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少数民族幼儿输在起跑线上

2017-04-13 22:15赵丽斌
云南教育·视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前班公办少数民族

赵丽斌

今年年初,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的村民阿四欣喜地发现,自己所在的村小学办起了附设学前班,这样小儿子不出村就能接受学前教育了,并且村里学前班的老师还熟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也不用担心孩子无法与老师交流的问题。

与阿四家一样感受到学前教育变化的勐海县少数民族群众不在少数,这主要得益于勐海县近年来全力推进的“一村一幼”计划。该县为贯彻落实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让少数民族幼儿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目标,将“一村一幼”建设与实现脱贫摘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同步推进。目前,勐海县的适龄幼儿都能接受一年以上的学前教育。

确保适龄儿童“进得来”

为完成学前教育“保基本、广覆盖”任务,勐海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解决“进得来”的问题,在大力扶持社会办学的同时,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

为全力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勐海县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一方面,通过保证合理用地、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利用村民小组社房,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促进直过民族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按照“成熟一所办一所”的原则,积极筹办农村地区幼儿园或学前班。在此基础上,勐海县政府为每个“民办公助”点投入5万元资金修缮校舍、购买玩教具,同时,对“民办公助”点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 500元,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为实现民办、公办幼儿园的协调发展,勐海县抢抓机遇,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勐海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及时调整幼儿园规划布局,努力争取中央、省级学前教育相关项目和资金支持,完善相关的地方配套资金政策,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加快象山幼儿园(县第二幼儿园)建设步伐,按项目实施计划稳步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将学前教育项目、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

截至目前,全县12个乡镇中已有9个乡镇建有公办幼儿园,全县小学附设幼儿班达66个。通过“一村一幼”计划的全面实施,目前,勐海县的适龄幼儿都能接受一年以上的学前教育。勐海县提出,计划到2020年,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人口较为集中或较大村寨新建公办幼儿园,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把好学前教育的语言关

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勐海县布朗族小朋友小布,正处于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可是小布的妈妈发现,小布最近总是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小布终于说出了自己心情低落的缘由。原来,小布在家里一直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汉语的使用怎么都不如自己的民族语言那样驾轻就熟。上学后,学校老师采用的是统一的普通话教学,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小布也都能跟得上,可是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小布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老师讲的内容他通常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明白,而等他明白过来时,老师已经开始讲后面的内容了。

课堂上的吃力让原本对上学充满兴趣的小布开始闷闷不乐。看着班上的其他小伙伴对普通话驾轻就熟的样子,年幼的小布还不能理解这一切是为什么,却开始隐隐感觉自己和班上其他的小朋友有点“不一样”。

小布的情况并非个例。

勐海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共有85个行政村949个村民小组,其中直过民族遍及18个行政村275个村民小组。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不通汉语,或者对汉语言环境不够熟悉,一旦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幼儿进入学校接受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统一教学,语言环境的陡然转换,往往会迫使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发生巨大的转变,致使幼儿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效果极其微弱,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

为使勐海县少数民族适龄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能掌握汉语,尽早排除语言障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勐海县委、县政府于2016年初制定了《勐海县“直过民族”智力帮扶乡村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建设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幼儿园或学前班,招聘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的“汉語教师”,大力推进“直过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保基本、广覆盖”工作。

随着双语教学的开展,少数民族学前幼儿对外联系和语言交流增加,在学前教育阶段熟练掌握汉语,破除语言不同的障碍,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奠定了基础。“小布”们不再会因语言而困惑,但愿幼小的“小布”们不会再觉得自己和其他的小伙伴“不一样”。

示范园引领带动薄弱园共同发展

勐海县幼儿园园长赵琴每年都要和幼儿园老师们组织园里的小朋友开展义卖玩具活动。义卖所得的收入会以爱心传递的方式,用于帮扶勐海县的乡镇、村级幼儿园。

“我们很高兴能发挥县幼儿园省一级二等示范园的带头作用,给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园带去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体验到帮助同龄人的快乐。我想,这比任何教材都更有效,更让人激动。”赵琴告诉记者。

自2011年以来,勐海县幼儿园通过送教下乡、爱心传递等方式,先后对打洛镇幼儿园、打洛镇星乐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进行了帮扶。由于帮扶效果突出,2014年,勐海县幼儿园被评为“云南省幼儿园对口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园长赵琴荣获“云南省幼儿园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发挥县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全县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是勐海县推动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勐海县大力开展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帮扶薄弱幼儿园活动,以对口帮扶活动为突破口,提升薄弱幼儿园保育水平,通过送教下乡、资源共享、轮岗交流、爱心传递等方式,增强了园与园之间的交流,为园长、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及民办园辐射与拓展。

“不仅要让孩子们‘进得来,还要让农村孩子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读得好”,这是勐海县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县,勐海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探索,为全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范本。

猜你喜欢
学前班公办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幽默故事
少数民族的服装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工资收入
神数据
取缔学前班,利耶?弊耶?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