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中静物题材的创作感悟

2017-04-13 09:11刘昱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高雅

刘昱

摘 要:早在宋代,中国就出现了以静物为题材的绘画,静物题材绘画的选材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被赋予吉祥美好的意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抒发作者心中的意气。在工笔画创作中,可以选取通水仙、钢琴等题材,通过它们高尚优雅的特点,来表现作者不俗的气质。

关键词:静物画;工笔花鸟画;高雅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69-01

一、工笔画创作选材

静物题材选取的均是表现吉祥寓意的物品。莲藕、莲子、门神、花卉、花瓶、民间家具、中国结、瓷器、书本、茶具,一些文人画的情趣。把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物品组合起来,用高雅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作者的情感,赋予物品特殊的含义,作品感染力强。譬如水仙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它清韵,优雅,在岁末寒冬百花凋零的时候开花。有“雅蒜”“凌波仙子”“洛神”“玉宵”等雅称。水仙因其特有的生长习性和素洁的花朵,外柔内刚的形态,也被赋予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的寓意,这一题材意象经历数千年经久不衰,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

在工笔画创作中可以选取水仙为题材。水仙花皓素挺拔的外形,在万物凋零的时候,孤傲开放,显示出清雅高洁的内在神韵,借用水仙花忠贞高雅的品质,来体现作者高雅脱俗的情趣。 另外在工笔画的选材中,除了中国传统的题材,我们也可以选取带有西方特色的题材,譬如在生活中常见的钢琴等。

二、工笔画创作中的画面构成

在工笔画创作的构图上,首先可以采用西方的焦点透视的透视方法,注重把握各个物体之间的透视关系。其次,采用传统的构图方式结合现代的几何形式进行组合,避免图形死板的对称,注重画面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再次,注意平衡画面重心,避免画面出现失衡的情况。最后,调节画面疏密变化,以简托繁,以繁衬简,使整个画面整体有比较强的节奏感。赵孟坚①(1199-1264年)是中国南宋著名画家,其画多用水墨,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水仙图卷》是其著名的代表作品。以《水仙图卷》为例,其布局疏密相间,聚散合宜,起承转合天然巧成。土坡相连,小草点缀其间,画面和谐而统一。每一支水仙姿态各有不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叶子之间相互穿插但又不凌乱,其间点缀的小草,用笔流畅,姿态优美,蓬勃向上,丰富了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水仙挺拔向上的特点,又表现出小草的柔美,各得其所,各簇舒展,整个画面给人一种一望无际的感觉。画面线条勾勒细致,线条的浓淡、粗细、转折、顿挫变化细微,自然含蓄,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整体画面富有节奏感。

三、工笔画技法语言

1.圆匀如一的用线。顾恺之提出“高古游丝描”,特点是中圆均匀,粗细如一。他的作品也大都采用细劲有力的高古游丝描,突出人物衣服的柔软和轻盈。高古游丝描也是静物题材绘画中最常用的一种线描,转折有度,细劲有力,具有动态感。在完全静态的画面中,通过线条的虚实,粗细,顿挫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通过线条的勾勒就能给画面注入一股生气和活力。

2.素雅的设色格调 。线为骨,色为肉。线条勾勒轮廓,描画物象,色彩表现色相,调和气氛、光影的变化,使画面完整,烘托出意境。谢赫提出“随类赋彩”②( 随类赋彩:古代南齐谢赫所著绘画理论专著《古画品录》所提出的设色方法,为“六法论”的其中之一。)的设色方法,意思是根据物象本身的颜色进行赋色。“随类赋彩”成为中国画尤其是工笔画中设色的特定程式化法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矾九染。分为白粉打底,层层分染、整体罩染、背托等,具有凝重、细致丰富等特点。在分染时,白色物象要先用白粉打底,再进行分染,多遍分染突出物象的体积,之后进行罩染,获得鲜明厚重的色彩语言。在静物画中色彩的又一类型是类相色的运用。 “类”包含固有色,以及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加上环境色,光源色等调合而成的比固有色更具有变化、更加丰富的颜色。在雷苗、高茜的静物画中,带有一种朦胧之美,把同一色系的颜色放在同一个画面中,突出整个画面的气氛,整个画面色调统一,但又富有变化。

在工笔画创作的设色过程中,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把西方的固有色,环境色等,运用到调色的过程中,采用多种颜色调和,避免颜色过于艳丽。同时采取中国画中传统的三矾九染的方法,突出凝重细致的特点,烘托画面的整体气氛。注重处理好虚实变化,加强色彩明度的节奏变化,增强画面立体感。

在今后的工笔画静物题材的创作中,我们要坚持继承发展的原则,在继承传统技法、题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时代元素,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工笔静物画。

注释:

①赵孟堅(1199年—1264年)中国南宋著名画家,其画多用水墨,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水仙图卷》是其著名的代表作品。

②随类赋彩:古代南齐谢赫所著绘画理论专著《古画品录》所提出的设色方法,为“六法论”的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2]雷苗.新工笔文献丛书·雷苗卷[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3]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树良.中国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柘潭.赵孟坚水仙卷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2014.

[6]高茜.新工笔文献丛书·高茜卷[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高雅
高雅艺术下沉,营销搅动市场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影子”妈妈
“沪港通”机制能够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吗?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