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2017-04-15 19:55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小学杨亚娜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7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素养思维

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小学 杨亚娜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小学 杨亚娜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阶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课,作为小学英语的一种常见课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于英语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高。为了使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启蒙阶段要想法设法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1.运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1.1 通过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这不仅会使英语阅读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5 Seasons 这一课时,学生在阅读这篇小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给学生一些视频、音频及一些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被点燃、被增强。教师还可以巧设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欣赏这首小诗,体会一年四季的优美。如在导入环节设计如下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1)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the music?(2)When you listen to the song, if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song, can you tell me as soon as possible?(学生回答之后,PPT呈现《春天在哪里》《宁夏》《秋天的童话》《雪绒花》这四首歌名)(3)What can you fi nd among them?(4)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do you know? 这四个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而且能在思考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季节的乐趣。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核心。教师只有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出色。

1.2 在阅读教学中巧创情境,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运用。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巧设情境,成功地将学生引导到学习当中去。例如在学习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这节故事阅读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进行故事表演,让扮演goldilocks 的小姑娘穿上漂亮的公主裙,扮演 bears的学生带上熊帽子。这些同学在讲台前进行表演,展示他们流利的口语。表演结束后,大家给予雷鸣般的掌声,并鼓励台下的学生对参与表演的学生们的口语及其对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作点评。这些参与表演的学生们不仅能在这次情境表演的体验中得到莫大的鼓舞,还能习得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

1.3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英语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学生只有积累一定量的单词、句型后,才能使思路纵横,信手拈来,逐步转入到英语这门语言的运用中,才能真正地做到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活学活用。例如,在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old are you? 这一课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注意努力去启发学生,变“教”为“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理解文章,教师适时地对一些知识点如单词、句型等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加强识记。在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出示这么一幅图:班里的一名男生生病了,同学去家里探望,让学生根据该图自编对话。在对话操练中,学生们会更扎实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不仅能够在表达中不断学习,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表达,更好地实现英语这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

2.运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习英语中使用语言要借助于思维;同时,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又会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2.1 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巧用思维导图,不断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思维工具,利用学生记忆、阅读和思维等的规律,来开启人类大脑的巨大潜能。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思维导图。如在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5 Seasons 这一课时,在阅读完这篇小诗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篇小诗的理解,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学生能将文章中的季节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小块,以此帮助他们有条理、成系统地组织、重整学习材料。学生对于学习材料的重新加工,能够促进学生牢记学习材料,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

2.2 灵活性思维

教师要巧设一些问题,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比如,在学习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 At Christmas 这一课时,可以设置这么一个问题: Mid-autumn Festival is popular in China.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学生借助于课文中对于 Christmas 的句型和叙述,把握住Christmas的节日特点,并逐步地给出自己对于中国传统节日 Mid-autumn Festival 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大大训练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3.运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反映,更是文化的载体。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话题的背景资料,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在 At Christmas 这一个单元,除了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及其常见的庆祝形式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中国、外国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和 April Fool’s Day 等等。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来了解中国、外国一些比较出名的节日。培养文化意识,不仅仅要了解习俗,更要有对于文化的一种理解、包容。比如,在学生阅读完 How old are you?这一课时,教师要及时地为学生补充这么一个 tip:在西方国家,询问女士的年龄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年龄对于西方女性来说,是一种隐私。了解西方国家的话题的一些禁忌,并适当地为学生扩展一些相关的文化习俗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哪些话题适合去交流,如何在不同场合中得体地表达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一些重要的文化知识和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结束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引导。教师善于点燃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在学生心中一点点地扎根、发芽,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李青. 201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5).

王稳婷. 2016.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英语教师(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