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对比研究

2017-04-13 20:08吕铁金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侨民跨文化作家

吕铁金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对比研究

吕铁金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俄罗斯本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了20世纪的三大俄侨文学浪潮,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俄侨文学同样在中美文学主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俄罗斯旅化和旅美侨民作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深刻的语言勾勒出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向世人展示出第二故乡的风土人情和思念故土的情怀。在跨文化交际交际视角下对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进行对比研究将突显出俄侨文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跨文化交际;俄侨文学;地域性特征;对比研究

据史实证明,屠格涅夫、高尔基等苏联作家都有侨居国外的经历,这段侨居经历给他们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灵感,俄侨作家根植于祖国的文学沃土并吸取侨居土壤的养分,作品中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和鲜明的艺术品格。俄侨文学作为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一朵美丽奇葩,越来越吸引着学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力。俄侨文学作家努力把俄罗斯文化精髓、人文精神、本民族的传统和经验带到侨居的世界各地,把俄语语言文化传播给客居世界各地的俄罗斯后代[1]。长期以来,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学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忽视甚至排斥[2]。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学者和研究者对于俄侨文学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将其视为文学遗产的一部分进行重新梳理和深入解读,成为了俄罗斯当今文学研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俄侨作家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环境、人文积累等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对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进行对比研究,能够看出各民族在文学传承过程中,人们不再一味地抵触第三国文化,相反会互相借鉴和欣赏,从而充实和更新自身的文化素养,以求内化和升华本民族的文化。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簇奇葩,它具有多元文化混血的身份,既是俄罗斯的,同时也是世界的,集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于一身。近半个世纪以来,俄侨文学一直处于尘封状态,鲜有学者和研究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跨文化语境下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浪潮

俄罗斯侨民作家也被称之为国外俄罗斯作家,按照他们出国定居的先后时间,我们将其分为三批,因而在20世纪俄侨文学也分为三次浪潮。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出现了第一次俄侨文学的浪潮,迫于当时贫困的生活处境和政治原因,大批知识分子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前往北美洲或欧洲寻找生计,以期在异国他乡重新获得财富和幸福。第一次浪潮的流亡者在境外保全了俄罗斯社会的所有基本特性。用评论家吉比乌斯的观点就是他们这些人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微型俄罗斯族裔群体,带有明显的俄罗斯民族印记。他们中的许多作家都将守卫托尔斯泰、普希金等杰出作家的人道主义传统和繁荣俄罗斯文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坚持认为自己是传承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秉持集体主义思想,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发达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并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在字里行间,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第一次浪潮的文学体裁丰富多彩,可谓是硕果累累。产生于集中营中的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二次浪潮是俄罗斯历史学家和俄罗斯人民都不愿意提及的一段过往,因为他们不想暴露同盟国政府所扮演的不体面的角色,那些国家政府曾使用强制性手段把许多因为战争、饥荒、政治等原因流落在异国他乡的人送回了苏联[3]。20世纪40、50年代的俄罗斯侨民有着自身难以言说的苦衷,因为他们的第二祖国一开始是德国,后来则为美国,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感,由于自身遭受了迫害,因此饱受了思乡之痛。第三次浪潮与前两次有着本质的不同,代表作家都是在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带有明显的所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印痕,他们充满希望地迎来了赫鲁晓夫的文艺解冻时期,开始讴歌人生存的内在精神价值,开始了诗歌、小说等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二、在华俄侨文学研究述评

20世纪初期,因为而所思国内的时局不稳定,加之受到中东铁路修建的负面影响,大量的俄罗斯侨民开始涌入中国定居。他们大多侨居在中国的哈尔滨、上海等地,视中国为第二故乡,在这里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和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一批中国俄侨作家和诗人应运而生,他们的作品中将俄罗斯风情与东方文化元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情感态度,给读者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方法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以现实主义生活为依据,不加粉饰的、按照事物实际的样子进行写作,不掺杂作者的主观情绪和想法[4]。总体而言,中国俄侨文学的艺术特点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体现出了现实主义手法的批判性和真实性特征。一定数量的中国俄侨作家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作品中客观地反映出了中国当时的社会面貌,笔触细腻地勾勒出了中国当时的百姓日常生活状态,通过对中国底层社会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揭露黑暗丑恶现象以期达到立竿见影和宣张正义的目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俄侨文学的主题。一方面,中国俄侨作家远离故土,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思乡和爱国情绪,这样的主题贯穿于中国俄侨文学发展的始终。例如诗人别列列申的《我们》、沃赫金的《莫斯科之诗》等都体现出了这一主题,总是让读者睹物思人、泪流满面。他们将对中国第二故乡的热爱和对祖国俄罗斯的热爱交融在一起,同时对中国地大物博的风土人情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真情地抒发出了惊喜和追捧,对“东方莫斯科”哈尔滨、美丽的松花江和壮丽的大兴安岭、对中国大煎饼、千手观音等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当然这也是当时中国俄侨作家的一种情感寄托。当然,主题中也渗透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中国俄侨作家当时面临着祖国俄罗斯的风云突变和第二故乡中国的社会也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复杂而艰辛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贯穿于中国俄侨作家的生命线。例如别列列申的作品《三个祖国》表达了诗人对流浪于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的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于命运多舛的屈服,等待着“都将随风飘零,归于寂灭的那一天”。总的来看,中国的俄侨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题材范围、描写对象、创作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烙印,它的精神特征蕴含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情感[5]。

三、美国俄侨作家的文学风格

美国比较著名的俄侨作家多出现于第三次文学浪潮中,索尔仁尼琴、索科洛夫、布罗茨基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文学造诣。他们中有的人参加了卫国战争,反思大清洗运动和自己的革命历史,尤其对生活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有的美国俄侨作家执教于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不遗余力地把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向广大英语本族语者普及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他们完成了在英语世界里传播俄罗斯民族精髓和文化的历史使命。他们将英语和俄语的思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文艺创作,同时继承英语和俄语并行的文艺传统,但是他们并没有照搬美国作家的文学创作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化和升华。美国的俄侨作家批判地吸纳了美国文艺精髓,他们积极地与美国白人文化无缝对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俄罗斯侨民文学与美国文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为美国文学与俄侨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都不是很长,都属于多种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的熔炉文学。

四、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对比

俄侨文学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吸取了中国和美国文学的精髓而使自己更加茁壮成长起来,体现出中国和美国各自的风土人情、人文情怀等民族特质,内涵丰富,表达或含蓄或奔放,意蕴深长。俄侨作家积极地接受并融入到中国和美国文学流派中来,但是并不照搬中国和美国文学模式,形成了可塑性较强的丰富多彩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模式,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俄侨作家将中国故事和美国故事写入自己的作品中,题材涉及到中国和美国的大好河山、家庭生活、文化特质等,并结合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进行阐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俄侨作家根植于中美两国肥沃的文学土壤中吸取足够的异域文化的养分,并将俄罗斯本土文学的特质显现出来,一部分杰出的俄侨作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另外一个相同之处在于,客居于美国和中国的俄侨作家在作品中无一不抒发着自己对于祖国故土俄罗斯深深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应该说感伤但不沉沦形成了一个基调。中美两国的俄侨文学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中国的俄侨文学侧重于现实主义,以中国当时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为蓝本进行了写实描述,揭示出任务的悲惨命运,将写实性和悲剧性写入了小人物的生活中。当然,这与当时旧中国普通百姓受压迫和受剥削的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

结语

客居中国和美国的俄罗斯作家将祖国俄罗斯文学和中美异域文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俄侨文学大放异彩,成为世界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俄侨作家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俄侨文学既是俄罗斯的,也属于世界的,她独特的文学气质和观察视角将吸引更多学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力,使俄侨文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为世界文学服务。

[1]荣洁.俄罗斯侨民文学[J].中国俄语教学,2004(1):44-47.

[2]周青民,张福贵.中国在华俄侨文学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5(2):170-174.

[3]王晓兰.跨文化语境下的俄罗斯侨民文学—以中国、美国的俄侨文学为例[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苗慧,白佳男.中国俄侨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J].俄语学习,2014(11):45-48.

[5]王亚民.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俄罗斯侨民文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01-107.

[责任编辑 王占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v Tiej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uihua 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 152061)

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ocal Russian literature.It passes through the wave of three overseas Russian literatures in twentieth Century,and has made the world-famous achievement.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also occupies a place in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literature.The Russian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Russian and American expatriate writers with keen insight and delicate language outline their profound and complex inner world,showing the second hometown of homesick feelings and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to the worl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will highlight the great contribution of Russian literatu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Russian immigrantliterature;regionalcharacteristics; comparative study

I106

A

2095-0438(2017)05-0059-03

2016-12-06

吕铁金(1983-),男,吉林大安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基金项目:2016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俄罗斯侨民文学中的地域文化研究”(2016D107)。

猜你喜欢
侨民跨文化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全球化下的侨民战略与发展研究
——以美国、爱尔兰和印度为例》出版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台当局改称“华侨”为“侨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新中国初期新疆阿富汗侨民“入籍”问题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