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在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18 01:20竺雪红桂剑英张晨霞李晓燕邬玲玲
护理与康复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团体癌症

竺雪红,桂剑英,张晨霞,李晓燕,邬玲玲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浙江宁波 315500)

团体心理治疗在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竺雪红,桂剑英,张晨霞,李晓燕,邬玲玲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浙江宁波 315500)

目的 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中晚期乳腺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和心理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外同时参加为期12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和治疗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12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中5项功能量表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3项症状量表和失眠、食欲丧失2个单项测量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癌症;心理障碍;团体心理治疗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近十年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大约有34%~44%的恶性肿瘤患者有着明显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应激反应,而心理障碍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有重要的影响[1]。临床实践表明,将心理疗法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但可以增强肿瘤患者的传统治疗疗效,在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2]。团体心理治疗是把具有相同性质或共同问题的患者聚集在一起,以团体形式实施的一种心理治疗,利用相互之间的沟通、支持、帮助,感受团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达到消除不良情绪、改善行为和增加适应性的目的。本研究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中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治疗作用,为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确诊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目前正在进行化疗;预计存活期为1年以上(两位主治以上医生预测);每天能下床活动1 h以上;年龄≥18岁女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或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正在服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乙醇、药物依赖及滥用;不愿参与本研究。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肿瘤内科、外科病区(9病区和15病区)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化疗和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心理过程为否认期、忿恨期、妥协期、抑郁期、接受期5个阶段,根据其不同心理过程采取陪伴、情绪渲泄、放松疗法,减轻焦虑、抑郁心理;同时做好有关疾病知识及放化疗宣教工作;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支持关心患者。

1.2.2 观察组 除接受常规化疗外,参加为期12周、每周1次、每次1 h的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由经过培训的2名心理咨询师实施,将患者分组,每组6~8例,成员固定。

1.2.2.1 团体治疗的准备阶段 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个别访谈(时间1 h),在访谈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团体心理治疗的作用,确定患者是否愿意参加团体治疗。

1.2.2.2 团体治疗阶段 第1~2次团体治疗内容:团体成员相互介绍,通过“超级访问”“爱在指间”活动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关系;引导患者谈论目前最困扰的问题及相应的感受;讲述怎样做个聪明绝顶的快乐人,要求患者每天写快乐日记。第3~4次团体治疗内容:团体成员分享快乐日记;讲解癌症心理应激反应相关内容,并通过榜样示范引导患者进入升华,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团体成员间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彼此,适时分析患者表露出的非理性认知;采用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心理干预措施,如休息放松法,通过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同时进行意念想象快乐、平静和美好,从而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4]。第5~6次团体治疗内容:团体成员分享快乐日记;团体成员梳理“我的生命线”并分享,在此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有能力决定自己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导致了我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追求”;集体催眠“疗愈之光”,带领团体成员进入和自己身体对话和谐相处,激发免疫力;并要求每天练习。第7~8次团体治疗内容:团体成员分享快乐日记;集体催眠“我的心中花园”引导成员认识到潜意识力量的强大,心中花园的建立和生命树的顽强激发活下去的信心,在需要的时候可随时回到属于自己的花园。第9~10次团体治疗内容:团体成员分享快乐日记;团体成员分享每天催眠训练收获,其中1例患者谈到参加治疗后以前每次化疗都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并很难降下,现在都不升高了,增加了患者的治愈信心;“十个我是谁”和“优点轰炸”活动让团体成员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上天赐予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所以每个人都要去爱自己,更加珍惜自己;最好的状态就是先把自己经营好,就是对身边人最好的爱。第11~12次团体治疗内容:团体成员分享快乐日记;“我的五样”让大家意识到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们的生命当中有很多的珍贵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守护的;不管是父母还是丈夫,不管是谁,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或者我们会离开他们,但是不管怎么样,内心始终会有一个坚定的力量在陪伴着你自己;撰写“墓志铭”和集体催眠“生命列车”引导团体成员讨论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鼓励其真实地坦露对死亡的感受,现实地评估可能的未来,相互交流珍惜余生的策略,尽最大可能提高生活质量。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3.1.1 SAS及SDS SAS和SDS均含20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其中SAS和SDS分别有5项和10项反向计分,量表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然后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得总标准分。根据量表原界值标准,SAS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分<53分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3]。

1.3.1.2 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问卷(QLQ-C30)由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5],问卷为自我报告形式,共30条目,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5个功能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3个症状量表;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6项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总体健康状况项目。量表中功能量表和总体健康状况项目的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症状量表和6个单项测量项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将各分量表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条目数即可得到该分量表的得分(粗分),为了使各分量表得分能相互比较,进一步采用极差化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的标准化得分。

1.3.2 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时填写SAS、SDS,第12周末填写SAS、SDS和QLQ-C30,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测评,当日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和 SD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QLQ-C30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QLQ-C30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3.1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相关研究[6]显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情绪,减轻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情绪是身体的中介,患者情绪的改善有助于缓解其躯体症状,而躯体症状的缓解又会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二者相辅相成。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缓解躯体症状,以更积极心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3.2 团体心理治疗的优势 癌症患者的孤独和绝望是他人无法体验的,患者经常因担心影响他人而回避表达痛苦,亲人也因不知如何安慰患者而逃避与之沟通,二者都使癌症患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团体心理治疗的优势在于团体的形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社会孤独感,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帮助既有益于被帮助者(感受到他人的支持),更有益于提供帮助者(增强了自我价值感),并目睹其他成员成功地应对困难可以重塑团体成员对生活的希望。团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更是患者强有力的支持,并为治疗性改变提供了可能。团体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力量,安全、接纳的团体氛围可以使患者毫无顾忌地谈论平时不能与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及的话题,相互分享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体验,共同面对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团体心理治疗将教育和游戏活动相结合,集治疗性、知识性、娱乐性、情感性、体验性于一体,趣味性强,患者容易接受[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QLQ-C30评分中5个功能量表及总体健康状况高于对照组,3个症状量表和食欲丧失、失眠2个单项测量项目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实施团体心理治疗注意点 需对每例患者进行一对一访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约定无特殊情况每次必须参加,医患双方须遵循保密原则;传导给患者理念,在团体中人人平等,都有义务去维护好团体,让这个大家庭有爱、温馨;团体治疗师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一定团体治疗经验;患者固定,不随意增加人员,让患者有安全感,互相帮助。

[1]王继华,张德芳,谢英丽.癌症化疗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6):4078.

[2]汪霞.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169-170.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198.

[4]姚雪英,金颖.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3,12(9):839-841.

[5]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24-227.

[6]Linden W,Girgis A.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utcomes for cancer patients:What do meta-analyses tell us about distress reduction[J].Psychooncology,2012,21(4):343-350.

[7]任丽平.团体心理治疗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246-1250.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group psych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Zhu Xuehong, Gui Jianying, Zhang Chenxia, Li Xiaoyan, Wu Lingling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3155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Method Divide 60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0)and control group(n=30)by random number table.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 routine chemotherapy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 group psychotherapy once a week for 12 weeks based on routine chemotherapy.Compa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Compare scores 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ancer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Result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ve lower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an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fter 12 weeks'psychotherapy.Scores on 5 function scales and total health condition i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ancer patients are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Scores on 3 symptom scales and 2 single items of insomnia and loss of appetite are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Conclusion Group psychotherapy can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ancer;psychological obstacle;group psychotherapy

R493

A

1671-9875(2017)03-0217-04

竺雪红(1969-),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2016-12-02

宁波市科技局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5A610315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3.004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团体癌症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