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2017-04-13 20:08李凤东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唐 伟 李凤东

(黑龙江工业学院外语系 黑龙江鸡西 158100)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唐 伟 李凤东

(黑龙江工业学院外语系 黑龙江鸡西 158100)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强烈冲击与影响,大学英语教学需充分关照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与资源。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模式创新为引领,积极进行各教学环节的整体优化,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满足当前时代发展对高校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大学教育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迅猛发展对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强烈冲击,影响深刻而广泛。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势,科学合理地利用好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与资源,积极借鉴近年国内外兴起的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紧密关联的先进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处于转型期的高校内涵建设目标,从而提高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因此,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向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方向做“战略转移”。可从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带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体系、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应用等各方面改革,从而总体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应充分利用好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典型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与资源,优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与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可结合各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利用国内外已开发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尝试构建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

二、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为实现这一宏观教学要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了与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一)构建与互联网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大学英语EGP+ESP模块化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对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充分调研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解放思想,打破陈规,积极开展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构建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大学英语EGP+ESP模块化教学模式,以结合职业特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对学生进行与具体专业岗位相结合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在EGP+ESP模块化教学模式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教学(EGP)和专业用途英语(ESP)两个教学阶段。两个教学阶段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衔接,分别由若干二级必选、自选课程模块构成。在EGP通用英语教学阶段(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ESP专业英语阶段(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根据大学英语不同教学内容与语言能力培养目标,可将部分模块化课程放到互联网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由注重结构向注重功能进行转变,在强调整体教学功能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不同课程的教学特色,实现学科课程和自主性课程的整合。

(二)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慕课”和“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有机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应充分关照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客观现实。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教学模式创新将充分关照学生学习需求,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最大程度上选择与学生专业、职业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侧重对学生不同职业场景下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指向其未来所从事职业,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侧重培养学生与具体职业岗位相结合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和不同就业趋向,积极构建与互联网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充分借鉴国内外近年开发出的“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模式。[2]

“慕课”(MOOC)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年西方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开放式在线学习模式。2012年起,国内外教育界开始积极建设“慕课”平台,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所探索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将与“慕课”平台进行有机融合。初步做法是根据大学英语不同课程教学目标和课型,将部分模块化课程放到慕课平台上,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供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公园中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将这种教学模式首先应用于教学实践。之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流行起来。此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原则取向,它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发师生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本文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部分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将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开展。通过师生角色的“翻转”,将学习决定权与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协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模式将更加灵活,学习态度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度将增强,最终可实现师生双教学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和谐统一。[3]

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保障条件

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冲击与影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对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本身及外部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创新团队主体与高校管理层应通力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构建良好的保障条件与环境氛围。

(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较高要求。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体现差异教学、自主学习,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高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现代学习手段与资源的能力。

(二)对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此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创新思维与能力;对学生专业、职业知识及技能有一定了解;有能力根据学生特点,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与资源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需进一步优化与创新。此种教学模式创新的瓶颈之一就是教学内容的创新。目前大多数现有大学英语教材仍未脱离普通本、专科教材框架,与以互联网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严重脱节。应结合院校实际,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此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以结合职业特点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材料为主、强调适度够用。优化、重构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将来职业发展趋向,以必修、选修课程模块有机结合的方式,构建依托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

(四)考核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创新,向注重评价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转变。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体现差异性、灵活性、实效性。

(五)加强配套软硬件条件与环境的建设。包括互联网学习平台、创新团队主体、教学管理服务团队、长短期创新规划、相关制度等的开发与建设。其中构建学科、学术结构合理,肯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主体团队尤为重要。应从大局着眼,避免任课教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式的单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带动其他各教学环节的创新与改革。“执本末从”,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内涵建设与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与优化。

(六)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分级教学模式由“粗放型”阶段向“精细化”阶段的转化与提升。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了分级教学模式,但取得的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分级教学模式的设置初衷是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此,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更应积极促使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实现“精细化”转变与提升,以实现所有教学环节协调统一的整体优化为最终目标。

“互联网+”时代强势来临,为顺应时势,大学英语教学应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这将有助于实现新时期高校内涵建设目标、提高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本文探索构建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侧重整体创新、顶层设计。从教学模式创新入手,将有效带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建设、教学内容、考核模式等多环节的创新与改革,从而为培养出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李琳.开放英语课程模块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吴菁菁,冯欣.大学英语课程“多模块一体化”体系构建的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3).

[3]陆秀英.基于需求分析的模块化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学报,2010(6).

[责任编辑 靳开宇]

G642

A

2095-0438(2017)05-0126-03

2016-12-06

唐伟(1975-),男,黑龙江延寿人,黑龙江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及英美文学。李凤东(1978-),女,黑龙江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及英美文学。

2015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英语专项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探—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0215058)成果论文。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