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7-04-17 19:16刘扬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教学

刘扬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也取得也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导研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高中数学教师的青睐。一方面,导研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的方式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导研式教学为高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笔者将对“导研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高中数学中实施“导研式教学”的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导研;教学;研究;实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导研式教学逐渐走入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导研式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运用导研式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进行研究,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1.基本内涵

所谓“导研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思路,学生自主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最后将探究的思路和过程内化分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

2.基本特征

导读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四点。第一,问题性。教学从发现开始,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结束。第二,自主性。对探究的方式、探究的方法、探究的过程学生可自由选择。第三,指导性。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第四,探索性。结论的得出,不再是教师直接呈现,而是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

3.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架构

此种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师生配合,有机促进,导研式教学的基本框架可总结为“三个自然”、“一个内化”。三个自然是自然提出问题、自然解决问题、自然拓展问题,一个内化是及时巩固需要内化的知识。

二、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施办法

1.借助“三个六问”,实现“三个理解”

三个理解是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导研式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理解数学、学生、教学三者。高中数学教学论中,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将三个理解作为设计前提,离开三个理解的教学,不会成功。

“三个理解”需要通过“六问”进行深化。所谓的六问包括:一、怎样整合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教学目标的理解。二、能否掌握好数学性概念的理解,三、是否能牢固掌握学习方法,四、教学要围绕教学主题,五、怎样将学生与问题有机结合,六、学生怎样将知识内化。

2.在教学过程中设立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牵引人实践的动力。高中数学学习目标是: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即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数学知识,如数学逻辑、数学技巧等;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开发自己的智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长,提高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降幂时,就要学习升幂的原则,不断训练学生的逆性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完成教学设计

高中教师在授课前,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紧扣教学主题,按照知识递进的层次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有理数教学时,首先要教授正数、负数、0 的概念,然后细分为正整數、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0,最后将这些数归纳为有理数。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语预想的设计回答问题,而是运用另一种思维解决问题,则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探究,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为学生提供发展和学习的平台,最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及时反思和调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苦难。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教师提问:如何计算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教师想要学生回答“将不规则几何体分割成规则几何体,然后分别计算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各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之和就是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但是部分学生却回答:“对不规则几何体进行填充,使之成为规则几何体,求出规则几何体体积,再减去填充部分的体积就是所求体积”,此时,教师不应忽略学生的回答,而是分析学生的回答是否可行、是否合理,与教师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对比,选择更合适的计算方法。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薄弱知识进行二次讲解。

4.丰富作业的内涵、形式和功能

作业分为两种,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前作业是指教师依托教材布置任务,让学生预习下节课的知识,课前作业的布置可包括具体的预习内容,例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也可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例如,集合的表现方式有几种?学生可自己探究或与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后作业是教学结束后,教师布置的作业,例如,对数函数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变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身上的指导作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4-6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异面三种情况。

学生在课堂中也要摒弃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探究思考获得新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师对导研式教学的认识不清、应用能力不足,致使导研式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立足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导研式教学,探索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昌官.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59-65.

[2]林桂玲.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学园,2016,09:123+129.

[3]罗颖.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16,06:21.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