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言调查的青海大学生普通话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通县桥头镇话为例

2017-04-18 08:43马梦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平声韵母声母

马梦玲,赵 君,闵 斌,乔 婕

(1.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师范大学 新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

基于方言调查的青海大学生普通话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通县桥头镇话为例

马梦玲1,赵 君1,闵 斌1,乔 婕2

(1.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师范大学 新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

运用调查所得青海省大通藉大学生方言音系,将大通方言和普通话进行比对,根据差异提出在我省高校进行有针对性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方言;普通话;教学策略

根据对青海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教师语言艺术》课多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启珍、赵君编写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该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师范院校“教师口语”标准》的文件要求,面向全国师范院校学生编写的。而本省籍学生在普通话习得的过程中有不同于选用教材中的语言偏差。如教材中针对其他部分地区方言中存在的[f]、[x]不分,[n]、[l]不分的现象并不存在;而[tʂ]、[tʂh]、[ʂ]读作[]、[h]、[s]的现象与其他地方的表现不一致;前后鼻音不分的情形虽然存在,但青海省内不同方言点也有不同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选取了青海省内所属中原官话各片区方言点作为代表,以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选择合适的发音合作人,做了九个不同方言点的方言调查。本文将以大通桥头镇话作为大通话的代表,示例分析在我省大学生中开展普通话教学时,根据不同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应当着力解决的教学重点。

先将大通桥头镇话(以下称“大通话”)的音系简介如下:

(一)声母。共25 个,包括零声母。

p phm f v t thn lhs zhhʂk khx

(二)韵母。共30 个。

(三)单字调。共2 个。

平声/│ 24 上声⎤ 55

大通话的单字调有两个,平声由古平声、去声、全浊上和次浊入、全浊入以及部分清入组成;清上、次浊上和少部分清入归上声。

根据调查整理,大通话音系的声韵调与普通话声韵调的异同见表1:

表1 大通话声母与普通话声母比照表

根据表1可以观察到:大通话绝大多数声母与普通话有一致性,只是在有些声母的对应上存在差异,这也正是普通话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大通话和普通话声母的主要差异如下:

1.普通话声母[n]与齐齿呼、撮口呼单元音韵母组合的音节( 除“你”外)在大通话中的声母为[m],如女[mj⎤ ],泥[mj/│ ]。其他韵母的组合仍读[m]。

2.普通话声母[ʂ]与合口呼韵母组合的音节在大通话中声母为 [f],如水[fIi⎤ ],树[fu/│ ]。

3.普通话零声母字中开口呼字在大通话中带声母[n],如岸[nn/│ ];齐齿呼字带声母[z],如移[zj/│ ];合口呼字带声母[v],如危[vIi⎤ ];撮口呼字带声母[],如雨[⎤ ]。

5.普通话中部分来自中古照二、照三开口三四等,声母读[tʂ][tʂh][ʂ]的字在大通话中分别读作[][h[s],如争[⎤],衬[h/│],师[s⎤ ]。

表2 大通话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照表

根据表2可以观察到,大通话韵母中单元音韵母较多,复元音韵母较之普通话同类韵母动程很小,鼻尾韵前后鼻音的混并严重。主要偏差如下:

4.普通话的[ai]、[ei]、[iε]在大通话中动程都较小,分别是[εe]、[Ii]、[iI]。

8.大通话中无卷舌音。

表3 大通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比照表

从表3观察得知,大通话单字调归并严重,只有两个单字调,且调值起点较高。与普通话相比,有如下不同:

1.普通话的声调阴平和阳平在大通话中归并为平声,调值为24。

2.普通话的上声在大通话中也读为上声,但大通话中的上声调值为55,与普通话阴平调值相同。

3.普通话的去声在大通话也被归并入平声。

4.普通话中存在于四声的古清入字在大通话里也都分别归入平声和上声;普通话中归入去声和阳平的浊入字在大通话中全读为平声。

通过大通话和普通话声韵调的对比,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在给说大通话的学生教授普通话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施教。具体策略如下:

1.声母教学策略

根据大通话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异,找出其规律,以少驭多地掌握规范的普通话发音。比如,教学中可以将大通话中部分读[mj]的音节声母根据中古音演变的规律,将此类字音中声母属于古泥母的字改读为[n],属于古明母的还读[m];带[z]、[]声母及部分带[n]、[ν]声母的字转读为零声母字。大通话中声母读[]、[h]、[s]的字对应在普通话里分为[][h][s] 、[][h][]、[tʂ][tʂh][ʂ]三组,这种“一对多”的现象需要分类应对。根据中古音演变的规律,找出其对应规律,让学生有效认读。

表4 大通话声母[]、[h]、[s]与相应普通话声母比照表

表4 大通话声母[]、[h]、[s]与相应普通话声母比照表

大通话声母及例字普通话声母及例字ʦ走举急争ʦ走ʨ举急tʂ争ʦh齐曲衬茶ʦh从ʨh曲tʂh茶s散苏虚西师s散苏ɕ虚西ʂ师

从表4可以得知,中古精见组声母与今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大通话均读作[] 、[h]、[s],如祭[j24]=忌[j24],器[hj24]=妻[hj24],喜[sj55],西[sj24],举[24],渠[h24]=蛆 [h24],许[s55],序[s24],所以在教学中,要将此类字音的声母转换成[]、 [h]、[];中古知庄组声母与假摄、蟹摄、咸摄、山摄、梗摄开口二等字的组合,知庄章组与止摄和部分流摄、深摄开口三等字的组合今在大通话中均读作[] 、[h]、[s],如榨[ɑ24],查[hɑ24]=茶[hɑ24],沙[sɑ24],债[εe24],柴[hεe24],筛[sεe24],纸[55],翅[h24]=迟[h24],是[s24]=师[s24],皱[24],愁[h24],瘦[s24],盏[n55],产[hn55],山[sn24],争[55],拆[Ii55],生[s55],这些字音的声母相应地要转读为[tʂ]、[tʂh]、[ʂ]。

2.韵母教学策略

大通话的韵母多单元音,部分复元音韵母发音时动程极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这些单元音和复元音相对应的普通话复韵母认读清楚,发音时加大动程,形成正确的复元音韵母。此外还要根据普通话多个韵母对应大通话一个韵母的情形,找出其分布规律,帮助学生有效认读。比如,普通话的[ɑu]、[o]、[]对应大通话的[] ,这就要根据这些韵的中古分布,区分不同的音在普通话里的状况,从而帮助学生记忆、习得。韵母教学方面最大的难点在于鼻音韵母的教学。大通话音系除[n]、[in]、[un]、[yn]外,只有一个前鼻韵母[in],其余全为后鼻韵。也就是说,大通话里的前后鼻韵不分,并不是全都读为前鼻韵,还有一些该读前鼻韵的读成了后鼻韵。这就要分清哪些该读后鼻韵哪些该读前鼻韵,通过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后在日常口语中有意识使用正确的发音,这样才能最终掌握正确的发音。下面根据大通话和普通话韵母对应规律中的主要问题分别说明。

(1)单元音韵母改读为复元音韵母

表5 大通话韵母[]、[]与相应普通话韵母比照表

表5 大通话韵母[]、[]与相应普通话韵母比照表

大通话韵母及例字普通话韵母及例字ɔ饱桃妖破歌iɔ条消ɑu饱桃o破ɣ歌iɑu条消妖ɯ后丑油iɯ六袖ou后丑iou六袖油

(2)“一对多”韵母的改读

表6 大通话韵母[]、[εe]、[I]、[uIi]、[u]

表6 大通话韵母[]、[εe]、[I]、[uIi]、[u]

大通话韵母及例字普通话韵母及例字ɔ饱桃破歌ɑu饱桃o破ɣ歌εe耳盖 耳ai盖Ii北百色得革uIi桂灰国ei北ai百ɣ色得革uei桂灰uo国uɣ过河课各uo过ɣ河课各

(3)前后鼻韵母的认读

表7 大通话韵母[n]组、[in]、[]、[u]、[y]与相应普通话韵母比照表

表7 大通话韵母[n]组、[in]、[]、[u]、[y]与相应普通话韵母比照表

大通话韵母及例字普通话韵母及例字æn安iæn连uæn关yæn卷an安ian连uan关yan卷in英音心星in音心i 英星ə 争风根很ən根很ə 争风uə 魂红东村uən魂村u 红东y 胸穷群军yn群军y 胸穷

3.声调教学策略

大通话的声调归并严重,从调型看,只有一个高平调和低升调。从调类看,只有两个调类,相应普通话的四个调类和不同的调值,单字调的教学可以根据中古声调的分布,区分大通话和普通话的差异,训练学生通过记忆练习习得。大通话的低升调为平声由中古平声、去声、全浊上和次浊入、全浊入以及部分清入组成,相对应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和去声;高平调为上声,由中古清上、次浊上和少部分清入组成,相对应普通话绝大部分的上声。根据此对应规律,教学中将大通话中的两个声调的字根据中古声母清浊和声调的区别逐一对应到普通话的四个调类上,按照声调习得由易到难的顺序练习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的发音,分类练习。掌握了声调的准确发音后,可以根据普通话连读变调的规律进行连读变调的教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较好,但由于方言的影响,只在个别语音的发音过程中存在偏误,所以,在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方面,只要针对容易产生较多偏误的前后鼻韵与连读变调方面多下功夫,就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S].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 吴慧,乔丽华,朱青春.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应试失误分析与培训教材、教学模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1):112~115.

[3] 张成材.青海省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4,(3):186~196.

责任编辑:熊 瑛

2095-4654(2017)01-0137-04

2016-10-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海河湟多民族走廊语言生态调查研究”(11BYY031);“青海省少数民族宗教场所语言文字生态调查研究”(12BYY038);校级课题“基于青海方言调查的师范生普通话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H102

A

猜你喜欢
平声韵母声母
声母韵母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