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多样性发展的比较分析

2017-04-15 03:1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7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全球化德国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00)

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多样性发展的比较分析

蒋茜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00)

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各种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每种模式都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内核,但同时也存在另其陷入困境的弊端,这些优劣长短,需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一方面,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别,体现了属于自己国家的特殊性,他们自身之间存在比较竞争;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各种模式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之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统一性,并在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中不断发展。

劳资关系;多样性;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发展,统一性主要是指劳资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下所呈现的一致性,以及不同空间中所具有的劳资关系本质特征的共性。而共同的经济规律并不否认历史阶段的多样性,以及每一个国家在劳资关系中所呈现的空间性差异,即国别差异。本文主要结合美国、德国、日本这三个比较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讨劳资关系的国别差异。

一、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不同模式各有所长

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三种模式都各具自身特色,这些劳资关系模式的发展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但每一种模式都或多或少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存在于资本主义模式中的合理内核是值得关注的。

美国模式的合理内核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市场竞争的优势。正如罗纳德.多尔所说:“尽管美国社会有很多弊端,美国公司董事薪水是那么过分,但就竞争力而言的所有方面,模式就是美国。”应该说多尔的这一评论揭示出了美国模式的优势。①美国的自由主义为以企业为核心的各种社会组织提供了较多的宽松的环境,而追崇个人主义的氛围,明星式的晋升方式,让企业中雇员的创造性可以获得很好的激励与发挥。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则所赋予的竞争性、创造性、和灵活性,让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了充分活力。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信息革命的爆发,美国模式在经济竞争力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大的扩张。当然,正如米歇尔·阿尔贝尔所提出的,美国模式有其特殊性。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能够发挥得如此彻底,而其他国家很少具备这样的条件。

德国模式的合理内核是既强调竞争的优越性、又注重社会公平,是关注市场自由原则和社会平衡原则的结合,它“成功地把资本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结合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保持了平衡,同时,效率也丝毫不差。”②德国模式非常注重阶级合作,而这种阶级合作与日本模式不同的在于,更加强调劳动者的权力和地位,并通过正规法律制度作为其保障。正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指出:“与美国和南亚相比,欧洲的社会福利制度给了欧洲一套完全不同的伦理标准,只有欧洲保持着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上的平衡。欧洲不是地理标准,它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和生活方式。”③德国模式中的优越性是值得肯定的,而正是其合理内核让德国创造了二战后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也成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能够快速恢复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德国模式中,比较注重把劳动者自身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显然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日本模式是通过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思想,用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让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汇成了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并且将市场经济融入到共同协作的竞争模式之中,竞争与合作融合在一起,彼此贯通,特别适合后福特主义的生产体制,“丰田模式”也被看作是取代“福特模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而被广泛关注。同时,日本模式中的三大法宝,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性工会,把劳动者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的拴在了一起,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劳资关系,这种“劳资命运共同体”激发了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日本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计划引导作用,对于市场秩序的建立,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国内市场,维护成长中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战后的三十年,经济发展极为迅速,这种发展劲头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日本模式的合理成分对于日本经济在战后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模式都面临自身的困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模式同样如此。这些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模式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因模式本身的弊病使这些国家的未来发展面临困境。

对于美国模式来说,其缺陷主要表现在:其一,自由市场本身所存在的弊病。例如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失灵、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缺陷等等,这些无政府状态必将导致整体社会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和短视性,使得美国模式下的自由市场力量越来越不可控制。第二,股东利益至上的美国模式,让企业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导致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股市交易恶意膨胀,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这些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只会催生越来越多的泡沫,并埋下越来越多的隐患。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正是这一模式弊端的体现。其三,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在美国模式中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一边是财富的累积,一边是贫困的累积,正如约翰.格雷所指出:“在美国,收入的降低害着就业的大多数人,对在职的穷人中的大多数损害尤甚。”“自由市场还削弱或毁坏了维系美国社会凝聚力的其他制度,它创造了长期的经济繁荣,但大多数美国人却很难从中受益。美国国内不公平的程度……超过任何一个欧洲国家。”④

德国模式的弊病,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开始逐渐暴露,在全球化席卷下,该模式弊端进一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庞大的福利开支已经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在全球化的竞争面前,德国模式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第二,全球化浪潮中德国模式中的集体主义传统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缺乏有效的应对。全球化不仅是资本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同样也是各种思潮的全球传播和相互碰撞,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新自由主义所推行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观念对德国的意识形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崇尚个人自由的新自由主义已渗透到了德国的思想领域,正如德国政治学家奥尔夫刚.贝格多尔夫说道:“与20年前相比,今天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加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并以此为出发点谋求自我发展。至于自我约束和履行义务的愿望正在急剧下降。”⑤因此,德国模式中建立在集体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共同决策制开始受到质疑。第三,德国模式把很多问题都纳入了规章制度的法律框架之内,在促进稳定的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在竞争加剧的全球化背景下,共同决策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减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效率。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德国劳资关系模式陷入了困境,德国经济开始走向停滞甚至缓慢下滑。

日本在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陷入萎靡衰退,一度受西方赞叹的“日本模式”一时间面临瓦解。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下,这种模式显示出了自身的弊端并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日本模式”,在政、官、财“铁三角”庇护下,固然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政府对市场领域的过度管制,却造成了日本市场的封闭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泛滥的背景下,日本模式所提倡的一些制度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在全球化趋势之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需要自由流动,而日本模式中的“终身雇佣制度”和“员工序列制度”等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雇员的“跳槽”,这种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与当今全球化大势背道而驰,使得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同时,“年功”也越来越与“能力”产生矛盾,严重抑制了年轻劳动力创造的积极性,不利于竞争,也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发展。日本模式面临的困境,并非周期性的萧条,而是体制与全球化时代碰撞的结果。

三、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各种模式的动态发展

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典型劳资关系模式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总结如下:

1、由于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生产力基础、指导思想,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各具特征的劳资关系模式,即便是同一种模式,因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不同,在不同的阶段也存在差异,因此劳资关系模式的发展就呈现出多样性。但不管是纵向上历史阶段的多样性,还是横向上当代资本主义模式的空间多样性,劳资关系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根本上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的雇佣劳动制度,都具有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如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到了劳资调节中等。简而言之,劳资关系的多样化状态,是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共同特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范围内的差异。

2、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各种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上述当代资本主义各种典型劳资关系模式中,每种模式都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内核,但同时也存在令其陷入困境的弊端。各种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模式都需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否则优势终将变为劣势。从资本主义各种模式本身的发展来看,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中前行,通过调整去适应新兴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例如,美国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显现出极大优势并取得了巨大生产力进步,但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陷入困境,并开始调整。以效率与公平双重优势著称的德国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之下陷入了困境,之后采取一系列的调整措施,试图摆脱困境。而随着日本泡沫的瓦解和经济的衰退,曾经有助于取得经济奇迹的日本模式也开始进行结构性改革。可见,资本主义各种模式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在发展中的调整改革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体现。

3、各种资本主义模式在发展中相互比较、渗透。由于同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当代资本主义各种模式为了保持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也开始出现了相互学习、渗透的现象。美国模式在坚持自由主义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其他模式中的合作方法,例如在企业管理制度上,越来越承认劳动者的权力,在公司目标上,不再仅仅局限在利润的目标上。在德国模式中,也引入了美国模式中的竞争元素,例如,德国通过减税来调动雇主积极性,通过拉大工资差别来调动雇员积极性,并改变福利供给方式,让福利与效率挂钩等等。日本模式在经济下滑之后,广泛吸纳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采取了一系列减少政府管制、开放金融市场、放松金融监管的措施。从经济运行的层面看,不同时期不同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模式之间相互借鉴,甚至采取相同的政策和管理手段,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模式本身的改变。⑥可以说,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各个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融合:一方面存在竞争比较。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别,体现了属于自己国家的特殊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与政治上的分歧;另一方面是相互渗透融合。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各种模式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之中,在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中不断发展。

【注释】

①刘凤义.当代资本主义多样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教学与研究,2009(2).

②[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06.

③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4:195.

④[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9、3.

⑤张世鹏.二十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272.

⑥刘凤义.当代资本主义多样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教学与研究,2009(2)。

蒋茜,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全球化德国
德国豹2号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全球化陷阱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