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

2017-04-14 12:58詹苗,刘明辉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十堰市文化遗产

詹苗,刘明辉

摘 要: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政府基于战备考虑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堰是三线建设成功的案例之一。十堰三线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宝贵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但在保护和开发这份遗产方面却存在着缺乏系统规划和相应措施,缺乏专业机构和人员,宣传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等问题。这就要求十堰在文化遗产普查、组建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推进三线建设文化产业园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十堰市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45-04

随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效果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关注力度。这不仅有利于三线建设史的研究,而且有利于三线地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更有利于以此为契机推动三线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十堰市三线建设的成就

三线建设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它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初步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

得益于三线建设,十堰地区从人烟稀少的荒山僻野成长为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新兴工业城市。十堰市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襄渝铁路、二汽及其相关专业厂、丹江口和黄龙电站。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全长895.3公里。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9年12月全线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襄渝铁路途径十堰地区的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十堰城区、郧县(今郧阳区),贯穿十堰市东西。襄渝铁路增强了我国铁路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了华中及西南经济的发展。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现已形成“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事业布局。它的建设改善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工业布局,巩固了我国的国防,促进了十堰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丹江口水电站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现在又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这些重大铁路干线、机械工业和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十堰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十堰地区城市规划、工业布局、资源开发、山区脱贫等奠定了基调。

十堰市三线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由这些工业遗产所承载的三线建设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十堰工业文楼、八角亭、干打垒等等。他们矗立在那里,诉说着信仰的力量,创业的维艰,青春的燃烧,它们已经成为十堰汽车工业文明发展的缩影和重要见证。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还包括三线建设精神——以苦为乐、甘做奉献、奋发有为、科学求实的精神。20世纪60年代的十堰地区,交通落后,发展程度低。一群奋发有为的青年来到这里,住的是干打垒,吃的是糙米饭,夜里与跳蚤为伴。缺乏现代化的机器,就靠肩扛、手提,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建成了第二汽车制造厂。这就是一种艰苦奋斗,奉献了青春奉献子女,披荆斩棘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现在还流淌在十堰人的血液里,成為十堰人民建设美丽十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生动力。

十堰市三线建设取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宝贵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绩观和治理模式的原因,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相应的措施,使得很多作为物证的工业遗产淹没在城市建设和工业扩张的浪潮中

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第二汽车制造厂当年用于生产生活的厂房、设备、宿舍、办公场所多数都被拆除。如54厂(传动轴厂)因修建上海路被整体搬迁,原厂址已被夷为平地。少数二汽建设初期修建的水泥砖和红砖厂房及单身宿舍还在使用,但也是残破不堪;具有投资开发价值的防空洞也因建房需要而遭到破坏;从生产线淘汰的设备则被当作破铜烂铁贱卖掉。至于三线建设时期的各种生活用品、纸质资料则广泛散落于各旧货旧书市场和民间,处于自生自灭的不断湮灭状态。这一切都源于缺乏系统规划和相应措施。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等相对滞后。2012年3月,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曾下发了《关于对十堰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十堰汽车工业文化进行专题调研,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十堰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范围、种类与保存情况,划定范畴,初步界定建档,获得工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数据。但是,这项工作在进行了一些初步调查后进入了停滞状态。目前,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未列入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新发布的《十堰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得到反映。

2.缺少从事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才

目前,十堰市尚未建立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部门,零星的研究和保护只存在民间和高校,规模有限,成效不彰,难以持续。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策划人才,相关专业的人才不多。专业性较强的考古、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营销、中介等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既懂经济又能营销的文化人才的缺失,使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难以转化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从而难以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本注入,使得开发和利用缺乏良性发展。

3.宣传力度不够,三线建设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潜力没有充分挖掘

十堰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商用车生产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是东风汽车的摇篮,被誉为东方“底特律”。然而,被诸多汽车产业光环所笼罩的十堰,本土的汽车文化氛围却并不浓厚。不少十堰市民自己生活在车城,却对二汽知之甚少。虽然十堰已有了“车城路”、“富康小区”、“东风大道”、“凯旋大道”等与汽车有关的街道、小区。但也仅局限于名称而已,社区的汽车文化建设投入有限,成果一般,与同类型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同时,在十堰市打造的“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中,“汽车城”的包装尤显单薄。这一切都源自宣传的力度不够,汽车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够。

4.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与当下十堰市发展规划缺乏有效的整合

2013年,十堰市委和市政府明确提出,十堰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这是对十堰市情和十堰特色深刻把握和思考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对“生态立市”战略的丰富和发展。生态是十堰的“形”,人文是十堰的“神”,塑形与塑魂并举才能使十堰的内涵全面提升。外修生态,意在保护好这里的青山秀水,建设美丽十堰。内修人文,意在建设和谐十堰、幸福十堰,让十堰既有深刻的理性光辉,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如何做到内修人文呢?这就要充分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涵养人文的深厚土壤。目前,十堰市对武当文化的研究和开发着力甚多,但对三线建设文化的关注度不高。这就没有把三线建设文化和十堰市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路径选择

1.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负责,全面普查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并进行文物征集和保护工作

针对十堰市缺乏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政府部门应该迅速行动起来。一是建章立制,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为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法理支撑,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责任,事权统一,建立考核制度,促进保护和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给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上户口”。在做好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开展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面向社会征集十堰市三线建设过程中的珍贵文物,如书籍、汽车影视、民间风俗、服装服饰等等,另外要建立博物馆对这些文物和文献进行整理和维护。目前,其他三线建设的省市已经建立了以三线建设冠名的博物馆和文物陈列馆。例如,四川攀枝花市三线建设博物馆、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陕西安康三线建设博物馆、贵州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四川广安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等等。这些博物馆和陈列馆的建成提高了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地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绩。

2.组建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研究机构

作为一个城市的当家人,政府要积极发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十堰市政府要加强与东风公司的协调,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成立由十堰党政军各部门和东风公司联合组成的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赋予其必要的监督执法权,统筹规划,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工作。研究机构则结合十堰丰富的高校及各行业人才资源组建,注意引导发挥专长和兴趣,除研究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外,还应该重点研究三线建设精神的总结和宣传。另外,十堰市政府还要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科研条件等方面进行投入,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十堰人民对三线建设文化的了解

针对十堰市人民普遍缺乏对三线建设文化了解的现实。十堰市可以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学校,可以开设三线建设文化的素质教育;在社会,可以通过文物展览、展板宣传、演讲活动等展示十堰市三线建设历史、成就和三线建设精神的内涵。十堰市政府还可以邀请对三线建设有巨大贡献的老一辈东风人进行座谈会与交流会。老前辈畅谈奋斗史,年轻人感受时代脉搏,让三线建设精神内化成十堰市人民的自觉追求。另外,十堰市还可以尝试把三线建设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结合,赋予核心价值观地方特色。

4.十堰市要加快推进十堰三线建设文化产业园建设,并与十堰市的总体规划进行结合

按照十堰城市建设总规划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十堰市文化产业园区理应在文化中心区域。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拟东起汉十高速东出口,南起北京南路大学城,北至北京北路延长线,在此区域内建设十堰市文化产业园(包括汽车文化园区和十堰地域特色文化演艺园区)。其中汽車文化园区又分为汽车博物馆、汽车展览馆、汽车主题公园、汽车名人广场等四个标志性建筑。把汽车博物馆和汽车展览馆建成十堰汽车文化地标,主要普及中外汽车发展史、十堰汽车城创业史、汽车展览、汽车科普、汽车娱乐、学术交流等知识;汽车主题公园以“国际商用车之都”品牌为重点,与兴建汽车文化广场相结合,主要打造为集汽车文化体验、娱乐、休闲、旅游、销售为一体的人文旅游休闲之地;汽车名人广场则主要体现纪念世界汽车发明、设计的专家名人和东风公司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军名人。汽车文化园区建成之后,在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重成国家“三线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将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纳入十堰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企业布局调整、城市区域功能转换的关系。

十堰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程将促使十堰市真正建成国际商用车之都和“仙山、秀水、汽车城”三足鼎立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著名红色旅游城市,在继承和弘扬三线建设精神的昂扬气场中实现十堰的第二次创业,使古老郧阳府和英雄十堰城在历史发展的高峰中重振雄风,实现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十堰梦想。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rd-Line Construction Cultural Heritage in Shiyan

ZHAN Miao,LIU Ming-hui

Abstract: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s a great strategic decision based on combat readiness,which is made by our government in the 1960s. Shiyan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ities of the strategy.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of Shiyan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ith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there i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the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even publicity and other issues did not give full play to its role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eritage. Therefore,it is required to make careful exploration and efforts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s census,in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institutions,in increasing publicity effort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park.

Key words: Third-line construction;cultural heritage;Shiyan

猜你喜欢
十堰市文化遗产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十堰市白浪镇“彩船”歌舞传承现状调研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