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纸质文物库藏“五防”措施与科学管理探究

2017-04-17 08:31杨利广
丝绸之路 2017年6期
关键词:五防博物馆措施

杨利广

[摘要]纸质文物从某一方面反映着我国的发展历史,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需要更好地保护。由于纸张自身的材料特征,再加上储藏环境的影响,纸质文物会由于很多原因而出现腐坏和破损的状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博物馆纸质文物库藏“五防”措施,更好地保护纸质文物。

[关键词]博物馆;纸质文物;“五防”措施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纸质文物的保护就是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即防火灾、防盗窃、防人为破坏等主要工作。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纸质文物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破坏纸张文物有效存储的所有因素都完善解决,进一步提高纸质文物的保护水平。可见,如何保护好纸质文物是我国各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纸质文物受损原因探讨

(一)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在衡量文物库气候环境中,空气湿度和与温度作为两项重要指标,发挥着关键作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纸文物藏品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天然的聚合物作为构成纸张的主要纤维素,导致纸张文物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如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一年的4、5、6月都是梅雨季节,在这三个月内会出现大幅度的降水。6月后,在持久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蒸发非常明显,经常出现秋旱、夏旱的天气。一旦环境变得特别潮湿,纸张就会变潮出现水解情况,由此影响了纸张强度,纸张上的色彩和字迹也会有些模糊不清。在纸张处于一种灰尘的环境体系下,会与灰尘中的颗粒发生摩擦,导致纸张上字迹变得模糊不清。同时,在温度的逐渐上升下,纸张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破坏了纸张纤维素内部的整体结构,从而使纸张出现断裂和变脆的情况。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对纸质文物卷翘程度还有所影响,一些结构平整的纸质文物,几乎不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本身就有些卷翘的纸质文物在一些湿度很大的环境中卷翘就会有所平缓,反而在干燥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大多数书画构成材料都是有机纤维制品,温湿度变化情况对它们来讲特别敏感,如果长期在湿度有些小、温度有些高的环境下,自然就会出现变形或者收缩情况。在纸质文物装裱中,续绢作为主要使用材料,在吸收相同的水分后,纸张的膨胀力度就没有绫绢的大,导致纸质文物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卷翘。

(二)病虫害的影响

有机物质作为纸张的纤维,在造纸中很多时候还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再加上在装订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掇糊原料,为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很多食物,一旦环境和温度符合生长要求,这些病虫害就会快速蔓延。情况轻的很有可能蛀蚀成洞;情况严重的导致纸裂成为碎片,出现缺字少段的情况,很难进行有效辨认。博物馆中藏有很多書画,烟草虫和蠹鱼是危害书画最常见的害虫。烟草虫善于将书画打成一个个小洞洞,自身在洞内隐藏而得到保护,致使书画很大一部分被噬,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全部被毁的情况。蠹鱼喜欢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很怕见到光,一般都在夜间进行活动。蠹鱼还特别喜欢吃蛋白质和纤维系列物质。还有很多害虫会排泄很多有色污物,这些污物严重影响到纸质文物表面的清洁。很多时候这些害虫尸体还会是某些菌类的营养源,进而导致霉害情况的发生。

(三)霉害的影响

纸张作为纸张文物的主要载体,纤维素是纸张中的主要成分,并且很多修补过的纸质文物中都会有淀粉,这些有机物会成为菌类的主要营养源,导致菌类出现大量繁殖的情况,这时霉害现象就会出现。经常遇到的真菌有20多种类型,如杂色霉、黑曲霉等,这些真菌会腐烂皮革,降低纸张机械强度,有的还会像墨纸一样很容易出现吸水情况,最后成为一种浆状物,情况严重时纸张会凝结在一起,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在一些潮湿或者高温的环境下,纸张中的真菌还会分泌一些色素,这样纸张中就会出现很多无法除掉的色斑,严重污染了字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去除纸质文物霉斑。

(四)光害的影响

光危害到纸质文物,主要是光化学作用产生的。当温度超过35℃后,纸张就会出现发脆或者变黄的情况。同时,光线还会破坏纸张中的非纤维成分,字迹由于光线的作用而出现褪色情况。

(五)尘埃的影响

冬季和春季的尘埃很大,也会破坏到文物,且容易被忽视。大多数博物馆都在阳面,汽车流量很大,周围也有很多建筑施工。一旦空气中的沙粒或者煤烟落到纸质文物上,在整理和使用纸质文物时,会引起粉尘颗粒摩擦纸张的情况,导致纸张出现起毛现象,会对字迹清晰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果纸质文物受潮后,粉尘里的勃土就会粘结在纸张表面,致使纸张难以揭开。

二、纸质文物保护工作对策

(一)结合纸质文物特征,注重保护文物的环境

对于纸质文物的保护,首先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防潮。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多雨水致使环境潮湿,博物馆内温度有时高有时低,就会影响到纸质文物的合理保护。因此,要对库房温湿度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达到保存纸张所要求的温湿度范围。纸质文物对库房温度的统一要求为:夏季不能超过30C0,冬季保持在13~19C0,相对湿度最好在55%~70%。可采用机械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应在万里无云的天气下通风。对于一些古书画的防潮湿,应采用装裱书画的做法。在整个书卷中间紧紧夹着书画,外部环境的尘埃或者潮湿等情况都不会影响到书画。在一些梅雨季节中,还应在库房中放木炭或者石灰便于吸潮。

(二)2.高度重视防尘和防虫,定期清理虫害生存环境

防虫和防尘二者之间有很大关系,由于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尘埃会成为昆虫的主要养料。所以,防尘也是保护纸质文物的主要对策。这就需要在文物没有入库之前,就要进行相应的除尘工作,对病害虫的生存环境经常清理,保证它们无法正常生存。同时,对纸质文物还应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对于纸质文物的消毒包括用杀菌和使用防霉药纸的方法。并且还应经常更新杀虫剂的品种和使用方式,在文物柜中使用防虫防腐剂。但需要明确的是,尽量不要使用一些对人身体有害的杀菌剂,以防这些杀菌剂影响到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三)做好防霉处理,防止纸质文物霉变

真菌也会对纸质文物造成破坏,纸张中一旦有了真菌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真菌的处理分为灭菌和处理霉斑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甲醛香。第二阶段中配制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使用毛笔蘸一点溶液,将其在发霉污点位置上涂一下,待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转变成为茶色,等几分钟后,涂上一点草酸溶液,这样涂有高锰酸钾的位置就会变成白色。在茶色明显退干净之后要使用清水清洗一下,洗去一些残留的化学药剂,从而最大程度保护纸质文物。

(四)避免阳光直射文物,设置单独的库门

对于一些新建的库房,库门应单独设置,使其具有很好的防光功能。应将纸质文物放入存储柜子中,使其避光。同时,还应严禁在阳光下从柜子中提取文物,从根本上避免光线照射文物。

(五)防止人为损坏,提高馆员工作能力

通常博物館没有专业的修复工作人员,所以应经常让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一些与保护文物有关的培训班。这样在将来修复文物时,工作人员也不至于束手无策,不严重的情况在本馆医务室修复,严重的情况应在文物医院修复,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的文物医疗保障系统。

三、科学化管理纸质文物的对策

对于保存纸质文物,主要需要覆盖藏品表面以避免出现污渍、光照或者磨损情况。无论是放在文件夹中,还是保存在盒子里,全部的纸质文物不管是已经装裱的,还是没有通过装裱的,都应该使用无酸棉纸进行隔开,最好是一张纸来隔开。但应注意的是开放式的堆叠纸质藏品隔层棉纸应该是统一的尺寸。对于一些在盒子或者文件夹里存放的纸质藏品,要结合盒子或者文件夹大小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选择放在盒子里面中的纸质文物。对于一些已完成装裱工作的文物,在藏品之间采用棉纸进行隔层,并让其保持一定的空间,可以在两个藏品之间滑动。对未装裱的纸质文物在叠放后使用无酸隔层纸进行隔开,并装入文件夹中保持平放。另外,将单页纸质文物分别装在大纸袋、中纸袋、小纸袋中,逐一入柜。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所采用的保护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但不能盲目保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针对性地保护,这样才有助于长期的保存文物。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纸质文物的保护需要处理好温度、湿度、病虫害等各方面因素,唯有处理好影响纸质文物科学化管理的各种因素,才能延长纸质文物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陈远翔,修光利,于颖,徐方圆,吴来明,施超欧,解玉林,张大年,王烁.封闭式博物馆室内空气颗粒物离子成分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5).

[2]郑冬青,张金萍,何子晨,左骏.江苏江阴明墓出土粘连纸质文物的揭展和研究[J]. 中原文物.2013,(1).

[3]王亚龙.影响纸质文物耐久性的内外因素探析[J].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3,(1).

[4]徐方圆,吴来明,解玉林,白宁.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评估方法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S1).

[5]杜侃,高雅.硼氢化钾对于氧化纸质文物的还原作用研究[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2).

[6]李平心.简论纸质文物的受损原因及保护对策[J].丝绸之路. 2011,(24).

猜你喜欢
五防博物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博物馆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高压开关柜“五防”联锁功能实现及应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夏末秋初养生“五防”
基于五防采码的开关柜闭锁装置设计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