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7-04-18 11:23张国强
新一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教育

张国强

摘 要: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把德育教育在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覆盖,是摆在教育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教材。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融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学学科教学;渗透

中学学科教学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渗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教材,教师除了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较强的德育能力,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融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认真研究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的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做到水乳交融,达到预期的综合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

德育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把握住时机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德育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目的。

三、结合训练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树立“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坚持在教好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专业知识与进行德育渗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对于一个专业课教师来说,专业知识教的越好就越容易在学生中建立较高的威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越有利于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做一个尽心尽责的人。作为中学专业课教师,要注意和防止學生出现单纯追求专业知识的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辨是非,尤其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的人说专业课中没有那么多的德育工作可做,其实只要你认真去想,去琢磨,是完全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通过诱导,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品质的过程。根据时代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年龄与思想特点及其存在问题,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充实德育内容,使道德教育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做到适时、适度、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