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7-04-17 14:42唐亚利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术创作

唐亚利

我国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小学生在绘画中临摹能力强,但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较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愿因之一是: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孩子画得“像”就是成功的作品,而忽略了孩子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原因之二是:老师在教学上存在不足,许多美术老师课前备课简单,教学模式单一,让学生长期临摹于书中的绘画作品,学生缺乏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创新能力。长期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其实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很强,也是极其纯真和美丽的。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创作方法,进而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孩子们的内在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幅幅新颖诱人的画面就会奇迹般地在他们画笔下展现。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在这里就多年从事美术教育的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要了解和认识美术学习中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正确把握这一阶段学生的绘画特点,才能对他们有恰到好处的学习目标预期和提出恰如其分的学习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创作活动,是以学习简单的美术创作知识和技能为前提、在此类创作过程中进行的尝试体验,是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美術创作一般表现为偶发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有时兴趣所致,突发奇想,但瞬时即变,待到动手操作时,可能又改变了想法,其作品的创作完成,往往还需要老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由于受学习空间和上课时间的限制,他们的习作不可能趋于完美和成熟。但作品富有想象力和童真。因此,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应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不能对他们的作品过于追求完美,更不能轻易地抹杀他们的创作意识。

二、教学中了解儿童身心特点,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识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小学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的印象成分。3.随意性大、色彩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美术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年龄增长,知识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地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三、在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艺术表现,激发他们创造力的发挥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顾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些数学题答案只有一个,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太过于死板,缺乏个性和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多么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学生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学生们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些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片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学生们的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学生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学生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育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老师,一个不负责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老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除了教学,老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既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老师具备浓厚的业务,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教学中学得高兴、轻松、愉快,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术创作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