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关键词试析小说《放生羊》的多维度意

2017-04-15 11:34美多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投胎意蕴藏族

美多

摘要:小说《放生羊》选择了最具代表藏族文化中的关键词“梦”与“羊”来增加小说多方面的隐喻意义,使小说传达更为深厚的意蕴。本文旨在提取“梦”与“羊”两个关键词,试析次仁罗布小说《放生羊》的多维度意蕴及作者的审美。

关键词:放生羊;梦;羊;意蕴

一、“梦”与“羊”的叙事根基

“梦”在藏族文化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藏族原始信仰苯教中,远古先民们无法对睡眠中所产生的梦象进行科学的解读,所有梦象只有通过苯教巫师“苯波”进行解释。苯波宣传梦境中的情景就是神灵意志的预示,只有遵循梦中神灵的启示,才可以逢凶化吉。而“羊”在藏族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是重要的文化元素。早在吐蕃时期,大角的羊被视为大神。《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古代藏族重鬼右巫,事羱羝为大神。” 西藏原始宗教信仰苯教中,“鲁拉”指羊神,常选最肥壮的羊作为守护神的“献羊”,对它洗礼、煨桑、诵经并献与神灵。

全文以“梦”与“羊”作为切入点,围绕着藏族的信仰、人性、幸福、痛苦、爱进行讲述;其中“羊”充当着情节发展的核心。当然,也只有把这几个关键词归还到本土语境中,才能够凸显平凡文字背后的寓意和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因为基于“西藏”这典型的环境中,或作者所言的“西藏独有的文化”中才得以实现,并真正诠释其深层的内涵。

二、“梦”与“羊”的多维度蕴意

(一)“梦”与“羊”的审美价值

“梦”与“羊”是藏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是藏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这两个元素对应的“梦境”与“放生仪轨”是这一审美文化的题中之意。在藏族文化中“梦”和“羊”的重要性,彰显着其一定的价值存在。小说中整篇文章情节发展离不开“梦”与“羊”。罗布次仁作为藏民族的一员,熟悉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以自己的笔触把“梦”的意象文化融汇在文学创作之中。作品并非简单的描述、记录,而是蕴含着更为深广的内涵和文化审美价值。

“梦”的出现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梦”意象即是小说写作的切入点,又是贯穿作品的线索,更是情节发展更有力的助推器。“梦”是时间的开端,场景的开端,不确定的开端,给文章增添独特的叙事方法,这同时也是基于藏族文化的叙事根基。小说的开篇便单刀直入地写到梦:“你形销骨立,眼眶深陷,衣衫褴褛,苍老得让我咋舌。”

梦境中对于“白”的描写即“在梦境里我露出了白白牙齿。这种喜悦使我睡醒过来。” 和小说最后描写关于羊的白“朝阳出来......你白色的身子移动在这片金光中,显得愈加的纯净和光洁,似一朵盛开的白莲,一尘不染。” 两个“白”不仅体现民族的审美价值,更寄有深层的寓意。

(二)“梦”与“羊”的情节推动

《放生羊》的情节;按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来讲可以通过两个关键词来解读,即“梦”和“羊。”全文以梦开篇(噩梦)、羊促发展、托梦高潮、无梦结尾的方式来完成。

以梦开篇,小说以梦境开篇“你形销骨立,眼眶深陷......这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这句话,把主人公深藏内心十二年的隐形主人-公桑姆以梦的形式提出来。梦中的对话,为接下来故事的继续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其次,“桑姆——我大声地喊你。这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这句话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用开头的梦来巧妙地介了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死亡并不能令我悲伤、恐惧。” 通过这些梦的叙出,为放生羊的出现,提了写好的铺垫。

以羊发展,“羊”是推动小说发展的核心。羊的出现慢慢推进了故事的发展。首先,主人公与羊相遇的情景:“我再看绵羊的这张脸,一种亲切感流遍周身,仿佛我与它熟识久已。” “你这头绵羊跟我有缘,我把你放生。我自然地把绵羊称为你。”而这一声“你”,开始改变主人公的生活。

其次,主人公与羊的相处,羊总能引出背后的主人公(桑姆)及其有关的往事。同时主人公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而且对主人公的心态产生巨大影响,如“使我有了寄托和牵挂。” 及“以往的酒,怎么没有尝出香甜的余味呢。” 这一系列都因为羊的出现所导致。

再次,通过放生羊,认识人性。第一次把羊带到四合院时遇见的小孩到第一次带放生羊出来转经时的老太婆、甜茶馆服务员和老人、小昭寺的僧人、路过的熟人、茶客、小伙子、三怙主管事僧人、邻居等;他们中男女老少皆有,通過这些人对羊的态度及行为可以看出特定环境里的人性。

以梦高潮,桑姆再次出现在主人公的梦里,也是最后一次。“初夜我梦见到了桑姆,你走在......只能说明你已经转世投胎了。” 梦醒后,主人公的胃部疼痛—被诊断出胃癌。同时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渐显渐晰:“要是我死了,你—放生羊怎么办?这种牵......开始有些动摇了。” “身体垮掉之前,心灵会先枯竭死掉。” 主人公最终选择精神追求,同时这一高潮部分主人公也实现了两个愿望即桑姆-投胎、放生羊-独立。而主人公此时的心境:“开始动摇了,面对死亡,我做不到无牵无挂。”

以无梦结尾,“桑姆再也没有托梦给我,但愿你已投胎成人。” 主人公的心态:“我努力多活几年,每天我都要祈祷三宝,让我在尘世多待些时日。”

(三)“梦”与“羊”的文化意蕴

每个小说的创作都有它的背景,有作者的创作目的或创作初衷,

作家选择极具特色的“梦”和“羊”两个词来诠释背后的藏族独有文化根基里“信仰”、“人性”“幸福”、“痛苦”、“爱”等…… 挖掘藏族文化中独特的意蕴来搭建与世界文化间桥梁,试图与人类产生共鸣。然而,这些在小说中得到了最完美、充分的展现。

信仰:从清晨的供净水到一天里必做的煨桑、转经、布施、朝佛;以及烧斯亿,磕头、捐款、义工、听法到放生;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去磕等身长头,为妻子救赎罪孽,早日投胎。小说看似以“救赎”为主题,归根到底是在讲信仰。故事中佛教慈悲、因果关系和轮回观念展现的淋漓尽致。

人性:《放生羊》中四合院时遇见的小孩、出来转经时碰到的老太婆、甜茶馆服务员和老人、小昭寺的僧人、路过的熟人等都体现了人的善意;故事的主旋律是在讲人性善的一面。当然也有恶的缩影,人性善恶皆有,没有恶业就不存在救赎罪孽。

幸福:《放生羊》简单平淡的幸福,精神上的追求远远超过物质。从“掉喜悦的泪水”;“你在身边陪伴、充满温馨” ;“他的自信,让我踏实;” 和桑姆已转世投胎;羊自己能去转经等处处体现小说中的幸福,即爱是幸福;简单平淡是幸福;平等是幸福。物质与精神的抉择中,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远超越物质。“爱”、“进步”和“平等”人类共通的,是人类幸福源泉。

痛苦:痛苦是因爱而生,《放生羊》里的痛苦与离开、牵挂、担心、孤独连在一起。爱:我在祈祷众生远离灾荒、战乱,远离病痛折磨,小说里的爱是对芸芸众生的爱;主人公年扎对放生羊的爱;年扎对桑姆的爱。爱是付出;爱是兑现诺言;爱是陪伴;爱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总而言之,小说中处处体现文字背后的深层的蕴意,这正是本论文强调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把小说深层的意义域打开的必要。

三、总结

《放生羊》讲述了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作者想透过小说向世人展示真实的西藏及藏族人的观念。懂得人与羊、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互利共存的生态或生存关系;真诚而坚定的信仰所带来的强大力量;爱、进步、平等是藏族人所追求的幸福,它们跨越语言、民族的界限,是人类共通的。

参考文献:

[1]次仁罗布:放生羊[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5,8.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

[3]切吉卓玛:藏族传统婚姻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11.

猜你喜欢
投胎意蕴藏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演变》《藏族少女》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手续费
雪花醉了
名师读意林
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