救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使其弘扬光大,为美化新生活服务;同时,美丽实用的载体也可促进女书文化的推广,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红一.中国女书现象的民俗价值.《亚细亚民俗研究——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民族出版社,1997

[2]何紅一.女书装饰艺术的文化色彩[J].寻根.2001.04

[3]夏晓辉.从美学出发谈书籍装帧艺术的语义[J].企业导报,2016.04

[4] 陈彦卿.“三朝书”的文化内涵与装帧设计[J].视觉分析 2015.11

[5] 梁惠娥,王中杰.传统女书载体的流变研究[J],创意与设计 2014.04

[6]赵岩.传统线装书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5.06

[注: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女书装帧艺术的抢救性整理和现代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参与本文写作的还有刘裕雯,杨兰,该课题指导老师为何红一]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女书开发应用
后女书时代女书的艺术传播研究与应用
深山里的野玫瑰
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江永女书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传承
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科学课堂教学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