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7-04-17 14:56王桂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王桂玲

摘 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倡导合作探究四个方面来激活语文课堂,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學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力课堂;高效课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可以调节课堂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善思巧思、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求变求新、勇于开拓、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积极进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帮你构建活力、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我们的语文教学,单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很难表达出来,而且,这样做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课堂效率很难提高。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审美因素,运用音乐、动画、制成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场景创设一种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电教媒体,使内容,目标,媒体,主体这四者关系完善和统一起来,课堂就不呆板,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有味道,课堂上的枯燥感和疲劳感就得到消除。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时,首先让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秋景图片,并且配上《十月秋之歌》的背景音乐,创设优美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朗读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我为学生下载了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能够体会并且模仿名家的朗读节奏、轻重、停顿以及感情的基调。在训练学生朗读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充分领略课文的语言美,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开发,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变抽象为具体,让课堂活起来

我国教育家荀子早已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由于学生对中国建筑知之甚少,无法理解文中内容,于是我上网搜集了许多中国知名建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南北各地建筑的不同风貌。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文中所写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给学生留下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课文变为具体的景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课堂活起来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大脑高级思维过程。一位哲学家说过:哲学始于惊奇。新奇的事物往往使个体产生惊奇的情感,对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与惰性有重要作用,能启发人的创造性思考。学生如果对某个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好奇,那么他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对这个问题主动积极地加以研究,从而产生创造性的结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更是得天独厚,大有可为,多媒体独特的优势让阅读创新教学如虎添翼。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征表现为思维的突破性、发散性和灵活性。这三种思维支持着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使之带着提出新见解的目的去阅读课文。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媒体单调僵化的面孔,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或利用教材的情节进行扩展、深化,续写、改写来体现思维的独特性;或引进优秀的课外佳作,拓展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训练思维的广博性;或利用教材中的思维习题,在评价、比较、想象的过程中培养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针对学情而定。

四、倡导合作探究,让课堂活起来

信息技术环境带给学生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交流的开放性与个性,参与的即时性与方便化,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网上阅读的兴趣,拓展了阅读空间,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现实。比如,我们在教学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大部分学生对《红楼梦》不熟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在网上搜集材料,有的搜集作者资料,有的搜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搜集主要人物及关系,有的搜集评论性文章。大家兴趣浓厚,认真对待,组内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由于大家的合作,同学们对《红楼梦》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课文的讲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应归功于信息技术。

另外,对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笔者还要补充几句,并不是运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恰当的运用。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是教学的根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应做到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整体性的统一,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语文高效课堂服务。

总之,语文教师要构建活力、高效的语文课堂,须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计超 《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素质教育》2014年12月.

[2]李宪勇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天地》 2013年第1期.

[3]庄小云《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12月.

[4]李时玺《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2009年10月.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