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范畴化的角度浅析“龙”的英汉互译

2017-04-14 01:14黎劲飞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英汉互译

黎劲飞

【摘要】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认知范畴化的角度浅析“龙”的英汉互译问题。在把“龙”翻译成英语或者把“dragon”翻译成汉语时,译者往往处于一个很窘迫的境地,因为“龙”和“dragon”不是相对应的范畴和概念。根据认知范畴化理论,“龙”与“dragon”这两个范畴是完全不同的,其象征意义也不同。因此,作者认为直接用“龙”和“dragon”进行英汉互译是不恰当的。

【关键词】龙 认知范畴化 象征意义 英汉互译

一、引言

作为一个神圣的图腾,龙是中国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除了代表着权势、尊贵和成功之外,还意味着出类拔萃,不同凡俗。虽然龙在远东地区一般都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代表。东西方关于“龙”的概念是不同的,东、西方的“龙”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二、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范畴化理论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的形式、意义及其规律都是人们对世界及相关经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结果。通过体验外界事物或者与外界事物互动,人会识别出外界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据此对其进行切分,从而对外界事体进行对比、主观概括、归类等认知活动,这就是对外界事物的范畴化。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概念对应于范畴,同时意义也在范畴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產生。

三、龙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人们对于“龙”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形象差异和象征差异两个方面。中国古人通过结合驼、鹿、兔、蛇、虎等动物以及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从而产生了龙这种神物。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既是自然的化身,还是祥瑞的符号。在西方文化中,龙被描述为一种巨型的喷火怪兽,异常凶猛,极具破坏力,因此为人惧怕。西方的龙多半扮演着恐怖贪婪的角色,成为传奇故事中最邪恶的动物。

四、中西文化的认知范畴化与“龙”的英汉互译

对于中国人来说,龙是含有特殊意义的一种情结和符号,而在西方人眼里,龙是一种邪恶的象征。为什么中西方的“龙”文化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应该是因为中西方人民对“龙”进行了不同的范畴化。

1.认知范畴化与中西方的“龙”文化差异。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词的形成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进行范畴化的体现。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 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作为认知概念储存于人们的大脑中,语义词就是其外部表现。人们首先通过感知和感觉认识事物,有了对事物的体验之后将这种体验化为范畴,这个过程叫范畴化。范畴化就是把通过体验获得的概念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认知过程,或者说是用语言形式把体验变成概念的过程。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龙这个形象的认知会有所偏差。

2.认知角度下“龙”的英汉互译。因为龙与“dragon”在外形上的某种相似,一直以来在我国出版的英汉词典及汉英词典里,龙与“dragon”一直是一对对应词。龙译成“dragon”很明显是一种直译。通过考证,我们发现龙与“dragon”虽然存在着某一方面的形似,但是两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是完全相反的。首先引起争议的就是亚洲四小龙的英译。按照直译,应译成“the four dragons of Asia”,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龙和“dragon”之间截然对立的差异,把龙译成“dragon”显然是错误的,因此通常译为“the four tigers of Asia”。原因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隐含贬义,而“tiger”在英语文化里的意象是积极正面的,西方人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翻译。

同样,如果把英语中的“dragon”直译为“龙”,也会引起汉语读者的误解。例如:Sometimes a person who presents himself as kind and gentle can in private turn out to be 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 (有时,有的人在公开场合显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私下里却象个凶神恶煞。)如果把“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译为“喷火的龙”,恐怕会使读者莫名其妙。因此应对原文的形象进行转换,译成“凶神恶煞”,这更易为汉语读者接受。

五、小结

本文从认知范畴化的视角论证了直接借用英语中“dragon”一词来翻译汉字“龙”的不合理性。中华民族和英语民族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和社会历史进程决定了其各自认知主体对其特有的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也决定了其各自独特的认知角度。“龙”和“dragon”的范畴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认为是不能互译的。

参考文献:

[1]Evans,V.& M.Green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Geeraerts,D.,Dirven,R.& J.Taylor(eds.)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icReadings.[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6.

[3]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td.,1996.

[4]洪寿祥.龙文化大系列丛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0.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英汉互译
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
从民族特性看“狗”与“dog”的英汉互译
浅议科技术语英汉互译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