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

2017-04-13 08:01任振斌�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积累人文素养文言文

任振斌�オ�

[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的知识性和教学目标的人文性,要求文言文教学一方面应重视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文言文;积累;能力;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3401

对于学习初中语文,我的印象跟当时大多数人是一样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在那个学习资料十分缺乏的年代,学习一篇文言文,一切信息几乎都是来自于老师,仅翻译课文一项就足以让人费尽周折。到了今天,学生可参考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应有尽有。但是我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与效果却令人担忧:学生能背诵一篇文章,能简单地分析并说出文章的主旨,但是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少得可怜,阅读简短的课外文言文十分费劲。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历经多少代人的千挑万选而流传下来的一些作品,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这些作品不论是语言辞藻,还是文法思想,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是我们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学习文言文,其核心价值,既在“文”,又在“言”,“言”为载体,“文”为灵魂。“言”若不解,何谈“文”?文言文的教与学都应该做到“文”“言”并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文言文“营养”流失。

一、积累文言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首先,通过多读来感知文章。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在文言文教学中越显重要。在学生翻译课文之前,应用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在反复的朗读中初步感知课文。

其次,落实字句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学习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的是理解文章要从理解字句开始。在理解中不断积累文言文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义务教育语文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将九年级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的考查重点放在词句的理解上。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对于常用的文言虚词,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类,丰富学生的积累,以利于学生以后的阅读。例如,文言虚词“而”,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出现得比较频繁,我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推究不同的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学生归纳出“而”字的用法。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后,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常见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

1.代词:译作“他”、“她”、“他们”、“它”等。

2.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意义(用在倒装句中)。(3)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没有意义(一般放在句末)。(4)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意义。

3.动词:译作“去”、“往”、“到”。

最后,熟读背诵文章。“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不论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意推测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融入整个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文言文的教学,教师首先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对待,而不能把一篇文言文当成实词、虚词和各种句式的机械堆砌,不要把文言文教学当成字词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本来的面目,才能真正挖掘出古人“言”的审美价值。就如同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当我们只注重它的材料和颜色的时候,艺术品对我们已经不具有任何价值了。首先要学习先辈遣词造句的妙法及谋篇布局的技巧。《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简单几字就创设出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使用夸张的修辞和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将雪后的西湖点画得如同一幅淡雅的写意山水画;《陋室铭》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及课文精练的语言、整齐的句式、韵律的谐美;林嗣环在《口技》一文中,通过对道具的简单与观众表现的丰富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了口技者精湛的技术……这些无不体现了先辈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多阅读这些方面内容,无疑会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其次,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言”好比是桥梁,我们注重一篇文言文的“言”,可以借此走近古人的心灵与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不可容忍。让美把丑和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文言文就是中华民族的先辈留给我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读这样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陋室铭》的主人有着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伟岸的节操;《愚公移山》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記承天寺夜游》展现的是开阔、博大的胸襟……这些无一不是健康人格的呈现。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积累和审美赏析的关系。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积累人文素养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