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陶艺及新时期展望

2017-04-15 03:47李燕娟
关键词:陶瓷厂石湾陶艺家

李燕娟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陶艺及新时期展望

李燕娟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石湾艺术陶瓷始于明代,清末民初时达到鼎盛,在民国后期受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组织下、在院校教授的帮扶下,石湾人民通过种种努力使石湾陶艺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在新时期,石湾陶艺的传承和发展过程遇到种种困难,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陶艺走过的路,得到启发:政府的关怀重视,艺术家的勤奋努力,两者缺一不可。这是石湾陶艺打破瓶颈,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的关键。

石湾;陶艺;恢复;启迪

石湾艺术陶塑是明代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个陶瓷类别,起初是一些釉色丰富的器皿,到清代民国,艺术陶的种类增加至人物、动物、山公、瓦脊、器皿五大类。

石湾陶业生产最鼎盛出现在明清民国时期,全业出现了规模化生产,产生了分工不同的行会,最多时共36个,其中24个行会是稳定的生产不同产品的行会。古玩行是专职生产艺术陶瓷的行会,白釉行和花盆行也有部分产品属于艺术陶瓷范畴。古玩行最初只是几百人的行会,民国时发展超过1 000人,一跃成为石湾的大行。当时名店林立、人才辈出,其中人物艺术陶塑被昵称为“石湾公仔”,蜚声海内外。

石湾艺术陶瓷迅猛发展的势头因社会的动荡而走向衰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民族经济受到严重打击。1938年日军侵略军进入石湾,石湾人纷纷逃往粤北、粤西山区,石湾变成了一个废圩。

新中国成立后,石湾制陶业24行的陶瓷产品基本已衰落或消失,只石湾艺术陶瓷与建筑陶瓷并驾齐驱。近年,建筑陶瓷因为污染的问题被迫迁外地,石湾古镇就剩下艺术陶瓷一枝独秀,带动石湾的文化、经济和旅游的发展,成为佛山一张亮丽的名片。现石湾有17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60多位的省级大师,还有一大批的创作人员。

石湾艺术陶瓷得以发展顺利,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政策和举措有密切关系。

一、石湾艺术陶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得到迅速恢复的原因

(一)政府的重视

新中国建立后,石湾属于南海县石洲乡,人民政府帮助工人成立陶业工会,工会内设“古玩科”,对石湾陶艺的发展和恢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的政策和法令。政府对民间艺术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使不少石湾陶瓷艺人重新归队,生活得到了照顾和改善,家庭得到的妥善安排,石湾陶瓷生产逐渐恢复,循着公私合营和生产合作化的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来分属不同行会的作坊组成联营组、联营社,后来成立了公私合营、国营的陶瓷厂。

为了进一步恢复石湾的美术陶瓷生产,在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同志的关怀下,1952年设立了南方美术服务社石湾陶瓷组,由著名艺人刘传为负责人,1953年,南方美术服务社石湾陶瓷组改名为广州人民美术社—石湾工场,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艺人刘传和区乾主持,参加这里工作的不但有曾良、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已经较有名气的陶艺家,还有尹积昌、高永坚、谭畅等学院的教授和艺术家,他们响应广州市朱光市长的号召,为恢复石湾的艺术陶瓷做了大量的工作。1956年,政府将七、八、九联营组和尾灯组组成公私合营石湾美术陶瓷厂,1958年,公私合营的石湾美术陶瓷厂与生产工艺合作社、广州人民美术社—石湾工场合并,并转为国营石湾美术陶瓷厂。

1957年成立了石湾陶器研究所,专门对石湾的釉色、泥土、窑炉等进行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又增加了江湾艺术陶瓷厂、石湾工艺美术陶瓷厂两家专门从美术陶瓷生产的厂家,还有日用陶瓷厂、园林陶瓷厂、建筑陶瓷厂也开了美术陶瓷车间。

艺术陶瓷深厚的底蕴和综合的技艺汇集使它成为石湾窑的一朵奇葩,解放初期政府在恢复制陶业的生产秩序、调整生产关系时始终将石湾艺术陶瓷放于重要地位。

(二)美陶厂的巨大贡献

1958年成为国营单位的石湾美术陶瓷厂,为石湾美术陶瓷生产恢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美术陶瓷厂是石湾陶艺创作人员的摇篮。美术陶瓷厂吸纳了技艺超著的民间艺人,将他们变成国家职工,让他们将自己的技艺发挥出来。厂里还举办培训班,请本厂或者院校的教授来讲课,著名的微雕艺术家罗雪薇当时正在读高中,即被美术陶瓷厂选拔而进入厂内学习班学习,并成为该厂职工。艺人们每年或每个季度都拟有创作计划,按计划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人们的创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新时期,个人工作室纷纷设立,其中许多人都有在美术陶瓷厂学习或工作过的经历。

美术陶瓷厂带头发掘了许多传统的工艺。石湾窑釉色丰富多彩,但不少釉色的配方失传,为了发掘传统釉色,美术陶瓷厂不但组织厂内的艺人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还将一些民间高手招入厂内,成为厂内职工,专门进行釉色的试制。霍日增、梁华甫以及梁华甫介绍进厂的吴灶生,都是调釉的专家,都有优秀的釉色成果留存于世。陶瓷的烧制方面,以往古玩行的(美术)陶瓷都是搭烧,即在其他龙窑中找好的火位,与其他日用陶瓷产品一起烧,后来美术陶瓷厂建起了新灶(后改名为同庆灶),专门烧美术陶瓷,并烧还原焰,在石湾也开了先河。

美陶厂当时是广东甚至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到石湾美术陶瓷厂参观题词。前来石湾美陶厂参观学习的国际友人很多,港澳同胞及归国华侨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对石湾陶瓷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很多人将陶瓷艺术品作为礼品或藏品,产品销路很广,石湾被称为南国陶都,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三)高等学院教授对石湾的关注

清代到民国初期,石湾艺术陶瓷得到长足发展,出现短暂的繁荣。一批优秀的陶艺家相继出现,如:黄炳、黄古珍、陈渭岩、刘佐潮、霍津、温颂龄、潘玉书等,大大丰富和提高了石湾窑技艺水平,他们的艺术风格,奠定了石湾陶艺的传统,影响和滋养了石湾的陶艺文化。

20世纪初期,西方文化大量渗入中国,石湾终于开始产生了“现代陶艺”,它们与石湾传统陶艺不断交融渗透,推动了石湾近现代陶艺的发展。

石湾第一代陶艺探索者是一批留过洋的画家和雕塑家,如梁竹亭、郑可、梅健鹰,陈雨田等。他们有丰富的美术学识和娴熟的专业技巧,拥有广泛的艺术信息,没有多少认知“传统”上的羁绊,热诚地把现代艺术理论与泥、釉、火在特定的条件下结合起来。梅健鹰先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陶艺,因教育或研究的需要,经常直接到石湾进行创作。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的陈雨田教授也常到石湾指导。他们的陶艺制作具有随意性、意绪天然,出人意表,时或有较多的装饰性与给画性及雕塑性倾向,以及一种游艺者摆脱不了的自我痕迹。[1]

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永坚、谭畅、尹积昌等学者教授,在石湾美术陶瓷恢复的早期,也常创作一些有现代气息的、品味新鲜的陶艺作品。此外,稍晚的曾肇权、毛桂珍、姚志明、苏锡荣、梅文鼎等,他们都是从专业的艺术院校毕业,作品既吸取了本土的原料材质的特色,又开创了具有现代品味的艺术风格,为石湾传统陶艺注入了新鲜血液。[1]

(四)新时代的传承和学习

艺人们的传承关系有了新的变化,曾良与庄稼按照主管部门的意图,分别拜区乾和刘传为师,口号是“继承遗产”和“抢救遗产”。刘传是一位出色的艺人,但小时候读书不多。庄稼是普宁人,原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文化水平高,但对石湾陶塑艺术不熟悉,两人结对互相学习文化和陶艺,后来陈保国、廖洪标也拜刘传为师傅,很好地传承了刘传的技艺,并将刘传的创作总结成理论。成来石湾一个师徒传承最为成功的例子。曾良也很好地传承了区乾动物陶塑的技艺,成为国家级的一代陶艺大师。

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塑艺人不但重视从老一辈吸取艺术的养分,还注重到学院去进修,吸取系统的专业知识,刘泽棉、廖洪标等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有到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的经历。

二、石湾新时期陶艺发展展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加,艺术品市场急剧扩大。一些原来在国营厂的陶艺家,离开了单位,自创作坊和工作室,如“艺之谷”、“又一村”、“瓦公窑”等,个人或小团体的创作单位开始发展,形成了多元发展的局面。

在现阶段,石湾陶艺创作面临题材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题材上沿袭着古老的传统,以仙佛罗汉或古代人物所占比重较大,题材重复,陶艺家之间做相同题材的很多;写实能力不强,石湾艺术家很少做现代人物,一个与销售市场有关,另一个是因为欠缺写实能力,做有时代感的作品对写实基础能力的要求更高;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存在不足,如做动物陶塑,每年年底,许多工作室和陶艺厂大量生产贺年生肖陶艺品售卖给厂企作为礼品,许多陶艺家不论自己是否善于塑造动物,都加入生肖陶艺品创作的队伍,而且对所塑动物不加研究,重量不重质,没有传统创作那种严谨、认真和细致的精神。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石湾陶艺的进一步发展,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陶艺的恢复过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加大政府对艺术的扶持

市场经济使艺术注入更多商业的味道。为了攒取更大的利润,陶艺创作人员想办法在时间上、工艺上节省成本,表现在创作上追求速度,在题材的选取上更偏向选取已成模式的题材进行创作。这就脱离了艺术的本意,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如果艺术不是为了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而变成了一种商品的生产,那它就不是艺术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是计划经济,厂的效益不与个人创作挂钩,创作人员没有生存的负担和压力,只要接到任务(许多是政治任务)创作,就会专心致志、怀着崇敬之心进行创作,作品多为正面的、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题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那个年代过来的老大师感叹,即使现在让他们做原来一模一样的题材,也不能做出当时那种精神面貌和神韵来。

当时陶艺创作人员能够抛开顾虑,专心创作,与国家作为其坚实的后盾是分不开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生产关系与解放初期变得不一样。出现更多的个体作坊及私人厂企,陶艺的生产变得分散。陶艺创作人员不但要顾及备料、创作、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还要顾及工作室的租用,税费等种种问题,生存压力较大。作为政府,虽不能成立国营厂以安排陶艺家集中创作,但能够做的事还许多:对内帮扶陶艺创作人员立足本地,减低他们的谋生成本,在土地使用和税收方面给予更多优惠,缓解其生存压力;对外政府要搭建好平台,做好艺术创作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平台,不断宣传推广,增强人们的艺术修养,培养更多的艺术爱好者。

石湾人民政府在对艺术的支持上已做了一些工作,如2004年成立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目的是收藏、展览、研究、宣传石湾陶文化,保护石湾古龙窑,为石湾陶艺的向外推广和开阔本地市民的眼界搭建了一个高端的平台。

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被评为首批国家非物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古老的技艺成为国家和地区重点扶持保护的项目,对保护该项手工技艺有重要的意义。先后确立了17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其中国家级有3位。每年政府对各级传承人都有适当的补助,希望他们为项目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陶艺家对收徒、表演、讲课等工作变得更为积极。

(二)陶艺家应更主动到现实生活中去提炼创作的素材

自觉进行生活实践,是石湾陶艺界的良好传统,到社会生活中,到民众中去观察、体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为己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典型、传神的作品。相传清代动物陶塑大家黄炳创作“宝鸭穿莲”时,就是划着小船,在荷花池中反复穿行,追着鸭群后面观察。解放初,一代动物雕塑大师区乾为了塑造马,去军马场体验生活。一代鹰王曾良为塑造好鹰,不但无数次去动物园观察鹰的特性,还在家中养了两只麻鹰,日夜观察,深刻地认识了鹰的活动规律和性格特征。刘传也是常常蹲在街边、茶馆、庙宇角落或渡河码头等热闹场所,观察往来行人,为创作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和资料。他说:“学习前人,必须跳出他们的窠臼,这就要老老实实向生活学习,重视经常性的生活积累”。

石湾美术陶瓷厂为了培养他们的创作人员,也是不断将人员派到社会各阶层行业采风,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有那么多生动作品的原因。

(三)对前人作品的模仿和学习

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尤其是作为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民窑。石湾艺术陶瓷今日的成就,是世世代代陶塑艺人努力的成果。

“仿”是石湾人学习和传承陶艺的一项很重要的途径。而“仿”中最核心是“仿中有创”、“师古不泥古”,从而形成石湾陶瓷丰富多彩的器型和风格。

仿名窑釉色。石湾窑是民窑,与北方受官府诸多限制的官窑不同,能自由、活泼地发展,所以釉色与器型都非常丰富。如河南钧州钧釉以紫变釉为特色,但稍淡雅的蓝变釉更受南方人的喜爱,石湾烧制出非常精美的蓝钧釉,取得了“钧窑以紫胜,广钧以蓝胜”的骄人成绩,还创制出翠毛釉、石榴红等珍贵釉色。这种釉色在民国时已有创造,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人将其发掘出来,现这些釉色仍在使用。

仿名家作品。石湾陶瓷家之间的相互学习,除了家族和师徒之间的传承外,还有一种传承的方法,是对作品的临摹学习。石湾基本上每一位造型创作人员都经历过临摹的学习阶段。一代陶艺宗师潘玉书,他创作的仕女,衣纹清晰流畅、飘逸俊美,对后世石湾人物创作的影响极大,石湾艺人做人物基本上没有不研究和临摹过他的作品的,包括刘传,早期也大量临摹潘玉书的作品。在20世纪70-80年代,收藏石湾陶艺品最多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将馆藏的作品拿出来,让石湾的艺术家临摹,使陶艺家们获益良多,陶艺水平大大提高,时至今日,许多陶艺家对这段经历仍念念不忘。此外石湾技艺的创作还受佛山粤剧,木板年画,漆艺、秋色等艺术的熏陶;使石湾艺人的制陶技艺,不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完善。

任何一位大师,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都必须经过刻苦的磨炼,认识材质的特性,熟悉工艺过程,认识和掌握制作技巧,以达到一种心手相应、自由无滞发挥的创作境地。

(四)更多的交流学习

全球村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石湾既要保持自己传统的特色,又要融入这个全球村,如何取得平衡是许多艺术家要考虑的问题。要有国际的视野,要了解这个世界,交流学习很重要。解放初,刘传与天津的张景祜进行交流,又与日本的陶艺家加藤九郎会面交流,院校的教授到石湾创作传经,刘传到中央美术学院讲学,这些都是对艺术有益的活动,这些交流成果会沉淀在艺术创作中。石湾近10年来多次举办的柴烧文化节和陶瓷艺术节,相应举办创作营活动,邀请艺术家到石湾来创作办展举行研讨会,同时组织作品外出展示、参赛,组织陶艺家到其他窑区考察等。作为陶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观察陶艺家们对这些活动的态度,很有感触:有些人很热心,有此类交流活动积极参加,甚至自己主动到其他地方考察学习,这部分艺术家大多思想活跃,进步迅速,常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问世;一些人对这类活动漠不关心,对外来的作品不接受、不包容,对自己的作品孤芳自赏,这类创作人员的进步较慢。

2014年陶瓷节其间,中国景德镇、宜兴先等几大陶瓷产区的艺术家代表聚在石湾开研讨会,宜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谈到顾景洲先生,她说:他永远在不断地学习,到年纪很大都还要学习,他的壶卖得很贵,不但是工艺精美这么简单,这里面包含他的思想、学识、修养。

三、结语

石湾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窑,制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和喜好而得以延续发展,成就了千年陶都的美名。时至今日,石湾艺术陶瓷作为石湾陶瓷制品的精华和代表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历史和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但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趣也在不断改变,作为古老的陶瓷产区,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延续石湾千年陶都的神话,对于现代制陶人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历史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财富,每个时代发生的故事都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文化艺术,它是具有延续性的,好的东西会积淀下来,成为前进的基石,使石湾陶艺再跃新台阶。

[1]佛山大学石湾陶瓷艺术研究课题组.石湾陶瓷艺术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梁念琼liangnq123@163.com)

Analysis of Shiwan Ceramic Art at the Initial Phase of New China and the Enlightenments to the Ceramic Art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LI Yan-juan

(Shiwan Ceramics MuseumofGuangdong,Foshan 528000,China)

Began in the Ming dynasty,Shiwan ceramic art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years of Republic of China,but it was greatly damaged in the lat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Shiwan ceramic art was recovered and developed very quickly through various efforts of Shiwan people under the car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upport and help from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In the new era,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iwan ceramic encounters various difficulties.Recalling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Shiwan ceramic art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enlightenment is inspired that government’s care is very important,and artists should be diligent and make great efforts,constantly improving their own artistic attainments.This is the key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Shiwan ceramic art and to carry out and develop Shiwan ceramic art.

Shiwan;ceramic art;recovery;enlightenment

J309.2

A

1008-018X(2017)001-0019-05

2016-11-03

李燕娟(1971-),女,广东肇庆人,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文物博物馆员。

猜你喜欢
陶瓷厂石湾陶艺家
浅析配电房的智能化系统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石湾的遗产资源与特色小镇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夹江陶企数量将缩减至50家节后部分厂家调价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潮州市8家陶瓷厂工人手外伤急救知识现状调查分析
探访石湾美术陶瓷厂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景德镇与石湾人物泥塑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